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墨家文化 培育新时代工匠人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扎根于“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故里,是一所因墨子而生、因墨学而盛、因工匠精神而兴的高职院校。学校注重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创新将墨子职业思想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方法和途径,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确立“工匠精神”理念,绘就“文化立校”蓝图

工匠精神是墨家文化有别于先秦诸子百家所独有的特色,是“笑傲群雄”之资本。学院立足墨家文化发祥地,将工匠精神从“用”提升为“体”、从强校之“标”提升为兴校之“本”。确立以传承弘扬匠心文化为办学特色,确立教师工匠精神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明确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章程》中明确提出坚持以和合文化为中心的家文化建设、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建设、以班墨文化为重心的育人文化建设,将“具有深厚墨家情怀”作为枣科学子标签式的文化素养,将“发挥地处墨子鲁班故里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推动墨学文化走向世界”作为扩大学院国际化影响的特色路径,以“立法”形式纳入顶层设计系统。

明确“为义兼士”标准,构建“全课程育人”体系

墨子认为,培养“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兼士”,是实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政治理想的前提条件。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同向同行、协同推进”的“全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的“通识教育模块”,打造“墨家文化+”课程体系,面向所有学生设置了4学分的墨家经典必修课和30余门传统文化公选课,发挥墨子职业教育研究院和墨子书院独特优势,聘请著名墨学专家开设“墨子论坛”“鲁班讲堂”等课程。学院墨学研究涵盖医药卫生类、装备制造类、土木建筑类、信息技术类等7个专业群,在每个学科均设置墨学相关研究、教学方向或研究领域,培育形成了“墨学+”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成功探索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借鉴“素丝染丝”观点,打造“和谐人文”环境

将人性以素丝和染丝为喻,墨子形象说明了环境教育对人性形成的重要性。学院坚持将墨学文化融入素质拓展,扎实推进墨学文化理论研究,精心开展墨学校园文化建设。其中,《基于卓越匠心文化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成功立项山东省高校书记校长改革创新亮点项目;学校建有“墨子书院”“鲁班学堂”“班墨园”“凤翔湖”“目夷亭”等标志性场所;涌现出一批品牌性精品活动如“带你领略舌尖上的枣科”入选中国教育网高校优秀短视频传播活动,《听文化:鲁班的传说》在学习强国栏目隆重推出,《中华经典诵读》受到山东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的表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坚守“粮心”节约本质》在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00后“小老师”,讲好“大思政”》受到媒体高度关注。

秉持“述作结合”观念,搭好“友好合作”平台

与儒家“述而不作”形成鲜明对比,墨子强调“述而且作”,强调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担当重任的能工巧匠。经过长期积累,枣科院建设了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传统文化平台和校企合作平台。在中国墨子学会、山东省教育厅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学院牵头成立了中国墨子学会职业教育研究会,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墨子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成为国内墨子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中心;为了更好地传承工匠精神,学院先后成立了山东省智能建造职业教育集团、枣庄(鲁南)医养健康职业教育集团、枣庄市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等校企合作平台。基于这些平台,学院着眼于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的教学与研究、传承与创新,开展师生社会实践锻炼、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尤其是全方位服务山东省文化强省战略需求。

饱含“心系苍生”情怀,畅通“宣传普及”途径

学院号召广大师生积极投身“传统墨学文化六进普及工程”,贴近百姓生活,编写墨学文化普及读本、开展墨子职业教育课题研究和学术论文评比、推进匠心铸魂系列活动。近年来,学院出版了《墨子的十大主张》《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等一系列普及性传统文化读本,面向社会开展墨学讲座100余次。扎实推进“文化援疆”、“文化润疆”活动,与石河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作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工赋学堂”项目首批建设高校,先后与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国立大学共同举办中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校际友谊赛、与刚果(金)海外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文化交流推进会、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联合办学等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海外“朋友圈”。(刘凤存 刘东海)

评论问答

在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切腹”文化是最被世人所熟知的,在日本的武士看来这是光荣赴义。举例来说,罗马皇帝常常要求叛变者自杀以保全其家族的财产:命令一个人死于自己的手里,惩罚意义已经足够,但对武士而言,情况却完全不同,死于自己的手里既是保全荣誉,也是接受惩罚的正统死法。武士常常切腹自杀..

外星人之门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的的喀喀湖东南21公里、海拔4000米高的层峦叠嶂的安第斯高原上,有一座前印加时期的蒂亚瓦纳科文化遗址。自1548年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发现了这个被印加人称为蒂瓦纳科的小乡村,并向外界报道今后,以精致的石造建筑为特征的蒂亚瓦纳科文化就此着称于世。自那今后,环绕这个遗址是..

帮助大家了解点文化~农历七月,中国习俗上称它为鬼月,谓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众鬼可以出游人间。普是普遍的意思,度是广度堕落三恶道的众生早日离开,超登三善道,甚至超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享受大乐。所谓三恶道是指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的众生早日超脱。三善道是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在台湾..

在日常生活中,男左女右,好像约定俗成地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习俗是怎么产生的呢?据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化 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及万物生灵。《五运历年记》认为: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盘古氏双眼所化,日神 是盘古氏的左眼所化;月神是盘古氏的..

刘伯温是明太祖朱元璋最为倚重的谋臣,他足智多谋,为人厚道。有一天,他听说皇上新建的宫殿快要完工,就前去观看。谁知刚跨进宫殿,只见迎面匆匆走来一人,到他面前,双膝跪下,大呼:“刘大人救命!”弄得刘伯温莫名其妙。原来此人是名雕花工匠,只因新建宫殿的一根大梁上的浮花,雕得不怎么好,正在..

在古代,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将天空分成东、北、西、南、中区域,称东方为苍龙象,北方为玄武(龟蛇)象,西方为白虎象,南方为朱雀象,是为四象。也称四神、四灵。在《周易》中,四象是指从两仪(阳仪和阴仪)衍生出来的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即指四季天然气象。四象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最早指的是木、火、..

青砖灰瓦墙,石磨石碾子,玉米吊灯,二十四节气木板墙……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方兴路的一家正在装修中的餐厅,一股质朴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这里原来是棉纺厂生产车间,我们将其改造成了农耕文化主题餐厅‘惊蛰’,预计月底就能试营业。”正指挥工人干活的六车间餐饮公司总经理李旭东说。李旭东是元氏..

龙蛇同体,角有角无当辨。已巳异头,尾长尾短当分。十二生肖中蛇排名第六位,与十二地支中的巳相对应,“巳时”指的是上午九点至十一点,这个时间点又称作“蛇时”。属蛇人外表冷静,有沉着冷静观察周遭事物的本领。一起来看看他们来历和故事吧。 十二生肖蛇的来历很久很久以前,蛇和青蛙是朋友,不过..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

南京的夫子庙和比邻的贡院前临著名伎荟萃的秦淮河,这成为了明朝人留给后人的笑柄。记得二十余年前,随先师谢刚主先生作江南访书之行,先生特意带我们到此访古。游罢贡院,在夫子庙闹市吃过蟹黄小包,再到秦淮河游河房。那秦淮河的灯船河房,本是烟花粉黛之地,想当年出入于贡院和夫子庙的读书人,又多..

本内容由石守信发布在历史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弘扬墨家文化 培育新时代工匠人是一篇由石守信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故事内容历史,支持石守信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12823.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