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没有造反之心,为何康熙会除掉鳌拜?


清朝初期,很多大臣为清朝建功立业,假如没有这些大臣,恐怕清朝是无法入关的。通过山海关之战,让清朝得以入关,此后的清朝逐渐走向强大,更逐渐走向大一统。大一统之后的清朝,国力蒸蒸日上,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康熙能够奠定康乾盛世的基础,原因之一就是重用汉臣,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时期的清朝国力强大。

康熙时期,出现了很多厉害的大臣,这些大臣都是顺治的托孤大臣。这些人中,最为有名的就是鳌拜。清初时期,鳌拜是一位重臣,当时的环境下,康熙根本不是鳌拜的对手,但是康熙凭借着过人的智谋,将鳌拜打败,此后鳌拜没有被杀死,反而是被囚禁终生。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全国后,就开始想方法除掉鳌拜。

康熙在当时已经亲政,可是鳌拜当时的权力太大,以至于威胁到了皇权,因此康熙对鳌拜越来越不放心。康熙除掉鳌拜,后人对此评价为“智擒鳌拜”。鳌拜作清朝顺治皇帝的四大辅臣之一,他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作为历经三代皇帝的鳌拜既是元老又是重臣。鳌拜的一生为清朝出生入死。

可以说鳌拜为清朝建功立业。鳌拜被除掉的时候,万万想不到,自己一生为清朝建功立业,可是竟然被一个“毛头小子”给收拾了。身为清朝的重臣,为何鳌拜在受到威胁的时候没有选择起兵造反呢?要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鳌拜手握重兵,保守估计鳌拜手中有四十万大军。鳌拜出身后金苏完部族,其父为后金开国五大功臣之一费英东。鳌拜长大后,跟随皇太极征战朝鲜,与明朝作战,立下无数战功。

以这样的资历来说,鳌拜的实力毋庸置疑,其次就是鳌拜对清朝忠心耿耿,可是在受到威胁的时候,鳌拜为何没有选择起兵呢?康熙皇帝亲政之后,鳌拜的存在违反了康熙皇帝的中央集权,因此康熙只能除掉他。顺治帝任命了托孤大臣,其中之一就有鳌拜,为了避免权力集中在一个人的手中,顺治特意任命了四个人。

鳌拜作为战功赫赫的功臣,手握军权。但他直到康熙抓捕他之前,都未想过谋反。这一点是与历史上其他权臣不同的。如果反了,其手下八旗军并非听命于他,而其他三位辅政大臣的权力及皇室家族强大势力也会制约鳌拜。在这样的情况下,鳌拜肯定不会起兵造反,其次就是清朝自入关后,到康熙登基时,全国已经基本稳定。

从鳌拜的家族来看,是随努尔哈赤起事的一个家族,对爱新觉罗家族一直很忠诚。在这样的情况下,鳌拜不太可能愿意造反。鳌拜能够成为辅政大臣,与家族势力也有很大的关系。鳌拜即使权力再大,他也没想过去谋反,这是清朝初期,那些显赫贵族共同想法。其次,就算是鳌拜想要造反,当时的环境也不允许。

鳌拜能够成为四大辅臣之一,肯定是有极深的政治谋略的,否则鳌拜也不会成为四大辅臣之一。康熙亲政之后,他愈加感觉在处理政事的过程中,鳌拜的影子很严重。说白了鳌拜充其量就是一个武夫,并没有宏大长远理想,也看不透形势。即使是鳌拜起兵造反,以鳌拜的策略看说,赢得胜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有人还说鳌拜反了当皇帝,清朝历史就结束了。当皇帝有可能,但如果长期当皇帝,恐怕鳌拜没有那个能力。这样一来,鳌拜没有选择起兵造反是对的,否则可能会死无葬身之地。康熙十分了解鳌拜,但是为了集中皇权,康熙不得不除掉鳌拜,以显示自己的威严。那么在康熙驾崩之前,下旨恢复鳌拜的地位,爵位也可以由其子孙世袭。所以说,鳌拜虽然感受到权力带给自己的快乐,但他并没有夺取皇权之心。

康熙晚年时期,对于除掉鳌拜是感到后悔的,否则康熙驾崩之前,也不会下旨恢复鳌拜的地位,甚至让他的子孙后代世袭爵位。历史上的鳌拜死在了监狱中。《清史稿》记载,晚年时期的康熙曾经说过“忆及数事,朕若不言,无敢言之人,非朕亦无知此事者……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鳌拜功劳显著,应给世职。”康熙表扬了鳌拜的功绩。

看到这样的记载之后,足以说明康熙晚年对除掉鳌拜感到后悔。雍正当皇帝后,“赐鳌拜祭葬,复一等公,世袭罔替”,雍正九年时,鳌又被追封为超武公,如此看来,鳌拜并非奸臣反臣。只不过康熙晚年没有问鳌拜平反,只是肯定了鳌拜的功绩,鳌拜被平反是在雍正帝时期。

评论问答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深处,有一座晶莹透亮的水晶宫,里面住着须发飘飘的海龙王,他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有一天清晨,海狮匆匆忙忙地跑来了,惊恐不安地说:“海龙王,一截废弃的火箭落到了我们大海里,还呼呼地冒着浓烟……”“没什么。前几天,不是有一艘轮船沉到了我们大海里吗?一阵惊慌以后..

1895年,樱花盛开的4月,一艘轮船从天津塘沽港开出,目的地是日本的马关,船上搭乘的是以李鸿章为首席谈判代表的和谈代表团。这时,中日战争已近尾声,大连、旅顺相继陷落,威海卫的北洋水师最后几艘军舰也被迫投降,提督丁汝昌自尽身亡,日本陆军从朝鲜追杀至辽东,战局已经无法支撑,这次赴日与其说..

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或有两个字的,但这些人,有的是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有的是乳名,如刘盆子、郑小同;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黄承彦、苟巨伯。知识分子、官员、显要是找不出双字名的。这真..

清乾隆五十八年,那时附属于安徽的盱眙县有个很优秀的小伙子,拳脚很好,智慧勤学又肯用功,报名加入当年的武科乡试。家里人很看好这个武童,以为凭他的实力,通过乡试问题不大。合法全家和亲戚密友满心欢畅地抱着希望的时候,这个孩子却被举报了,盱眙县好多人反对这个孩子加入测验,都闹到县衙去了,..

南京是郑和的第二故乡,在这里,生活着郑和的一支后裔。有人不禁会问:郑和是太监,怎么会有后代呢?据南京的郑和十九代孙郑自强介绍,郑和幼年即被阉入宫,无子,只知他的养子叫郑恩来,两个孙子,一个叫郑万选,另一个叫郑廷选。郑自强告诉记者,他通过报纸和互联网寻找郑和后裔,新年期间在南京和苏..

我和牛男是一个月前通过双方父母介绍认识的,我算是时尚品味,懂事的女生,完全是牛男的菜,他算是阳光型,品位还可以,个不高,第一印象一般。相互看了照片然后网上聊天,两天后约见个面,我也爽快答应了,结果前一天他去外地玩,所以我当天约了我朋友,到之后才给我打电话,所以当天就没能见成面。一..

有的贵妃死后的葬礼比皇后还要风光,而有的皇后死后的葬礼比贵妃还要简单;有的皇后死了多年还让皇帝魂牵梦绕,而有的皇后临死之际却得不到皇帝一丝怜悯。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乌喇那拉氏就是这样一个死前遭遇冷落、死后饱受凄凉的女人。堂堂大清国母之所以遭遇如此不幸,仅仅是因为她在陪乾隆南巡途中..

早在奕?回京之前,两宫太后与肃顺等人发生矛盾的信息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北京。在奕?的授意下,北京派的重要人物、内阁大学士周祖培首先采取了行动,他是三朝老臣,名望甚高,但和肃顺的矛盾极深。清朝的时候,中央六部设立满汉双尚书制,当时肃顺和周祖培曾在户部分任满汉尚书。周祖培学识渊博,而..

提起年羹尧,人们就会想起血淋淋的血滴子,因为在传说中,年羹尧总是用血滴子残酷地杀死其对头。然而在为雍正除掉许多对头之后,年羹尧也没有得到好下场,最终为雍正所杀,但雍正为什么要杀掉年羹尧呢?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年羹尧,字亮工,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进士。为人聪敏,豁达,娴辞..

在外人眼里,他和她真的很穷。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各自做着一份早出晚归的工作。结婚的时候双方父母没有帮凑多少,两个人把积蓄加在一起,付了一套一居室的首付,剩下的分20年还清。一个人的工资养房,一个人的工资养家。房子是顶楼,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他们没有多余的钱装修,橱柜、鞋柜、梳妆台、衣橱..

本内容由郑和发布在历史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鳌拜没有造反之心,为何康熙会除掉鳌拜?是一篇由郑和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故事内容历史,支持郑和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11958.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