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发现,实至名归的殷墟,为何无法取代商王朝而称为殷王朝?


(作者:赵辉)夏商周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中,奠定中华文明历史、承前启后的三代王朝。作为承前启后的商王朝,因为殷墟考古遗址的发现,以及殷墟遗址发现的大量甲骨文与精美青铜器,使得商王朝的历史得以确认与证实。殷墟甲骨文的发现,更是将中国象形文字产生的初级阶段,生动具体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让我们认识到早期中国象形文字的丰富与具体,见识到中华先民的伟大智慧。

虽然殷墟遗址发现了大量商王朝时期丰富的原始甲骨文资料,但关于商王朝的许多历史之谜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以殷墟考古遗址作为商王朝后期273年历史的国都,为何不称为殷王朝而成为商王朝?为何在目前殷墟出土的卜辞资料中,尚未发现可解读作“殷”的甲骨文字?这些问题是商文化研究中,必须要解决的历史问题。

中国学者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认为商是本号,是自称;殷是别号,是他称,是周朝以及周朝以后的人对商朝的一种称法。古文字学家认为,先有夷后有殷,殷是夷字的繁体字,先秦时代中原地区四边的民族被称为蛮夷戎狄,夷就是东方善于引弓射箭的民族。商人起源于东方的黄河流域下游,喜欢迁移,有点像草原游牧民族。周朝人依据商人的方位和特征,专称商朝为殷,泛称包括商人在内的东方民族为夷。由此可见,商才是国号。

在《尚书》、《史记》等传世文献中,称呼商朝为“殷”。但如《古本竹书纪年》等早期文献均称这个朝代为“商”。这两种称呼并见于先秦的文献中,《尚书•召诰》用“大邦殷”称呼商国。另有《今本竹书纪年》等文献称它为“殷商”,因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先秦文献显示,“大邑商”与“天邑商”是商人对商先王宗庙所在的商国旧都商邑的尊称;在战争中,则称呼己方军队为“商方”。罗振玉在《殷墟书契考释序》中云“史称盘庚以后,商改称殷,而遍搜卜辞,既不见‘殷’字,又屡言‘入商’……可知文丁、帝乙之世,虽居河北,国尚号商”。虽然学者普遍将“商”做为盘庚迁都后的国号来看待,但从殷墟遗址出土的原始甲骨卜辞具体内容来看,“商”的具体对象更是一个具体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地名、一个商王朝时期的重要城邑。 “王今入大邑商”(《殷虚书契续编》)、王才在大邑商。”《殷虚书契后编》、“王其入大邑商”《殷契佚存》987、“告于兹大邑商”《小屯殷虚文字甲编》;“王征人方,在商”“辛丑卜,在商,贞王今夕无祸。[壬]寅卜,在商,[贞]王今夕无[祸]。癸卯卜,在商,贞王今夕无祸。”(帝辛十祀征人方卜辞)。

如果说在中国国家文明形成的早期,一个新兴的势力形成之初,就给自己定立一个国号,以区别于前后王朝或区别于其他地区氏族势力范围,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一种缺乏历史发展观的错误观念。也许,因为历史与文化发展到了一定高度,周武王建立自己的政权给自己确立了一个区别于商王朝的“周”王朝名称,但对于商王朝时期的统治者或人民来说,显然还无此必要。

因此,甲骨文中的“商”,显然并非特指商王朝的国号,而是当时商王朝统治地区中的一个重要城邑,其在政治、文化、经济、军事方面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出了殷墟的地位,以致让西周王朝及后人将“商”做为殷商王朝的国号称谓,而不是以“殷”做为王朝的国号代称。

因为“大邑商”与“天邑商”是商人先王宗庙所在的商国旧都商邑,虽然殷墟遗址是盘庚迁都后延续了273年商王朝的国都,旧都“大邑商”仍然在殷商时期具有重要地位,其在各方面的历史文化影响力,更胜于新都殷墟。当后人在追述商王朝的历史时,有人强调“殷”的地位,有人强调“商”的地位。于是,便有了《史记》中的《殷本纪》,也有《古本竹书纪年》中的“商”,以及“殷”“商”两地兼顾的《今本竹书纪年》中记述的“殷商”王朝。

盘庚迁都之前的商王朝国都为商王“南庚”所迁的“奄”都“,“商奄”是盘庚所迁殷墟的先王旧都。如果说,“大邑商”与“天邑商”是商人对商先王宗庙所在的商国旧都商邑的尊称,那么,商人先王宗庙所在的商国旧都商邑“大邑商”与“天邑商”,必然是特指“商奄”城邑。从《今本竹书纪年》所载“奄人、徐人及淮夷入于邶以叛”“王师伐淮夷,遂入奄”,帝辛十祀征人方甲骨卜辞“在商”,《史记》“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成王自奄归,在宗周,作多方”等历史记载来看,“商奄”“大邑商”“天邑商”位于南方淮夷所在地区,自然是一个可以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历史文化必然。作为商王朝旧都“大邑商”“天邑商”的“商”“奄”之城邑,其历史文化内涵与遗存,必然是匹配得上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伟大与辉煌。

因此,对于殷商王朝来说,殷墟是殷墟,商墟是商墟,两者是根本不同的两地。虽然殷墟遗址有伟大的考古发现,但也仅是殷商王朝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并非殷商历史文化的全部。代表商王朝历史与文化地位的商墟遗址,将是考验中国考古学能否站立在世界考古之巅的一块试金石。(作者:赵辉)

评论问答

1895年,樱花盛开的4月,一艘轮船从天津塘沽港开出,目的地是日本的马关,船上搭乘的是以李鸿章为首席谈判代表的和谈代表团。这时,中日战争已近尾声,大连、旅顺相继陷落,威海卫的北洋水师最后几艘军舰也被迫投降,提督丁汝昌自尽身亡,日本陆军从朝鲜追杀至辽东,战局已经无法支撑,这次赴日与其说..

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或有两个字的,但这些人,有的是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有的是乳名,如刘盆子、郑小同;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黄承彦、苟巨伯。知识分子、官员、显要是找不出双字名的。这真..

【注音】jiě yī tuī sh【成语故事典故】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

清乾隆五十八年,那时附属于安徽的盱眙县有个很优秀的小伙子,拳脚很好,智慧勤学又肯用功,报名加入当年的武科乡试。家里人很看好这个武童,以为凭他的实力,通过乡试问题不大。合法全家和亲戚密友满心欢畅地抱着希望的时候,这个孩子却被举报了,盱眙县好多人反对这个孩子加入测验,都闹到县衙去了,..

南京是郑和的第二故乡,在这里,生活着郑和的一支后裔。有人不禁会问:郑和是太监,怎么会有后代呢?据南京的郑和十九代孙郑自强介绍,郑和幼年即被阉入宫,无子,只知他的养子叫郑恩来,两个孙子,一个叫郑万选,另一个叫郑廷选。郑自强告诉记者,他通过报纸和互联网寻找郑和后裔,新年期间在南京和苏..

我和牛男是一个月前通过双方父母介绍认识的,我算是时尚品味,懂事的女生,完全是牛男的菜,他算是阳光型,品位还可以,个不高,第一印象一般。相互看了照片然后网上聊天,两天后约见个面,我也爽快答应了,结果前一天他去外地玩,所以我当天约了我朋友,到之后才给我打电话,所以当天就没能见成面。一..

有的贵妃死后的葬礼比皇后还要风光,而有的皇后死后的葬礼比贵妃还要简单;有的皇后死了多年还让皇帝魂牵梦绕,而有的皇后临死之际却得不到皇帝一丝怜悯。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乌喇那拉氏就是这样一个死前遭遇冷落、死后饱受凄凉的女人。堂堂大清国母之所以遭遇如此不幸,仅仅是因为她在陪乾隆南巡途中..

早在奕?回京之前,两宫太后与肃顺等人发生矛盾的信息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北京。在奕?的授意下,北京派的重要人物、内阁大学士周祖培首先采取了行动,他是三朝老臣,名望甚高,但和肃顺的矛盾极深。清朝的时候,中央六部设立满汉双尚书制,当时肃顺和周祖培曾在户部分任满汉尚书。周祖培学识渊博,而..

提起年羹尧,人们就会想起血淋淋的血滴子,因为在传说中,年羹尧总是用血滴子残酷地杀死其对头。然而在为雍正除掉许多对头之后,年羹尧也没有得到好下场,最终为雍正所杀,但雍正为什么要杀掉年羹尧呢?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年羹尧,字亮工,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进士。为人聪敏,豁达,娴辞..

就中国历史上的读书人而言,庄子永远是他们精神追求上遥不可及的巅峰。这种巅峰的文化意义,在于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庄子大宗师》)。进入坐忘境界的庄子,是世俗完全摆脱、心灵彻底自由的一个象征。所以,庄子作为图腾,始终为古往今来的读书人所仰慕,所效仿。在他们看来,庄子那..

本内容由历真发布在历史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考古新发现,实至名归的殷墟,为何无法取代商王朝而称为殷王朝?是一篇由历真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故事内容历史,支持历真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17115.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