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亲政时最老的国君——秦昭襄王


文/煮酒君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争位,遂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也是历史上亲政时年龄最老的国君。

昭襄王在位期间,秦国国力日盛,对东方诸国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不断蚕食魏国及韩国领土,并在与赵国的长平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按理说这么一位能力出众的国君,理应在加冠成人之际就应当亲政,然而实际上直到五十几岁,秦昭襄王才得以亲政。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么一个能力出众的国君当了如此多年的傀儡呢?

在秦国外戚斗争中当上国君

秦昭襄王本是在燕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如果不是秦武王作死举鼎被砸死,秦昭襄王将在燕国渡过他悲惨的一生。

秦武王四年,天生神力的武王在与力士孟说举鼎时折断髌骨,不久死去。由于武王没有子嗣,王位的继承问题成为萦绕在秦国统治集团头上的重大难题。其中以魏太后为主的魏系外戚和以芈八子(即宣太后)为首的楚系外戚势力,针对王位继承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经过一番角逐,武王异母弟公子稷得以承继大位,即秦昭襄王。

在此次的魏楚两系斗争中,除了魏太后和芈八子之外,还有一个极为关键的人物。正是这个人最终倒向芈八子为首的楚系,秦昭襄王才得以继承大统。这个人就是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魏冉本身是芈八子同母异父之弟,在楚系外戚中“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但是魏冉本身亦与魏国颇有渊源,所以这么一个掌握军事实权的人都成了两大派系争夺的对象。最终魏冉还是倒向自己的姐姐楚系(其实也谈不上是魏冉倒向楚系,因为一开始芈八子推举的是她另一个儿子公子公子芾,为了增加自己的筹码,魏冉私自与赵武灵王合作接回在燕国当质子的公子稷。无可奈何之下,芈八子放弃了公子芾,最终选择了公子稷)。

秦昭襄王虽然顺利继位了,但是继位之初的国君之位,并不牢固。据《史记·秦本纪》记载:“二年,彗星见。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后出归魏”。《穰侯列传》亦载:“诛季君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由此可见秦昭襄王之所以能够顺利地继承国君之位,是在魏冉和芈八子的帮助下得以实现的。这也是魏冉和芈八子之所以能够把持朝政,让秦昭襄王不得亲政的重要原因。

在母舅手中当了四十几年傀儡君王

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 ,外戚魏冉为宰相,史称“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秦昭王七年(前300年),樗里子去世,秦昭襄王任赵人楼缓为相,而后在仇液的劝说下改任魏冉为相。秦昭王十四年(前293年),魏冉举用白起为将军,派他代替向寿领兵攻打韩国和魏国,在伊阙战败了他们,斩首二十四万人,俘虏了魏将公孙喜。白起的崛起,再一次壮大了魏冉的势力。此后魏冉托病免职,秦王任用客卿寿烛为丞相。第二年,寿烛免职,又起用魏冉任丞相,并赐封魏冉于穰地,后来又加封陶邑,称为穰侯。秦昭王十九年(前288年),由魏冉操持,秦昭王自称西帝,尊齐愍王为东帝。在魏冉第二次任丞相的第六年后,再一次被免职,可是免职的第二年里又第三次出任秦国的丞相。几度免职,几度复位,秦昭襄王多次的夺权都以失败而告终。

据《战国策·秦策三》载:“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躬窃闵然不敏,敬执宾主之礼”。当时宣太后与义渠王有着不可描述的关系,而秦昭襄王出于对西北边境的安全考虑,认为必须要消灭义渠,将陇西、上郡连成一片,并修筑秦西北长城,这样才能够免受戎狄侵扰。最终宣太后同意了攻伐义渠,可以说从“义渠之事”以后秦昭襄王才从宣太后手中逐步拿回王权。这件事也成为了秦昭襄王是否亲政的分水岭。

在五跪而得的客卿相助下全面夺权就像秦孝公重用商鞅、秦惠文王重用张仪那样,当了五十几年的秦昭襄王终于也等到了自己的得力客卿——范雎。

范雎入秦之初,就得到了秦昭襄王“五跪”求策的礼遇。据《战国策·秦策三》载:“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睢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无疑寡人也。’范睢再拜,秦王亦再拜。”秦昭襄王五跪而得客卿献得远交近攻之策,然而实际上,范雎不仅仅是给秦昭襄王带来了远交近攻。还给秦昭襄王,分析了所谓“四贵”、“山东诸国只知穰侯而不知有秦王”这些不利因素,昭襄王有所感悟。并在范雎的弹劾之下,“收穰侯之印,使归陶 ”,“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归封邑”。

在一系列夺权动作之下,秦昭襄王终于全面掌握了大秦帝国的最高权力。这个熬了四十几年的国君,终于在将近六十岁的时候成为秦国真正意义上的“王”了。

评论问答

秦昭襄王 前306年-前251年 在位56年。秦昭襄王(公元前324前251年),秦武王之异母弟,名则,一名稷,战国时秦国的国君,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在位。在位56年,其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其实际执政时间仅次于乾隆,康熙。先后大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的河东和南阳、楚黔中和楚..

嬴稷秦昭襄王(公元前324前251年),秦武王之异母弟,名则,一名稷,战国时秦国的国君,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在位56年。其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其实际执政时间仅次于乾隆,康熙。先后大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的河东和南阳、楚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公元前266年,..

《大秦帝国之崛起》中,我们看到了一场场政治斗争,风云变幻,但是秦国将军魏冉,虽然他位高权重,却一直守护着宣太后和宣太后的儿子秦昭襄王赢稷。剧中,魏冉和秦昭襄王的关系并不好,他们时常因为政见不和而争吵,赢稷甚至不愿意去魏冉的寿宴,还公然在朝堂上,让一向亲近楚国的魏冉出兵攻打楚国。赢..

崔杼杀了齐庄公,立齐景公的时候,卫献公和他的兄弟公子鲜,还有那个射箭的能手公孙丁仍然住在齐国。卫献公给孙林父和宁殖轰出来之后,一向在外头,已经十二年了。在这十二年当中,卫国可说有两个国君,国内有个卫殇公,国外有个卫献公。各国诸侯也没有一定的主张,有的承认卫殇公是国君,有的还把卫献..

践土大会上虽说没有卫成公,卫国是由他的兄弟叔武带着大夫元?去会盟的。会盟完了,晋文公要惩办躲在襄牛的卫成公,就要废他,立叔武为卫君。叔武流着眼泪推辞,说:盟主要是可怜敝国,还是让我哥哥做国君吧!他一定改过自新,一辈子忘不了您。我是他的兄弟,怎么能占他的君位呐?元?也跪下来,替卫成..

秦昭襄王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国君之一,共在位五十七年,但并不是所有时间段都是其掌权,真正开始掌权只有十三年,前面四十四年都是有母亲宣太后和舅舅魏冉。宣太后也就是芈月,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她成功诱杀义渠王,灭义渠,消除了秦国西北的祸患,由此,奠定了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基础..

秦武王,秦国时期国君,生余公元前325年,亡于公元前307年,还被称为秦武烈王、秦悼武王。秦惠文王之子。说到秦武王的名字叫嬴荡,如果不仔细看,还真以为是“淫荡”了,听到他的名字你们估计是不是多少有点惊讶?不过你们可不能因为名字否定他,他可是秦国历史上有名君主之一哦,秦武王在他爹秦惠文..

秦始皇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公元前247年,13岁时便即王位。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就建立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对此,汉代才子贾谊的《过秦论》曾记载“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在贾谊贾谊看..

秦昭襄王赢稷死后的两位君王为什么在位时间很短,他们是怎么死的,秦昭襄王赢稷死后,其子秦孝文王嬴柱即位,也称安国君,前250年11月12日行改元继位之礼,3日后为其父除丧期间去世,葬于寿陵,其子秦庄襄王继位。可见,秦孝文王是病死的,至于何病,史上无考。秦孝文王去世后,其子秦庄襄王当年即位,..

《长相思·一重山》李煜 〔五代〕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译文: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远天..

本内容由来俊臣发布在历史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史上亲政时最老的国君——秦昭襄王是一篇由来俊臣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故事内容历史,支持来俊臣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12167.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