国学微观:管仲答辩齐桓公,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春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经济学家,他叫管仲。话说当时鲁庄公派兵攻打齐国,齐桓公率兵迎敌,双方在乾时(地名)会战,结果鲁军大败,公子纠与管仲随鲁庄公逃回鲁国,齐军乘胜追击,进入鲁国境内。齐国大夫鲍叔牙献计齐桓公,他建议对鲁国施加压力,要求鲁庄公杀公子纠,交出管仲和召忽,否则齐军将全面进攻鲁国。鲁庄公迫于无奈,只好杀死公子纠,并将管仲和召忽擒住,准备将二人交予齐桓公发落,以期退兵。后来召忽为了表达对公子纠的忠诚而自杀,只剩下管仲一人押解往齐国。管仲到达齐国,鲍叔牙已在堂阜(地名)迎接,两人见面分外亲切,鲍叔牙马上命令打开囚车,去掉刑具,又让管仲洗浴更衣,并表示希望管仲能够辅助齐桓公治理国家、创立霸业。

虽然齐桓公听从鲍叔牙计策,拜管仲为相,但其内心依然抱有怀疑。于是齐桓公约见管仲,谁知管仲一见面就说:“我先要凭吊公子纠再投降,然后才辅助你”。齐桓公听后非常生气!但想起公子纠是自己的哥哥,又因为自己而被鲁庄公所杀,于是便答应了管仲的要求。齐桓公继续质问地说:“你(管仲)曾经射过我一箭,虽然鲍叔牙举荐你来到齐国,但我的内心还是很恨你,我想吃你的肉”,管仲则回答:“我为了我的主人射你,现在我为了你可以射天”。管仲的所言所行,反而令齐桓公产生了好感,“先吊再降”“为你射天”实乃忠义之举也。接下来,齐桓公开始向管仲发问。

齐桓公问:“一直以来齐国的政治局势非常混乱,我们应该如何建立一个治国的纲纪呢?”

管仲答: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意思是让人民懂得礼义廉耻,这是治国的四大要素,失去四大要素,国家就会灭亡。礼所指为人与人之间应以礼相待;义所指为做事要讲道义;廉所指为廉洁方正的行为;耻所指为知耻之心。

齐桓公问:“当如何管理人民、使用人民,才能令国家富强呢?”

管仲答:“欲使民必先爱民”。意思是你要用人民为国家做事,必须先爱护他们、敬重他们。

齐桓公问:“爱民之道是什么呢?”

管仲答:“做到爱民有五点要求:第一要让人民相互尊重、尊敬;第二要增加人口,鼓励生育;第三要藏富于民,减税、减刑罚等;第四要树立“守礼”的榜样,推举一些大贤士出来,让人民去学习他们、模仿他;第五要令出必行,出令不改,国家所推行之政策,不可朝令夕改。

齐桓公问:“你刚刚说了如何使民、爱民,那么进一步该如何安排他们呢?”

管仲答: “世守其业”。国家可以将人民划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即子承父业的世集传承模式,比如父亲是当兵的,儿子亦是当兵的;父亲是农民,儿子也是农民,如此类推 现代人权自由的角度观之,这种管理方法肯定不被认可。不过以当时历史背景,这种世守其业之模式,反而硬性地让人民专注于各个行业的发展,对国家(当时)相当有利。由此可见,任何管理方法必须视乎时世而定,因势利导是也。

齐桓公问:“如何令人民心甘情愿地世守其业呢?”

管仲答:“设立特区”。意思是在全国设立各种各样的产业特区,举例,把所有木匠集中到林业产地(盛产木材的地方),成立木业特区,并让工匠们自由竞争、自由淘汰,从而推动产业发展。其实现代社会成行成市的批发市场,区域经济政策,甚至国家之前设立的深圳、珠海特区,以及最新设立的上海自贸区等模式,皆为类同也。

齐桓公问:“如何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呢?如何筹集军备呢?”

管仲答曰:“以罚代刑”。其意是以重罚财产来代替重刑,举例,人民犯了法、犯了事,就要上交犀甲(犀牛皮做的盔甲)、金钱、盾牌、铁器等,以此来代替刑罚。这种做法变相向民间征用军备、军饷,令国家可以迅速地完成军事储备。此项国策目前已被当局所效仿及执行。

齐桓公问:“如何筹集军饷呢(财政问题)?”

管仲答:“开发国土资源”。大力培养、教化、训练当地人民如何利用自己的土地优势,对土地资源进行整体开发,从而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才能保证军费开支。这是从资源利用中发展产业与挖掘财富的治国之道,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

齐桓公问:“如何进行资源开发呢?”

管仲答:“资源整合”。当时管仲大胆地提出开设红灯区,原因齐国的地理位置靠海边,水路贸易发达,水上通商的人口频密,红灯区可以将不同行业的生意人整合在一起,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由此而拉动经济增长。这种模式在现代社会被很多发达国家所取用,比如国家下设赌场城市、旅游城市、资讯城市等,亦即效此法也。

齐桓公问:“如何保证军队的来源呢?”

管仲答:“贵精不贵多,强其心而不强其力”。意思是军队靠的是意志,而非靠气力,故训练军队重在斗志。同时太多人民被征召去当兵,反而为人民带来痛苦,只要士兵的心智坚强,人数则不用太多。

齐桓公问:“如何军队做到贵精不贵多呢?”

管仲答:“全民皆兵”。听起来有点矛盾,既然是贵精不贵多,但又要全民借兵,如何理解呢?举例,每户人派一个人当兵,五户人组成一个5人的“伍”,五个“伍”组成一个25人的“轨”,十个“轨”组成一个250人的“里”,四个“里”组成一个1000人的“连”,十个“连”组成一个10000人的“乡”。每个组织单位设一名长官,老百姓平日负责经营、耕种等,空闲时间就组织军训,此种运作机制,打仗时期则全民皆能战,现代社会的民兵系统即属一例也。总结而言,每户人派一个人当兵,此乃贵精不贵多,民兵机制,此乃全民皆兵。

后记提示

管仲回答齐桓公前三问,对照当下社会之众生现象,不禁感概万千!对于个人而言,礼义廉耻乃为人处世之本,更须建立良好的道德品格形象。至于国家及企业层面,要让老百姓或员工为国家或老板效命,必须先学会爱护老百姓或员工,管理者切忌朝令夕改,必须令出必行。除此之外,增加人口之国策实乃现代社会的人口红利,而藏富于民就不用多说了,国家及企业有否把财富反馈给老百姓或员工呢。数千年前的对话,延流至今,依然响当当,无不与当下趋同,发人心醒!悉逢大变革之转折点,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即使大环境动荡,但只要做好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评论问答

管仲把齐国治理得很好,征服了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国,辅助齐桓公称霸中原。可楚国不听齐国的号令,齐若不征服楚,华夏就仍不能统一。那么,如何征服楚国呢?当时,齐国有好几位大将军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率重兵去打楚国,以兵威震慑楚国称臣。但担任相国的管仲连连摇头,说:“齐楚交战,旗鼓相当,..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齐襄公被手下将士杀死,他的弟弟公孙无知被立为齐王。没几个月,公孙无知又被手下大臣给杀掉了。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鲁国的公子纠得到消息后,都觉得自己继承王位的机会来了,急忙打点行装回国。齐桓公\管仲与鲍叔牙管仲是公子纠的军师,他提醒公子纠说:“公子小白所在的..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齐襄公被手下将士杀死,他的弟弟公孙无知被立为齐王。没几个月,公孙无知又被手下大臣给杀掉了。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鲁国的公子纠得到消息后,都觉得自己继承王位的机会来了,急忙打点行装回国。齐桓公管仲与鲍叔牙管仲是公子纠的军师,他提醒公子纠说:“公子小白所在的..

选贤任能一定要坚持正直原则。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改变了齐国的落后面貌,富国强兵,齐国一举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由此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过对于怎样选拔人才,齐桓公并没有不十分明确标准。一天,齐桓公在管仲的陪同下,来到马棚视察养马的情况。他一见养马人就关心地询问:“你觉得..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齐襄公被手下将士杀死,他的弟弟公孙无知被立为齐王。没几个月,公孙无知又被手下大臣给杀掉了。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鲁国的公子纠得到消息后,都觉得自己继承王位的机会来了,急忙打点行装回国。管仲是公子纠的军师,他提醒公子纠说:“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国离齐国很近,如..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齐襄公被手下将士杀死,他的弟弟公孙无知被立为齐王。没几个月,公孙无知又被手下大臣给杀掉了。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鲁国的公子纠得到消息后,都觉得自己继承王位的机会来了,急忙打点行装回国。齐桓公管仲与鲍叔牙管仲是公子纠的军师,他提醒公子纠说:“公子小白所在的..

管仲(?~前六四五年)名夷吾,字仲,齐国颖上(今安微颖上)人,史称管子。管仲相齐四十年,是着称于世的贤相,齐国就是因为他,才威震诸侯,成为春秋首霸,而他能成就这等伟业,与遇到鲍叔牙这个好朋友密不可分。贫贱之中见真情。在管仲最困难的时候,好友鲍叔牙伸出了无私之手,诚心诚意的助他度各..

做死人梦有什么预兆最吉利的10个梦做梦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现象,梦境中的各种情节和符号往往引起人们的好奇和思考。其中,做死人梦更是让人胆战心惊,不禁让人产生疑问,这样的梦境是否有什么特殊的预兆呢?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做死人梦的预兆以及最吉利的10个梦。1. 做死人梦的预兆做死人梦并不一定意味..

私妓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赵女郑姬,设形容,鸣琴,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又说: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余民,民俗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治,多美物,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

八字带天命的人有什么特征八字带天命的人指的是在八字中出现天干天命的人,也被称为天命格。根据八字学说,天命格是八字中最重要的一种格局,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影响力。这些人在性格、命运和事业等方面都有一些独特的特征。1. 坚韧不拔八字带天命的人具有非常坚韧的性格。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或挑战,他们..

    历史时间网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标题为国学微观:管仲答辩齐桓公,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的内容,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guoxue/9229.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