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大兄皇子发动政变,诛杀权臣苏我入鹿
在1368年前的今天,0645年6月12日 (农历5月103),日本中大兄皇子发动***,诛杀权臣苏我入鹿。
中大兄皇子
公元645年(日本皇极天皇4年)6月12日,日本飞鸟板盖宫太极殿。这1天日本朝廷正在接见3韩的使者,举行受贡仪式。随着嘎吱吱的1阵响声,宫门全部关闭,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剑刺杀了大贵族苏我入鹿,在场的许多贵族大惊失色。原来这是中大兄皇子联合中臣镰足等人为改革而发动的***。
苏我入鹿被杀
日本是由几个大岛和若干小岛组成的国家。在古代,这类岛国的特点之1是内部矛盾必须自己来解决,外部权势很难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时还是人们与外界交往的最大障碍,所以本身的改革极为必要。公元3世纪以后,日本本州地区出现了1个较大的政权大和国。大和国原来局限于本州岛中部的大和地区。在不断的扩大中,大和国逐步占据邻近地区,领土愈来愈大。5世纪时,这个国家已统1了现在日本的大部份地区,今天的日本国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和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天皇。
大和国家在扩大进程中,不断占有周围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并将其分配给皇室成员和大贵族。大和国家把土地分为屯仓和田庄两部份,前者属于皇室,后者属于贵族。同时劳动人民也被分成两部份,1小部份是奴隶,主要用于家内劳动,另外一部份是部民,主要用于生产劳动。部民是日本国家构成进程中的特殊现象。在大和国家向外征服的进程中,1些归顺的部落和被征服的部落被集体安置下来,保存了原来的部落组织,在原有土地上继续生活,有许多仍保存着原来的原始血缘关系;另外还有1些专门从事专业生产的部,其劳动者也称作部民。依照分类,从事农业生产的称作田部、米部,在手工业或其他行业从事生产的总称作品部,在品部内又依照行业的不同分为衣缝部、锻冶部等。在大贵族田庄从事特殊劳动的部民是以其主人的氏命名的。部民有自己的家庭和生产工具,可以有少许的家庭财产。主人不得随便杀害或买卖部民,但可以象对待奴隶1样把他们作为礼物送给他人。所以部民和奴隶区分不大。在当时,部民和奴隶大约占日本人口的1半以上。在贵族和部民之间是大批平民,他们的地位由于财产的变化也在变化,时刻有沦为部民的危险。大和国家在基本上统1了全国以后,失去了继续向外扩大的地理环境,内部开始了争取。1些较大的贵族极力想独自控制中央政权,从中取得更大的利益。6世纪之前,比较强大的物部氏控制朝政。后来新兴的苏我氏强大起来,打败了物部氏,夺得了中央的控制权,扶植有益于自己的天皇。苏我氏家族不可1世,下面的中小贵族也在疯狂地吞并土地,残暴地剥削部民,许多平民的土地也被剥夺,土地和财富不断集中,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在这类情况下,奴隶、部民和平民纷纭起来造反,抗税流亡。公元6世纪,全部社会已处于混乱状态。统治阶级不能不斟酌如何找出更好的统治方法,以取代过时的部民制。因而在日本出现了向中国学习的改革。改革是从上层开始的。苏我稻目(?570年)是改革的代表人物。他曾任两朝天皇的大臣,在朝廷中掌管财政。他本人与中国的来日人员交往很多,与大陆的移民有着良好的关系。当时,与日本1海之隔的中国社会发展程度较高,向中国学习是1些上层贵族青年的时尚。早在公元5世纪,日本就与中国南朝的刘宋和朝鲜的百济交往密切,亚洲大陆上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不断进入日本。苏我稻目于555年在吉备5郡设立过屯仓,但部民逃跑的很多。后来他试用了编制户籍的办法,获得了良好效果,部民很少逃跑。这类作法得到了天皇的奖赏。采取建立户籍的办法,使过去以部为单位受奴役的田部民,变成以户为单位的小生产者。这些小生产者直接向国家交纳年贡,实际上成了自由的国家农民。但是改革的主张遭到了朝廷中固执权势的反对。物部氏的物部尾舆是掌管军事的大贵族,他极力保护旧有的统治方式。引发双方直接冲突的事件是佛教信仰问题。522年,百济王献给日本佛像和佛经。在朝廷上,钦明天皇询问群臣可否崇拜佛教。稻目主张崇拜佛教,以佛教来统1全国的思想,尾舆坚决反对,认为佛教会给日本带来灾害,不如依然崇拜原来各个氏族的神。半个世纪以后,两个对峙的权势再次交锋。587年,用明天皇死,因皇位继承问题,稻目之子苏我马子和尾舆之子物部守屋进行了决战。在衣折战役中,物部氏被打败。苏我马子控制了朝廷。先是立泊濑天皇,后又在592年拥立自己的外甥女为推古天皇。593年,推古天皇立用明天皇的遗子厩户为太子,临朝摄政,即圣德太子。圣德太子对中国文化极其了解,欣赏中国的大1统国家体制。极力主张加强皇权,并积极准备改革。603604年,进行了推古改革,前后制定了冠位102阶和宪法107条。冠位102阶按才能和功绩授与个人,是非世袭的官位,排挤了那些世袭的贵族,使天皇的权利增大,同时使国家的政府官僚体制有了雏形。宪法107条,用以中国儒家3纲5常为主的思想规定了日本臣民的行动守则。其中明确规定,国非2君,民无两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宪法中还主张以和为贵,减少阶级对峙。594年,由天皇下诏,提倡佛教,为了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圣德太子在与中国加强来往的同时,不再以臣相称,而是采取了对等的称呼。他还向中国派遣大批留学生。但是圣德太子的改革只是1个准备,并没大力推行开来,固执权势还相当强大。622年,在圣德太子死后,苏我氏惧怕进1步的改革侵害苏我氏独揽朝政,因而杀死了圣德太子的儿子山背大兄皇子,使刚刚开始的改革夭折。
但是改革的思想已深入人心。苏我氏的专权遭到朝野反对。645年6月12日,中大兄皇子联合中臣镰足等人在接见3韩使者的仪式中,突然发动攻击,刺杀了苏我氏的代表人物苏我入鹿,接着立即在奈良组织军队,严加防卫。13日,苏我入鹿的父亲走投无路,被迫自杀。14日,革新派人物组成了以改革派人物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为核心的团体,废黜了苏我氏拥立的天皇,拥立中大兄的舅舅轻王子继位,称孝德天皇,并效仿中国的作法,建年号大化,迁都难波(今大阪)。646年正月元日,新政权颁布了《改新诏书》,并全力向全国贯彻。为了使改革顺利进行,新政权在全国各地登记人口和检查田产。701年又发布了《大宝律令》,使改革以法律的情势固定了下来。大化革新是个逐渐的进程,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改革的纲领在实行中也不断完善和修改。大化革新以后,日本在经济方面废除部民制,建立起封建土地国有制。在政治方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在京师设立了5卫府,在地方设军团,所有军队1律归中央统1指挥。
苏我氏
注备:苏我入鹿,(诞生年不详~死于645年6月12日)大臣(大臣是日本古代的官职名,物部氏被诛后,没有了大连1职,大臣是最高官职),大和朝廷的权臣。苏我马子之孙、苏我虾夷之子。在大化改新前夜的乙巳之变中,苏我入鹿被杀,成为往后苏我氏衰败的转折点。
中大兄,亦称中大兄皇子,即后来的天智天皇。天智天皇(626671),日本第38代天皇(668.1.3671.12.3在位)。父为舒明天皇,母为皇极天皇(重祚为齐明天皇)。亦称葛城皇子、中大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