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艺术家阎肃因病在北京逝世


2016年2月12日(农历2016年1月5日),著名艺术家阎肃走完86载人生路。

著名艺术家阎肃走完86载人生路

【著名艺术家阎肃走完86载人生路】2016年2月12日3时07分,著名艺术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阎肃同志因病在北京去世。1代艺术大师忠魂殒落,12个大字敬挽这位德艺双馨的老人:1片赤忱、1腔热血、1身正气。他给众人留下1000多部(首)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佳作,鼓舞和鼓励了1代代中国人。

据悉,阎肃曾创作《说唱脸谱》、《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等耳熟能详的歌曲歌词。还曾担负北京奥运会音乐作品歌曲评委、上海世博会会歌评委、《我要上春晚》和《星光大道》的评委。屡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政双拥晚会、文化部春节晚会、公安部春节晚会等大型晚会的整体设计、策划、撰稿。

人物简介

阎肃,原名阎志扬,1930年5月9日诞生于河北保定,中国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空政原歌舞团编导室1级编剧,文职特级,享受政府特殊补助。

阎肃于1953年加入***,历任西南军区文工团分队长,空军歌剧团编导组组长,空军歌舞剧团创作员,中国剧协第3、4届理事等职。

1964年,填词作品《我爱祖国的蓝天》、《下4川》获第3届***文艺会演创作优秀奖;

1964年,公演歌剧《江姐》时引发轰动,阎肃1举成名,并遭到***的亲身接见。

1977年,歌剧《江姐》获第4届***文艺会演创作奖;

1979年,与人合作歌剧《忆娘》、京剧《红灯照》获***建国310周年献礼演出创作1等奖;

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阎肃的代表作包括歌剧《江姐》、《党的女儿》,歌曲《红梅赞》、《敢问路在何方》、京剧《红岩》、《红色娘子军》等。

80年代后,阎肃在电视台协助策划了很屡次春节晚会和1些大型晚会,除春节晚会,还有公安部晚会、总政全国双拥晚会、315晚会等,和《祖国颂》《回归颂》《长征颂》《小平您好》《为了正义与和平》《81军旗红》《我们万众1心》《我爱你中国》等节目的整体设计、策划、撰稿。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为弄1台记念《商标法》颁布10周年的晚会,要阎肃写1首打假歌。为了不太直白,他突然想到川剧《白蛇传》中的慧眼,灵感1闪,因而,借我1双慧眼吧,把这纷扰看个清楚1气呵成。

阎肃担负记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西斯战争成功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成功与和平》的首席策划和首席顾问。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宣扬部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然发布时期楷模阎肃的先进业绩。

2015年12月,入围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候选人。

阎肃1生留下1000多部文艺精品佳作。图为2016年1月13日,北京,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团长张天宇以《党的文艺战士的好模样》为题,在阎肃同志先进业绩报告会上作报告。

图为2010年4月29日,北京,电影《复兴之路》在京首映。张继刚、闫肃出席。

空军微博发布消息

延伸浏览:***曾连夜召见阎肃 延伸浏览:***曾连夜召见阎肃

1代艺术大师阎肃

阎肃,男,汉族,河北保定人,1930年5月诞生,1950年加入西南青年文工团,1953年6月进入西南军区文工团任分队长,1953年4月加入***,1955年5月调入空政文工团,现为空政文工团创作室1级编剧,专业技术1级,文职特级,享受政府特殊补助。

歌 剧:《江姐》、《党的女儿》、《特区回旋曲》、《忆娘》、《胶东3菊》、《刘4姐》等。

京 剧:《红岩》、《红色娘子军》、《年年有余》、《夜度》、《敌后武工队》、《红灯照》等。

歌 词:《长城长》、《黄河黄》《军营男子汉》、《军营年龄》、《我爱祖国的蓝天》、《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唱脸谱》、《化蝶》、《雾里看花》、《敢问路在何方》、《旗帜颂》、《各族人民心向党》、《蓝天行》、《当兵前的那晚上》、《全心全意》、《蓝天军魂》、《鹰击长空》、《风花雪月》、《赤忱拥朝晖》

年轻时的阎肃

在很多人眼里,阎肃是1位高产的词作者,他写《我爱祖国的蓝天》和《军营年龄》这样的红色歌曲,也包揽了86版西游记中绝大多数歌曲的歌词。其实,阎肃的戏剧作品《江姐》,样板戏《红岩》、《红色娘子军》一样广为流传,阎肃本人也有过量年的舞台表演经验,戏剧、京剧、相声,样样在行。在1987年的时候,他还参与演出了1部电影《代号美洲豹》,导演居然是张艺谋。。。

阎肃(右)说相声。

我们听到的那些唱词,背后多是1遍遍艰苦的修改,在特殊的年代,还有文艺以外的多重考量,多少年政治圈里较短长, 到头来为谁辛苦为谁忙? 看清这武装***是空流血, 才知道共产主义太渺茫,这样的词句是1定要改掉的 。

小编从阎宇的《我的爸爸阎肃》中截取了他创作歌剧《江姐》和京剧样板戏的故事,巧的是《江姐》和《红灯记》都经历了从歌词到剧情的屡次审查和打磨,乃至结局也引发过争议,当时的领导和大众,都觉得主角应当被救出,1番忖度衡量,阎肃曾在1段时期内把《江姐》改成大团圆结局,后来重排才恢复原貌;而《红灯记》全部戏的基础就是***大悲剧,在结局设定上很难做改动,要是把他弄活了,我就快乐不了了。

《 我 的 爸 爸 阎 肃 》

阎宇

近年,大家熟习阎肃的名字,可能有的是通过爸爸写的1些歌词,有的是看到在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等节目,爸爸当评委、佳宾等。其实早在410多年前,我的阎肃爸爸就已开始红透大江南北,由于他创作了当时众所周知的大型歌剧──《江姐》。

在爸爸结婚后不久,山东《剧本》月刊发表了爸爸的独幕歌剧《刘4姐》,爸爸因此得了1笔稿费,大约不到200块钱。这时候团里又批给他20天探亲假,临走前,爸爸请《刘4姐》1剧的作曲、导演及演员们1起大吃1顿,还是在康乐酒家,酒浓肉香之际,有人说:阎老肃,我们别吃完这次就没了呀!以后还得接着吃啊。旁边立刻有人开玩笑响应着说:对呀,刘4姐吃完了,再写个别的吧。

爸爸哈哈1笑说:那还用说,我早想好了,这儿还有1个姐哪。

大家忙问:谁啊?

江姐啊,红岩里的人物,我把她写成歌剧,肯定错不了。

的确,爸爸早就计划好了,他要创作1部大型歌剧。题材呢?他想到了有他成长足迹的重庆;想到了早期投身***活动的日昼夜夜;想到了重庆地下党组织的英雄们;同时也遭到了在当时社会上引发广泛共鸣的小说《红岩》的启发。爸爸对重庆熟习,对城市、农村生活都熟习;对地下党熟习,对间谍也熟习。

在座火车到了妈妈当时的工作地涿州空军某航校后,妈妈每天照旧上班,爸爸就在妈妈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开始了创作。除去来回两天路途,在剩余18天里,爸爸的才华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假期结束,爸爸回到北京,同时也带回了刚完成的歌剧《江姐》的剧本。

看过剧本,空政的领导很重视,随即召首创作会议。会上,听爸爸念完《江姐》剧本,大家都很兴奋,都觉得1定要下大力气弄好这部戏,作为空军文艺工作者对祖国的献礼。

新中国第1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对《江姐》这部戏非常重视,屡次把爸爸叫到身旁,1起商讨、修改。爸爸回想说,刘司令员为人坚毅,谈吐儒雅,但脾气比较暴躁。有时爸爸看到1些高级将领、军官也被刘司令像训小孩般的训斥,还都笔管条直的立正。爸爸那时又年轻,在旁边看着,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非常不自在,就想避开,但刘司令会说:你不用走,没你事儿,坐下!爸爸只好坐在那儿,那真是如坐针毡啊。

为了使《江姐》这部歌剧更加贴近真实,爸爸及其他同事几次回到重庆,深入生活,访问了川东许多活着的地下党员和脱险***志士,并专程在江姐被关押的渣滓洞集中营的牢房里住了几天,体验生活。在这部歌剧的创作中,爸爸熟习、了解其他剧种的优势也得到极大的发挥,全剧很好地采取了戏曲板腔体音乐结构方式,特别是鉴戒了川剧的帮腔情势,推动了人物内心感情和剧情的发展。

《江姐》剧本的修改、完善,不但遭到空军***的高度重视,连共和国的元帅、最高领导都非常关注并提出了很多切实的修改意见。

像在剧中第6场,叛徒甫志高劝降江姐时有段唱词,爸爸最早是这样写的:

多少年政治圈里较短长,

到头来为谁辛苦为谁忙?

看清这武装***是空流血,

才知道共产主义太渺茫。

常言道英雄豪杰识时务,

何必再诞生入死弄刀枪?

倒不如,抛开名利锁,

逃出是非乡,

醉里乾坤大,

笑中岁月长,

莫管他成者王侯败者寇,

再休为他人去做嫁衣裳!

这段唱词,刘少奇、刘志坚、刘亚楼同志前后提出有副作用,应当修改。但爸爸1是觉得这段词写得挺对路,2是也1时想不出可代替的词句,所以迟迟没动。直到有1天,刘亚楼司令员把爸爸叫到他家里,说:我们3个姓刘的提出意见,你都不改,难道我们3个姓刘的还抵不过你1个姓阎的?今天我要在家里,关你的禁闭!你就在我家里改,改出来我才放你走。

这下爸爸没辙了,也急了,因而急中生了智,1个多小时,就写出了现在这段词:

你如今1叶扁舟过大江,

怎敌他风波险恶浪涛狂;

你如今身陷牢狱披桎梏,

细思量何日才能出铁窗。

常言说活着总比死了好,

何必再宁死不屈逞刚强?

倒不如,激流猛转舵,

悬崖紧勒缰,

干戈化玉帛,

委屈求安康,

人逢死路当回首,

退后1步道路更宽阔!

写完,刘亚楼同志点点头表示认可,只对最后两句添了几个字,改成:

人逢死路,回首是常事, 退后1步,道路会更宽阔!

这样爸爸好歹算消除了禁闭,但他对最后1句非要添上个会字有些保存意见,由于唱这句时,道路会特别像倒炉灰。不过后来在演出时,由于常常要紧缩时间,又都是先在反面人物身上打主张,所以最后这两句也常会被砍掉。

剧中大反派沈养斋也有1段劝江姐投降的唱词:

我也有妻室儿女、父母家庭,

我也曾饱经风霜,几经飘零,

将心比心也悲痛,

能不为你凄凉身世抱同情?

有道是好花能有几日红,

难道你不珍惜自己美丽前程?

你这里空把青春来断送,

又有谁知道你、思念你、

把你铭刻在心中?

岁月如流,浮生若梦,

人世间有几番明月清风?

莫将这幸福安乐轻放弃,

为1念之差遗恨无穷。

──你要3思而行!

由于这段唱词写得太精彩以致于有些领导提出,让1个(反面人物)坏蛋说得这么有人情味适合吗?那个年代的电影、戏剧里,都习惯性地把敌人描述成残暴、可恶,并且非常笨拙、笨拙,没有人性。可爸爸在《江姐》中描述的几个反派,还是很生动的,像上面的这段唱词就很人性化,也挺美。好在还是留住了。

剧中最后1场有1段唱词,《5洲人民齐欢笑》,其中有1句,爸爸原来写的是:

告知他成功得来不容易,

别把这战役的岁月全忘掉。

当时空军政治部的王静敏主任看过后,跟爸爸建议说:改成轻忘掉,好不好啊?爸爸1听,觉得的确好,就改成了别把这战役的岁月轻忘掉。

提起这位1字之师的王主任,爸爸说他真是难得的非常厚道的人,曾针对当时绝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提法提出疑问,他是河南人,带着浓重的乡音说:1个人绝不利己就已很不容易了,还专门利人,那怎样可能呢?后来由于这句话,这位尊长在***中没少挨批斗。

《江姐》的创作可谓集中了1批非常有才华的精英,该剧由3位著名的作曲家金砂先生、姜春阳叔叔、羊鸣叔叔完玉成剧的谱曲。歌剧是由陈沙先生导演,黄寿康叔叔、冷永铭阿姨任副导演,黄寿康叔叔同时又兼饰演剧中的大反派沈养斋,他在舞台上的1个手势,1个眼神都是那末精彩,对人物的刻画有着过人、独到的地方,很多神来之笔。还有饰演江姐的万馥香阿姨,饰演双枪老太婆的孙维敏阿姨,饰演反派甫志高的刘痕叔叔,饰演蒋对章的杨星辉叔叔,饰演唐贵山的李燕平叔叔等,都表演得非常贴切到位。可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1生大部份时光都比较平凡,但在歌剧《江姐》的表演中,都迸发出了眩目的光彩,像是把1生的才华、精力都集中于这1点爆发了。我想他们真可算得上是为歌剧《江姐》而生吧。

江姐经过两年的修改,排练,不断完善。曲谱从头到尾整整修改了两遍,爸爸说,最后直到连食堂的大师傅,听着排练厅传来的歌声,边和着面边被感动得流下眼泪来,这下大伙儿才觉得行了。

1964年9月,歌剧《江姐》在北京儿童剧院首次公演。

大幕徐徐拉开,台下济济一堂,观众的心很快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而贴近。整部戏作词精美,曲调婉转,演员的表演丝丝入扣,感动人心,剧情高潮不断。台上泪水涟涟,台下哭声1片,全场演员、观众的情绪完全融合在1起。

太成功了!演出结束时,观众全部起立,雷鸣般的掌声延续不停,久久不肯退场,场面之热烈,超乎想像。

演出第3天,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前来观看。演出中,总理有时在椅子扶手上打着拍子,有时点头微笑,当看到蒋对章那段戏时,捧腹大笑。

《江姐》在北京连续演出26场,场场爆满,真正是万人空巷,各报记者和观众纷纭撰稿赞美。在中国歌剧史上创造了奇迹。

之前,每逢演出,团里总会安排1些工作人员,坐在观众席里,1是在剧情需要时,带头并引导观众鼓掌,此俗称领鼓,但在《江姐》演出时用不上了,观众的掌声已太热烈了。这些工作人员第2个作用,就是要听观众的意见、评论,特别是要重视批评的声音,可《江姐》取得1致好评。有1位观众散场时说:这部戏不是好,而是很好!

1964年10月13日,***、刘少奇、周总理、朱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观看了歌剧《江姐》。演出中,大家开始时有点儿紧张,后来逐步演得愈来愈好,***和中央其他***不时地热烈鼓掌,演出结束后,与演职人员亲切的合影纪念,并给予高度评价。合影时,爸爸站在了***的身后,很幸福的模样。***说:你们的歌剧打响了,可以走遍全国嘛。

随后,歌剧《江姐》开始走出北京,很快走遍了祖国大地。在南京、上海公演,轰动宁沪,上海1度还流行起江姐的发式和服装;在1965年2月底,歌剧《江姐》还到了香港公演6天,一样引发轰动,场场爆满,连加演的夜场票都销售1空。从1964年9月至1965年10月,《江姐》为部队,党政机关,工厂,学校及各地公演共257场,真是在中国歌剧史上创造了奇迹。不但如此,全国其他很多剧种,越剧、昆曲等数百家文艺团体都按剧本改编陆续移植上演。听说当时全国很多剧团都同时上演《江姐》,这又是中国戏剧史上的1个奇迹。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39酷寒何所惧,

1片赤忱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

这首爸爸为歌剧创作的主题歌《红梅赞》,在当时风行全中国,差不多所有中国人都会唱。周总理非常喜欢这首歌,常常在开大会时带领大家合唱。李先念副总理就说:《红梅赞》已成了非常流行的歌曲了,包括我们总理在内,常常唱它。说起这首主题歌的诞生,也真是偶合。

在《江姐》中,爸爸开始没有想写主题歌,后来刘亚楼司令员说:我在莫斯科的时候,看歌剧《卡门》,他们都有主题歌,我们《江姐》也写1个好吗?爸爸觉得行,先写的词是:行船长江上,哪怕风和浪刘司令员觉得不满意,爸爸1时也没词了,就顺手从上衣口袋里取出1张稿纸,说:这是上海音乐学院有位同志请我写首歌词,原意是写梅花的,我取名《红梅赞》,你看行吗?1看,都说好,就这样《红梅赞》成了《江姐》的主题歌。

剧中的《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绣红旗》、《5洲人民齐欢笑》在当时也都深受大家爱好。

《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

春蚕到死丝不断,

留赠他人御风寒,

蜂儿酿就百花蜜,

只愿香甜满人间。

1颗红心忠于党,

征途上从不怕火海刀山;

为劳苦大众求解放,

粉身碎骨心也甘!

为***粉身碎骨心也甘!

啊!

谁不盼神州照映新日月,

谁不爱中华美丽好河山;

正为了东风浩荡人欢笑,

面对着千重艰险不辞难;

正为了祖国解放红日照大地,

愿将这满腔热血染山川!

粉碎你旧世界奴役的锁链,

为后代换来那幸福的明天。

我为祖国生,我为***长,

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

不贪羡荣华富贵,

不留恋安乐温暖,

威武不屈,贫贱不移,

百折不挠志如山。

赴汤蹈火自甘心,

早把生死置轻易,

1生战役为***,

不觉辛苦只觉甜!

这首歌是爸爸描述江姐在面对敌人严刑审训时,临危不惧的英雄气势。下面1首爸爸创作的《绣红旗》,在当时也是众所周知的,表现出了***人对祖国真挚的爱。

线儿长,针儿密,

含着热泪绣红旗,

热泪随着针线走,

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

多少年哪,多少代,

今天终究盼到了你。

千分情,万分爱,

化作金星绣红旗。

平日刀丛不眨眼,

本日里心跳分外急。

1针针哪1线线,

绣出1片新天地。

说起这首《绣红旗》,也有个小故事,这其中第4句是当时的总顾问长罗瑞清帮着改的。

爸爸原来这句写的是:说不出是悲还是喜。爸爸觉得江姐当时是悲喜交加,喜的是狱中惊闻新中国诞生;悲的是她自己行将赴刑场,究竟是悲是喜,真是说不出。但罗瑞清同志看过后,把爸爸叫到身旁说:为何说不出呢?应当说得出嘛!这句,我替你改了!改成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你看好不好?

对此,爸爸1开始倒觉得有些说不出,但后来,他渐渐悟出:个人1己之悲,远不如***大成功之喜!孰轻孰重,确切可以,也应当明朗地说出。

在新中国的历史中,有3个时期是使人难忘的。第1个时期是1954、1955年3反5反运动结束后,至1958年大跃进运动之前。这几年国家稳定,人民安心,对新中国的未来充满着向往。第3个时期,应当算是1983年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行到1987年反精神污染前,这几年国家走上了富民强国的正确道路。特别是1984年国庆35周年大典上,第1次提出要让人民过上实惠的生活,所有中国人都重新燃起希望,深信祖国会变得更加美好。那第2个时期呢,就是在1962、1963年挺过了3年自然灾害,直到1966年发动***前,这几年国家又趋于稳定,民心向上,歌剧《江姐》也正是在这段时期推出的,大获成功也有它的机缘、背景。

爸爸在剧中最后1幕江姐被杀害前,创作的《5洲人民齐欢笑》。在多年以后,我看过1位年轻演员在演唱这首歌时,仍然是百感交集。回家时跟爸爸说起,爸爸说,在当年演出唱到这首歌时,基本上都是台上台下1起哭。的确,我听到这首歌中到明天的那几句时,也时时会有些感动。

不要用哭声告别,

不要把眼泪轻抛,

青山到处埋忠骨,

天涯何愁无芳草!

拂晓之前身死去,

脸不变色心不跳!

满天朝霞照着我,

胸中万杆红旗飘!

回首平生无憾事,

只恨不能亲手──

把新社会来建造。

到明天,山城解放红日高照,

请代我向党来汇报:

就说我永久是党的女儿,

我的心永久和母亲在1道;

能把青春献给党,

正是我无尚的光荣。

到明天,故乡解放红日高照,

请代我向同志们来问好,

就好在建设祖国的大道上,

我的心永久和战友在1道;

我祝同志们身体永康健,

为***多多立功劳!

到明天,全国解放红日高照,

请代我把孩子来照料,

告知他成功得来不容易,

别把战役的年月轻忘掉,

告知他当好***的接班人,

莫孤负人民的期望党的教导!

云水激,卷怒潮,

风雷震,报春到,

1人倒下万人起,

燎原烈火照天烧,

重整山河,开出幸福阳光道,

丽日蓝天,5洲人民齐欢笑。

这首词的最后几句是刘亚楼司令员改的。原词是:

东方红,天亮了,

晓风吹,百鸟鸣,

酷寒过去是春季,

前程风光无穷好。

刘亚楼同志觉得气势不大,改成:

云水激,怒卷潮,

风雷震,报春到;

狂飙1曲,牛鬼蛇神全压倒,

红旗漫天,5洲人民齐欢笑!

爸爸对这里的改动,其实不是没成心见,但他也清楚,这几句的出处是刚发表的***所著《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况且,爸爸始终是怀着深深的敬意感激并怀念刘亚楼司令员,他1直都是那样热忱,那样炽烈地爱惜及扶持歌剧《江姐》。后来到了910年代,《江姐》第4度上演的时候,最后几句才改成现在这样。

爸爸后来讲过,最后的5洲他本来是改成9州的,他觉得江姐那时候还是放眼国内更准确些,而5洲则是***时的感觉,即所谓胸怀世界。谁知演员在台上1唱,还是5洲,大概是唱习惯了。而且这个唱段已成为音乐会上的独唱曲目,名字就叫《5洲人民齐欢笑》,又到处传唱,各地发表,约定俗成了,想改都改不了了,爸爸也就随它了。

1964年11月某日,《江姐》仍在热演中。

那天晚上,爸爸到文工团大院街对面的1个小剧院,看红旗越剧团排演《红楼梦》。因当时大院门口正在修路,弄得爸爸1腿1脚的石灰,他也没当个事儿,看了会儿,感到胃有些不舒服,就1个人从剧院出来,准备回宿舍歇会儿。刚走到团门口,突然1辆吉普车在身旁停下,车上人喊到:阎肃,你在这儿啊?找你半天了,快上车,有紧急任务。

爸爸1愣,心想,这么晚了还有甚么任务,看着政治部的同志,随口说:甚么任务啊?我可没穿军装。爸爸那天身上只裹了件又破又旧的黑棉袄,老棉裤上沾满了石灰,围着条大围脖,还好几天没刮胡子,尽显邋遢本质,爸爸不修边幅也习惯了。来人看了1下,也显出无奈的模样,但还是催道:快上车吧,来不及了!爸爸赶快上了车。车在拐过几条街后,直接开进了***。进入***后,经过几道岗哨询问,司机答:是阎肃。哨兵随即立刻放行。

到这时候,爸爸才知道,是***看过《江姐》后深为感动,《江姐》也是***看过的唯一1部歌剧。那天,是主席想要见见写这部歌剧的年轻人。

车子在1幢小楼前停下,当爸爸随工作人员走进1个小会客厅时,主席已在那里了。爸爸见到***,激动紧张得1时不知该如何是好,按说应当行军礼吧,可又没有穿军服,而且觉得自己当时的那身打扮,特别是满腿的石灰,满脸的胡子也实在是过于狼狈,只好傻傻地站在那儿。这时候主席笑着向爸爸走过来,爸爸灵机1动,先给主席鞠了个躬,又赶快握住主席伸过来的手,弄得主席和在场的人都笑了。

爸爸回想说,主席很高大、魁伟,手很大,5根手指跟小胡萝卜似的,非常有力。主席边握着爸爸的手,边说了1些话,非常洪亮。因主席说话有着浓重的湖南口音,再加上爸爸紧张,只听得耳边轰轰地响,其实1句也没听得太懂,但大意是明白了,主席的意思大致是说:《江姐》写得很好,你小伙子干得不错,我送给你1套书,你要继续努力,好好干等等。

爸爸听完,表示1定会努力干,并给主席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随后,***把爸爸拉到1旁,送给爸爸1套《***选集》,并在扉页上代***写下了赠言。

后来主席又接见过爸爸几次,跟爸爸谈了对《江姐》结尾的处理意见。本来结尾只有1种:江姐慷慨就义。但主席表示:江姐那末好的人,死了多惋惜啊,应当把她救出来啊,把沈养斋也要捉住,不要让他跑了嘛。

这让爸爸有些困惑了。由于生活中的原型,及小说《红岩》,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都是光荣牺牲了,难道单单就在歌剧舞台上,让她活着,被救出渣滓洞?爸爸1时也没有想出好办法来。

不久,《江姐》在武汉为贫下中农代表演出时,有代表也提出:江姐那末好个人,为何不把她救出来呢?解放军不是已入川了吗?爸爸更困惑了。

后来1直到1977年***结束不久,《江姐》恢复上演,救活之事再度被提起。当时正是在两个凡是指点下,因而结尾就修改成:江姐在被敌人杀害之前,被游击队员救出,并成功地领导了越狱,迎来了最后的成功。

改完后在重庆演出时,当年华蓥山游击队的老战士看过戏后激动万分地握着爸爸的手说:太感谢你们了!我们当年没能做到的事,你们在舞台上替我们完成了心愿!

但爸爸心里却在打鼓:江姐活了,行吗?

直到1984年,《江姐》首演20年后重新上演,在101届3中全会的精神下,《江姐》才又恢复了本来面目。爸爸也算松了1口气,觉得对得起历史了。

爸爸是在弄完舞剧《红色娘子军》后,又去中国评剧团帮助工作了1段时间,后为改编京剧《红色娘子军》等剧目,就被借调到了中国京剧团,从事当时中央***直接抓的样板戏的创作工作,并任创作组组长。当时的中国京剧团可以说集中了全国戏剧方面的精英,都是最棒的。编剧、导演、作曲、指挥、演员俱可谓1流,光创作组里就全是大师:有李少春、关肃霜、张君秋、张春华等,还有大导演李紫贵、郑亦秋。爸爸之所以当组长,可能和他穿着军装有关,但爸爸在那个特定时期对任何人也都丝绝不带任何政治偏见,他主要是弄剧本创作,京戏大师们主要是创腔,合作得非常愉快。可以说,样板戏除它历史上的局限性外,它在艺术性上,确是精品,很多词句真是经典。

我曾问过爸爸他写的这么多部戏里哪部戏里阶级冤仇最深,他想了想说:那大概要算是京剧《红色娘子军》了,每场都有狠词。

后来我特地看了这个剧本,发现里面有很多唱词的确都挺酷的。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可能都还有印象,不过我也想把1些唱段介绍给年轻的朋友们,算是了解1下之前吧。像第1场中吴清华死里逃生后的1段:

关黑牢3天未见1粒饭,

遭毒打遍体伤痕血未干;

湿漉漉分不清哪是血呀哪是雨?

黑压压看不清密密椰林哪是边。

这世道,谁肯听我诉苦难?

谁能替我报仇怨!

雷电哪,你为何不化作利剑,劈开椰林寨?

5指山,你为何不把5指攥成拳,打死南霸天!

以后,吴清华遇到洪常青,有1小段词:

黄连水里泡大我,

孤儿无家103年,

哪里投靠哪里去,

我问遍大地问青天。

然后是清华开始诉说苦难经历了:

硬抓我这5岁孤儿立下1张卖身契,

从此锁进黑地狱,逐日浑身血淋漓;

睡牛棚,盖草席,

芭蕉根,强充饥,

两眼望穿天和地,

孤苦伶仃无所依。

剑麻压在石头底,

筋骨磨碎志不屈,

死不甘心做奴隶,

不向老贼把头低。

第5场《山口阻击》中,洪常青们与敌人勇敢战役:

子弹打光用刀砍,

枪托砸断有铁拳!

满山岩石作炮弹,

1腔恨火凝刀尖!

看完这部剧本,真能感觉到那年代的阶级冤仇是真深啊。

爸爸在改编完京剧《红色娘子军》后,还参与并执笔了其他几部戏的创作,有***现代京剧《草原兄妹》等。固然,那时候的作品明显带着时期特点,如《草原兄妹》里牧民格日勒的1段唱词:

早春季气,冷暖无常,

风云变幻要时刻防备。

阶级斗争,牢记心上,

莫忘了草丛沙岭还有豺狼!

学大雁并翅高飞无阻挡,

兄妹们要团结互助,英勇坚强!

那些年,弄创作是很辛苦的,为了真实,为了贴近大众,爸爸常常要下到基层体验生活。他去过上海造船场,真的和老师傅们学会了焊铁板,去海南岛也是1住几个月。等到把我接来时,已经是稍稍稳定,尽可能少出差了。

中央***很重视中国京剧团的工作,后来特改名为中国样板团,待遇也愈来愈好。每一个人都发两套灰色制服,称为样板服,且团里每一个人每天凌晨都配发1个煮鸡蛋,下午,晚上还有加餐,俗称样板灶,这在当时是很好的了。有1次爸爸他们下到地方县里演出,县文工团的负责人看到样板团的待遇,很是羡慕,就和县长抱怨说:你看人家样板团,人家有样板服,样板灶,我们有甚么啊?

县长说:人家有嘛,人家是***需要。

负责人问:那我们呢?

你们,你们是需要***!

在***期间,爸爸接受过1个特殊任务。

1天,当时的北京市委***吴德找到我爸,说要交给爸爸1个非常机密的任务:让他把李玉和救活了。

起因是这样,***在看到样板戏《红灯记》中,李玉和1家都被敌人杀害时,非常难过,说:这么好的人,怎样就让他们死了呢?我们当时在那儿附近不是有柏山游击队吗?因而老人家唆使,要想办法把李玉和1家救活了,并点名要阎肃同志完成这个任务。

由于这在当时属高度机密的任务,爸爸就被关在院里的1个白色小将军楼里改剧本,并且不准和外界联系,每天由专人给他送3顿饭。突然之间他就像失踪了1样,弄得大家谁也不知道爸爸去哪儿了,干甚么去了。我呢,傻傻的不知甚么事,以为是又搬家了,照玩儿不误。

爸爸后来提起这段经用时说,他那时在小楼里可是真犯了愁喽。他揣摩着,这可怎样改啊?由于《红灯记》全部戏的基础就是***大悲剧,很多唱段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的,整部戏最悲壮,也最感人的地方就是李玉和在雄浑的***歌声中决然走向刑场。这时候候如果突然让他活了,那可怎样交代啊?爸爸当时乃至自嘲地说:要是把他弄活了,我就快乐不了了。

硬憋着改了两个星期,爸爸觉得实在是没办法改,就给吴德写了封信,婉转地把不能改的理由告知了他。大概又过了两周,吴德找到爸爸,说,他把意见报给了***,主席说,那就按阎肃的意见办吧。因而爸爸又从小楼里出来了。

评论问答

在中国中青年科学家中,提起李灿可谓大名鼎鼎:作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他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紫外拉曼光谱仪,填补了国内空白;作为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院士,他率领团队攻克了多项世界催化领域前沿课题,并当选为国际催化理事会副主席,成为第一个在该国际组织中担任如此高职务的..

著名的小说读书笔记6篇著名的小说读书笔记1《名人传》告诉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许多磨难,能够坚定走下去的人,不是有强健的体魄,而是那份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我们继续走下去。《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指出人生是艰苦的,生活里充满了贫困,忧虑,孤独和辛劳,人们彼此存在隔膜,不懂得互相安..

童第周是我国着名的生物学家、优秀的教育家,生前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小村里,家庭生活十分贫困,没有钱进学校读书,只能在家里边做些农活,边跟父亲学点文化。直到17岁,才在二哥的帮助下,进了宁波师范予科。可是第一学期考试成绩总平均分没有及..

板栗哥,是淘宝上千千万万个朴素的扎根在家乡原产地的店主之一,虽然只有店铺的简单装修;但背后却是对家乡产品品质的追求,对客户真诚的服务,以对身边乡亲热心的帮助。今天虽然以价格代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品质,服务和热心却是不变也是最强的竞争力之一。“估计把外地的低价栗子拿来转卖了,一点都..

王国安,广州十长生(韩后)化妆品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近二十年前,王国安还是江西九江乡镇中学的一名物理教师。因难以忍受微薄的薪水和枯燥的教师生活,他南下广东做销售员。2014年,据王国安称,韩后年回款在2013年6亿元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超过10亿元,跻身国内一线化妆品品牌行列。与此同时,..

吕霞出生在湖南长沙,家有兄妹四人,她排老三。1990年,她考上了湖南财会学校,可是她没去。当时哥哥、姐姐都在上大学,弟弟在念高中,母亲又失了业,一家六口就靠父亲微薄的工资生活,吕霞不忍心再加重家庭的负担,就到北京打工来了。下了火车,吕霞数了数兜里的钱,连毛票、硬币都算在一起,总共才35..

北京的城区格局基本形成于明代,城分为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紫禁城有四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皇城有七门:北安门:皇城北面城墙的正中,清代改称地安门。大明门:皇城的第一道城门,清代改为大清门,1912年中华民国改为中华门;承天门:皇城的正门,清代改为天安门..

明朝崇祯十七年(清朝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农民军攻进北京,推翻了明王朝。在这以前不久,雄踞东北的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率领大军攻打宁远(今辽宁兴城),明朝守将袁崇焕顽强守御,屡次打败爬城进攻的后金军,努尔哈赤又气又恨,指挥后金兵在城墙根部凿洞,准备破墙入城。袁崇焕发觉..

爱情是人们永恒的话题。爱与被爱,骑士和公主、仙子与凡人、人鱼和王子都是我们幻想中最真挚的爱情幻想。有一天,我们也会找到可以牵手的另一半。通过阅读故事亭整理分享的..

历史上关于友情的小故事有很多,例如知音之交、管鲍之交、廉蔺交好、羊左之交、荆高之交、生死之交、君子之交、李杜之交等等,这些都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著名友谊故事。下面..

本文作者横刀鞍归档在2016年2月12日频道

2016年2月12日发生的大事件,原标题:著名艺术家阎肃因病在北京逝世是发生在农历2016年1月5日的新闻,最新最全的历史数据库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历史文章请登录历史时间网。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标题为著名艺术家阎肃因病在北京逝世的内容,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lishi/2946.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