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怪杰”国学大师辜鸿铭出生


在156年前的今天,1857年7月18日 (农历闰5月廿7),“清末怪杰”国学大师辜鸿铭诞生。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1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3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获13个博士学位,

辜鸿铭,(1857年7月18日⑴928年4月30日),字汤生。1857年7月18日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马来西亚的槟城州)1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富的财产和名誉。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类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浏览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英国的炮舰1840年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辜鸿铭的义父布朗先生对他说:你可知道,你的祖国中国已被放在砧板上,恶狠狠的侵犯者正挥起屠刀,准备分而食之。我希望你学通中西,担起富国治国的责任,教化欧洲和美洲。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10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在先人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旁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到了英国,在布朗的指点下,辜鸿铭从西方最经典的文学名著入手,以最朴拙的死记硬背办法很快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并以优良的成绩被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录取,并得到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欣赏。1877年,辜鸿铭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后来,蔡元培去莱比锡大学求学时,辜鸿铭已经是申明显赫的知名人物;而40年后,当林语堂来到莱比锡大学时,辜鸿铭的著作已经是学校指定的必读书了,在林语堂的《京华烟云》1书中曾提及辜鸿铭。14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少年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

完成学业后,辜鸿铭听从当时在新加坡的语言大家马建忠的劝说,埋头研究中华文化,并回到祖国大陆,继续苦读中国典籍。他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任职210年,主要职责是通译。他1边帮助张之洞兼顾洋务,1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

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的申明很快在欧美驻华人士中宣扬开来。他给先人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先人就可以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稽: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可以闻到花的香味了吗?他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在轮船上用纯粹的德语挖苦1群德国人。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毛姆的朋友就给辜写了1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辜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辜的小院。1进屋,辜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1招手,我们非来不可。1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其为难,不知所对。

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名誉也逐步显赫起来。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然说:我们为何要学英文诗呢?那是由于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顺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4夷之邦。在那样的时候,他还嘴硬,叫西方为4夷之邦,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做1个笑料的制造者,却疏忽了他内心的痛苦,疏忽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疏忽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疏忽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失望的挣扎。

自1883年在英文报纸《华北日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学的文章开始,他昂首走上宣扬中国文化、嘲讽西学的写作之路。109世纪末210世纪初的几年里,他还将《论语》、《中庸》译成英文,相继在海外刊载和印行。后来又翻译了《大学》。他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古老的东方理论中还加入了歌德、席勒、罗斯金及朱贝尔的有启发性的妙语。在他之前,中国的古经典历来没有好的译本。

从1901至1905年,辜鸿铭分5次发表了1百7102则《中国札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1909年,英文著本《中国的牛津运动》(德文译本名《为中国反对欧洲观念而辩解:批评论文》)出版,在欧洲特别是德国产生巨大的影响,1些大学哲学系将其列为必读参考书。1915年《年龄大义》(即着名的《中国人的精神》)出版。他以理想主义的热忱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才是解救世界的灵丹,同时,他对西方文明的批评也是尖锐的深入的。很快《年龄大义》德文版出版了,在正进行1战的德国引发巨大轰动。

辜鸿铭认为,要估价1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甚么模样的人,甚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其实不真正晓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晓得真实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质朴的,由于中国人的性情和中国文明的3大特点,正是深沉、博大和质朴,另外还有灵敏。

辜鸿铭从这1独特的视角动身,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照,凸显出中国人的特点之所在:美国人博大、质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质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质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肠质朴,却具有这3个民族所缺少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有了这4种优秀的精神特质。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整体印象是温良,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在中国人温良的形象背后,隐藏着他们纯真的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辜鸿铭写道,中国人过着孩子般的生活1种心灵的生活。

辜鸿铭生活在1个不幸的时期,在那样1个时期里,只要你是1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苏醒的,你要抗争,就需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

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当时西方人见到中国市井当中,遍挂童叟无欺4字,常对辜说:于此4字,可见中国人心讹诈之1斑。辜顿时语塞,无以自遣。实际上,由于眼界比同时期的人要开阔许多,那种不幸辜鸿铭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入。由此,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酷爱。他学在西洋,却喜欢东方姑娘,特别爱好中国姑娘的小脚。他的夫人淑姑是小脚,他1见钟情、毕生不负。民国建立后,他在北京大学讲授英国文学,用偏激的行动方式--留辫子,穿旧服,为纳妾和缠足进行井井有条的辩解,来对抗全部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辜鸿铭1生主张皇权,可他其实不是遇到牌位就叩头。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袁世凯死,全国举哀3天,辜鸿铭却特地请来1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烈了3天。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1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京大学学生1片静默。

辜鸿铭生平喜欢痛骂西方人,反以此而见重于西方人,不为别的,就为他骂得入木三分,并总能骂在要穴和命门上。故很多西方人崇信辜鸿铭的学问和智慧,几近到了痴迷的地步。

当年,辜鸿铭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内的6国饭店用英文报告The Spirit of theChinese People(他自译为《年龄大义》),中国人报告历来没有售票的先例,他却要售票,而且票价高过4大名旦之1的梅兰芳。听梅的京戏只要1元2角,听辜的报告却要两元,外国人对他的重视因而可知1斑。

辜鸿铭在西方人眼前表现出来的优越感源自于他的机灵与幽默。某天,辜鸿铭在他位于北京椿树胡同的私邸宴请欧美友人,点的是煤油灯,烟气呛鼻。有人说,煤油灯不如电灯和汽灯明亮,辜鸿铭笑道:我们东方人,讲求明心见性,东方人心明,油灯自亮。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专门看重表面工夫。你说这是谈佛理,谈哲学,还是故弄玄虚?反正他这1套足够唬住那些洋鬼子。

辜鸿铭辩才无双。中日甲午海战后,伊藤博文到中国漫游,在武昌时,与张之洞有过1些接触。辜鸿铭是张的幕僚,作为见面礼,他送了伊藤1本自己刚出版的《论语》英译本。伊藤早知辜氏是中国守旧派中的先锋大将,便伺机调侃他道:听说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还不清楚孔子之教能行于两千多年前,却不能行于210世纪的今天吗?辜鸿铭见招拆招,回答道: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33得9,如今210世纪,其法依然是33得9,其实不会33得8。伊藤听了,1时间无词以对。

在北京大学,受蔡元培、黄侃、洋教授的青睐,但却是西化份子的死对头。对胡适等人的白话文运动给国人带来传统文化断层上的灾害,曾早有预感,但终究,民国政府还是在小学课本废除文言文,给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辜鸿铭,作为1个诞生在马来西亚的华侨,用自己的努力捍卫着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他,促使世界第1个孔子学院的诞生,近代中国的人物,也惟有他,是最遭到世界各国学者文人的尊重的人物,但是在他的祖国中国,却屡屡被自己的同胞和学生嘲笑唾骂误解着,我们不能不遗憾那样的时期里,我们的大多数青年的幼稚和笨拙。

1928年4月30日,辜鸿铭在北京去世,享年72岁。

评论问答

从前,前隍村村西头一户姓丁的人家,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的胸肋骨连成一块,大家就叫他独骨。独骨是个怪杰,他的奇事多呢!独骨自小丧父,家景清贫,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天,独骨的妈妈到邻居家借米回来煮饭,走在路上,一不小心,米翻了满地。妈妈立即把米捋起来,米里混杂了很多砖屑、砂石,拣又..

法国伟大的音乐家柏辽兹,早年生活贫困。直到《幻想交响曲》被李斯特等音乐大家认定是藏在浪漫主义标题后面的古典杰作,他的音乐才被完全认可。成名后,一位青年音乐爱好者来到他的家,演奏自己的曲子,征求柏辽兹的意见,并想拜他为师。不料,柏辽兹听完他的演奏后说,你根本没有音乐才能,我这样痛快..

我国三千多年的漫长封建社会中,盛行一夫多妻的妻妾制度。但凡有社会地位的文武官员、豪门大户,几乎无不妻妾成群。中华民国成立,移风易俗,社会各界逐步推行一夫一妻制度..

萧燕燕是辽国皇后,原名萧绰,小字燕燕,生于公元953年,去世于公元1009年。对于这个人物,想来大家都不陌生。凡是听过杨家将故事,或者看过与以杨家将故事为原型创作的各类影视剧的人们,都应该接触过萧燕燕。萧燕燕实际上就是杨家将故事中,那位杀伐果断的萧太后,那位被宋朝人称为母夜叉的大敌人。 ..

陈天华是清朝末年著名革命烈士,是华兴会的创始人之一,为同盟会会员,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革命鼓动家和宣传家,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猛回头》和《警世钟》就是出自他的手笔。人物档案姓名:陈天华别名:显宿、思黄国籍: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清朝末年祖籍:湖南省新化县荣华乡人。出生时间:1875年..

在法兰西王国,在美丽的多尔多涅山谷中,从前生活着一位公爵,名叫博夫德埃格尔蒙。他有一个独生子,取名莫吉斯,公爵爱他胜于世界上的一切。 当小男孩长到能跟随他四处奔波的年龄时,公爵就带他出去周游世界。但事不凑巧,他们的船只遭到了撒拉逊人的袭击,船上的货物被抢劫一空,莫吉斯也被捉去当了..

赛金花,原姓赵,小名三宝,又叫灵飞,苏州人,祖籍在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之间归园。赛金花生于光绪元年(1875年)。她的父亲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流寓苏州,娶了当地的女子为妻,先生一女,后生一男。扁绪十二年,赵家家道中落,十三岁的赛金花经常往义父曹承玺家里跑,经曹家..

人背肩扛人背肩扛畜力车轿车轿车·满族贵妇 官员出巡骑马、坐轿黄包车、轿子(中、西并存) 洋人、黄包车独轮车,自撑伞,享受独轮车,长烟袋,悠然独轮车,一推一拉独轮车..

据《左传·定公八年》记载,鲁定公八年的春天,鲁国以阳虎为大将侵略齐国,在廪丘城外,两军发生了激战,鲁军猛攻城墙,守卫的齐军则用火焚烧攻城的战车。眼看战车陷入了敌..

在遭到了巨大的打击时,人们往往喜欢用成语“五雷轰顶”来形容。但其中的“五雷”指的是什么呢?要搞清楚这个,首先须明白一个古代盛行的学术概念:五行。五行是我国古代的..

本文作者夏侯婴归档在1857年7月18日频道

1857年7月18日发生的大事件,原标题:“清末怪杰”国学大师辜鸿铭出生是发生在农历的新闻,最新最全的历史数据库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历史文章请登录历史时间网。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标题为“清末怪杰”国学大师辜鸿铭出生的内容,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lishi/8640.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