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桥为何叫北新桥?传说竟与刘伯温、姚广孝和岳飞三位大神有关


据说,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有一天晚上做了个噩梦。

一个龙王在梦里找上门来,指责朱元璋桐子连年征战、杀孽太重,声称自己准备把北京城的水全部带走,以示惩戒。

朱元璋桐子一下子就惊醒了。

北京当时虽然不是大明帝国的首都,但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城市和军事重镇,如果龙王将水全部带走,这座城市就算完了。

所以他立即找来自己的头号谋士、军师刘伯温,和他一起商量对策。

刘伯温先生是个半仙,听后掐指一算,就有了主意。

他告诉朱元璋,只要调一位忠心的武将给自己,就能够化解此劫了。

朱元璋顿时松了口气,立即召来自己的心腹爱将高亮,让他听从刘伯温的调遣。

第二天,刘伯温带着高亮火速赶到了北京,然后交代他说,午时时分你穿上战袍、骑上战马,准时到东门之外。那里会有两个推水车的老人,一男一女,你要趁他们在路边休息时,把水车上的水篓刺漏,刺了就赶紧跑,直到跑回西直门。

“注意,千万不要回头,不然你性命难保”,刘伯温最后说道。

却说高亮领命之后,午时准时赶到了东门,果然看到有一对老夫妇在路边休息,旁边停着一辆水车。

他立即上前,挺枪就刺,把水篓刺了个大洞,然后骑着马,头也不回地直奔西直门而去。

眼到西直门就在眼前了,高亮心想,都到这了,应该没事了吧,就回头看了一下。

这一看就坏事了,身后汹涌的巨浪向他扑来,无处可躲的高亮就这样活活地被淹死了。

“好奇害死猫”,说的就是高亮先生这种情况了。

原来,那对老人是龙王夫妻二人所化,水篓是他们的女儿所变。他们带着全部甜水和苦水,准备离开北京。

高亮的这一枪,不但刺破了水篓,破坏了龙王的计划,还是伤了龙女。

所以,老龙王勃然大怒,带着滔天巨浪追赶高亮。

高亮死后,龙王仍然怒气难平,但又惧怕刘伯温,不敢造次,只好带着龙子和一肚子甜水,钻到玉泉山的泉眼里去了(玉泉山水甜,原因就在这里了)。

后来,刘伯温要离开北京,回去向朱元璋交差。

临行前,他把看守龙王的任务交给了姚广孝。

姚广孝那时还在庙里做和尚,刘伯温许以二军师之职,说服了他出山相助。

听说刘伯温走了,老龙王心花怒放,带着几个儿子,顺着地下的水道,直奔北京城而来。来到北京城下之后,龙王父子找到一口井,就准备冲出去兴风作浪。

这个时候,怪事发生了。

他们非但没从井口飞出去,头上还撞了一个大包,连续试了几次,结果都一样。

老龙王意识到,这是刘伯温使了坏,给井口下了镇物。

没办法,他只好带着儿子在北京城下四处游荡,寻找机会。

这一天,他们来到了北京城的东北方,在那里,他们又看到了一口大井。

父子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硬着头皮再一次往上冲。

没想到,这一次没有撞上镇物,他们一下子就冲出了地面。

他们冲出来的那个地方,就是后来的北新桥了,只不过那时候它还不叫这个名儿。

龙王父子脱困而出后立即施展神通,只一眨眼的功夫,北新桥一带就成了一片泽国。

附近的百姓吓得哭天喊地、四处逃命,龙王父子得意洋洋地站立在水头上,看着狼狈的人们哈哈大笑。

守城的将官急忙派人向二军师姚广孝报告,请他来降龙。

姚广孝一听二话没说,赶紧换好衣服,手提三尺宝剑,飞奔北新桥而来。

到了北新桥,姚广孝长剑一指,止住了不断上涨的水,然后飞身一跃,跳到水头之上,对着龙王父子大喝道:

“孽障,休要猖狂,二军师来也!”龙王听到“军师”两个字吓了一大跳,正准备逃跑,一看来人并不是刘伯温,胆子也壮了起来,对着龙子使了个眼色,两人双双拔出青龙剑,直取姚广孝。

三人很快就战成了一团。

刚一交上手姚广孝就暗暗叫苦,有些后悔自己为了二军师的头衔揽下这个要命的活了。如果单打独斗,不管是龙王还是他儿子,姚广孝都丝毫不惧,但二龙联手,他就吃不消了。

可惜这会后悔也来不及了,姚广孝且战且退、狼狈不堪。

正在此时,眼前突然金光一闪,就听龙王哎呦一声,跌倒在水波之上,大腿上鲜血直流。

龙子一下楞住了,不明白老爹怎么一样子就倒下了。

姚广孝也是一头雾水,事情来得太突然了,他也压根没有搞清楚状况。

就在此时,只听有人大喊道:

“二军师,吾乃岳飞是也,特来助你,快捉拿小龙吧。”

原来是岳飞显灵了。姚广孝大喜过望,在岳飞的帮助下很快就拿下了龙子。

捉住龙王父子后,该怎么处理他们可难住姚广孝了:这父子俩必须分开关押,如何看守他们很成问题。

他思前想后,总算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龙王被岳飞一招就打伤了,十分惧怕他,就用岳王爷来镇住他好了。

于是,姚广孝命人用长长的铁链,将老龙王锁在北新桥的井里,再在井上盖一座庙宇,供奉岳飞的神像。

龙王忌惮岳飞,自然不敢乱动。

在被锁进井里之前,他不甘心地问道:

“姚军师,你难道要关我一千年、一万年吗?

“到底什么时候才放我出来呢?”

姚广孝想了想,回答说:

“等这座桥旧了,修起桥翅儿,就是你的出头之日。”

等到把老龙王锁进井里去后,姚广孝立即吩咐道:”打今儿起,这座桥就叫做了北新桥了“。

既然叫”新桥“,当然是永远不会旧的,龙王自此再无出头之日了。然后,姚广孝又将龙子带到崇文门,锁在镶桥下的海眼里。

龙子也不死心,问道:

“姚军师,你什么时候放我出来呀?”姚广孝回答道:

“只要你听到开城门时打点的声音,就可以出来了。”

龙子一听高兴坏了,心想,这城门天天都得开,我岂不是第二天就能出来了?

他哪里知道,这个姚广孝又在使坏了。他吩咐手下,从即日起,崇文门只敲钟、不打点。

自那以后,崇文门开门一律改为敲钟,再也没有打过点了。

北京老人们都说,”北京城九门八点一口钟“,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可以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万万不要当真哈。

评论问答

大家对于小英雄雨来的故事了解多少呢?《小英雄雨来》选自管桦的同名中篇小说,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小英雄雨来的故事9篇,以供大家参考!▼有关小英雄雨来的故事1爸爸从集上卖苇席回来,同妈妈商量..

在滁州沙河镇和明光张八岭镇交界的地方,有一座挺拔高大的山峰,山上树木茂盛、四季常青。这山有个美丽而神奇的名字叫"白米山"。在当地有这么一段美妙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白米山叫乱石山。山也没有现在这么高,那么挺拔,那么美丽。杂草丛生、乱石成堆、稀稀拉拉有几棵杂树。可绕山有一条常年不干,..

童话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语言知识。童话故事不仅能吸引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也符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和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特点。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有关儿童睡前故事,欢迎查阅。有关儿童睡前故事1当当小姑娘家有只宠物,这是只雪白雪白的小狗。小狗身..

鹿邑县太清宫镇的人们都知道,太清宫西边不远的小吴庄有一口出土的石匣,上面刻有十个大字:“要得石匣开,还得唐王来。”这十个字引出一段历史传说来。}唐朝李渊追封李老君为自己的祖先,后来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当了皇帝,便特意从京城长安赶到曲仁里老子庙祭祖烧香。李世民来到老子庙,老道姑派个十七..

都说,松树只结松塔,只长松籽,不开花。那么,松花江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听放山伐木的老年人说,早些时候,松树也开花,后来,让人给借走了。说起来,里面还有个故事呢。很早很早以前,咱黑龙江地面,满都是山呀水呀,树木琳琅,只有很少的人烟。那时候,兴安岭和长白山都是连着的,数不清的江河湖泊..

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庙下镇东,有个刘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刘家馆。这里有一个美丽天真的少女,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备受亲邻的喜欢。随后父母相继过世,少女便随在长安作官的哥嫂来到长安定居。隋朝灭亡后,哥嫂相继谢世,独留她孤怜一人无处可去,又兼看破红尘,竟出家作了尼姑..

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庙下镇东,有个刘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刘家馆。这里有一个美丽天真的少女,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备受亲邻的喜欢。随后父母相继过世,少女便随在长安作官的哥嫂来到长安定居。隋朝灭亡后,哥嫂相继谢世,独留她孤怜一人,无处可去,又兼看破红尘,竟出家作了..

(一)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有位姓卞的抗 金将军率部途径洛阳,时令正值隆冬季节,满眼百草枯黄,千树凋零的凄凉景象。将军急欲催马征程,马鞭折断,便顺手在路旁撇了一段枯枝,打马向东而去。几经转战,一天他率部来到江苏省盐城的便仓镇,已是人困马乏,亟待休整。将军下马,环顾四周,将权作马..

1667年复活节后不久,牛顿返回到剑桥大学,10月被选为三一学院初级院委,翌年获得硕士学位,同时成为高级院委。1669年,巴罗为了提携牛顿而辞去了教授之职,26岁的牛顿晋升为数学教授。巴罗让贤,在科学史上一直被传为佳话。牛顿并不善于教学,他在讲授新近发现的微积分时,学生都接受不了。但在解决疑..

武昌中南路、徐东、青山沿港路、江岸利济北路、汉阳钟家村等绿豆饼店前,同样的排队现象令人惊讶。这是近年来继“掉渣烧饼”、“公婆饼”排队风之后,江城再次刮起小吃排队风。不过,经调查发现,这排队的背后,竟有不少猫腻。顾客多系跟风购买通过走访多家绿豆饼店。发现店面都不大,约20平方米。在中..

本内容由张延寿发布在历史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北新桥为何叫北新桥?传说竟与刘伯温、姚广孝和岳飞三位大神有关是一篇由张延寿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故事内容历史,支持张延寿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12401.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