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将升至第三
2010年11月5日 (农历9月廿9),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将升至第3。
图表:IMF将向代表性不足国家转移6%以上份额
2010年11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5日宣布,IMF履行董事会当天通过了份额改革方案。份额改革完成后,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3.72%升至6.39%,投票权也将从目前的3.65%升至6.07%,超出德国、法国和英国,位列美国和日本以后,得到在这1国际组织中的更大话语权。
卡恩在当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IMF此轮份额改革完成后,将向新兴经济体转移超过6%的份额,从而更好地体现该组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美国、日本、金砖4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4个欧洲国家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将成为进入IMF份额前10位之列的经济体。
卡恩说,这是IMF成立65年来最重要的治理改革方案,也是针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最大的份额转移方案。欧洲国家将在IMF履行董事会让出两个席位,以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履行董事会的代表性。
卡恩在回答新华社记者发问时表示,IMF份额和投票权改革是1个动态的进程,鉴于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目前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其有可能在IMF下1轮份额和投票权改革中得到更多话语权。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5日表示,IMF的份额理应反应国际经济格局的现实情况,为中国增加份额是1种通情达理的要求。210国团体领导人早就作出许诺,要在首尔峰会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配额改革方面获得进展。这类份额改革实际上是要照实反应国际经济格局,由于份额分配情况早已落后于世界经济变化的现实。
上月在韩国庆州召开的210国团体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达成历史性协议。IMF将在2012年之前向包括新兴国家在内代表性不足的国家转移超过6%的份额。
210国团体首尔峰会将于本月11日至12日举行,这次峰会是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各成员领导人第5次聚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干知识:
简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英语: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于1945年12月27日成立,与世界银行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1,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总部设在华盛顿。
主要职能:
制定成员国间的汇率政策和常常项目的支付和货币兑换性方面的规则,并进行监督;对产生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在必要时提供紧急资金融通,避免其他国家受其影响;为成员国提供有关国际货币合作与协商等会议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