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学家苏轼逝世
在912年前的今天,1101年8月24日 (农历七月廿八),北宋文学家苏轼去世。
苏轼字子瞻,四川眉隐士,生于公元1037年,21岁开始进入仕途,曾两次进京任龙图阁学士、中书舍人、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官职,但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合,一生屡遭贬谪,大部份时间做地方官,1101年8月24日(农历七月二十八日)去世,长年64岁。
苏轼与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和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一起被后人称为文学上的唐宋八大家。流传后世的苏轼的诗歌有2800多首,存世书迹有《赤壁赋》等,画迹有《竹石图》等。
苏轼自46岁以后自号东坡居士,民间对苏东坡这个名字非常熟习,乃至连平常生活中也有东坡巾、东坡肉、东坡豆腐等许多名目。
苏轼为什么自号东坡呢?东坡是当时黄州(今湖北黄冈)东门外远处一块山间坡地,原归营兵屯垦,弃置日久成了瓦砾遍地的荒场。宋神宗元丰初年,苏轼被人诬陷作诗诽谤皇帝,谪授黄州团练副使,名义是员地方军事主座,实际却是廪禄断绝的结罪官吏,生活堕入窘境。友人马正卿向知州申请把这块荒地拨归苏轼耕种,得到允许后,苏轼开始了躬耕生活,养牛一头,垦田半顷,播植稻麦,一家多口的吃饭问题总算有了着落。生活略有改良,苏轼又着手解决住处问题。他发现在东坡的一侧有座长满蒿草的废弃菜园,就申请以此为房基,建筑住房。正房在大雪中落成,定名雪堂,苏轼亲笔题写东坡雪堂匾额悬挂在迎面。后来,他的著作也多用东坡为名,如《东坡集》、《东坡志林》等。
苏东坡不但是一名落笔生花的文学家,在我国文学史上颇负盛名,而且大量史实证明,他在自然科学方面也作出了很多的贡献。在医学方面,他与北宋沈括合著的《苏沈良方》,是一部闻名中外的医书,是我国医学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此书共18卷,总计处方170多剂,论述60条,前后曾有数十种版本流传,这部书至今在日本流传甚广。在养生方面,他著有《问养生》、《论养生寄子由》、《养生说》等20多篇文章,他的养生学重要论点是营养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药石可以伐病而不可以养生。他还提倡练气功,强调饮食要有控制,多食蔬菜,要豁达乐观,心胸开阔,这些论点至今仍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在科学普及方面,他曾推行过湖北农民插秧用的秧马,四川制盐的筒井用水鞲法,四川的布头笺纸。在《牡丹记序》中记录了他所研究过的生物变异性。在《酒经》中,他详细介绍了制曲和酿酒技术。在《苏轼杂琴事》中剖析过古代名琴雷琴。他还研究过数十种物资的化学变化及性质,在《格物粗谈》和《物类相感志》两本著作中,记载了广泛的科学知识,总计1200多条,至今还有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