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国图看《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


《永乐大典》每次亮相,都备受瞩目。

2020年7月,中国藏家以6400多万元人民币,在法国拍下两册四卷《永乐大典》,引来世界范围的关注。《永乐大典》被《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正本11095册,共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却已全部不知去向。截至目前,已知副本仅有400余册、800余卷及部分零叶,分散于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个公私藏家手中。

国家图书馆正是《永乐大典》海内外最大藏家,共收藏《永乐大典》224册。6月1日起,“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展,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据了解,本次展览共展出展品60余种70余册(件),其中,9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为近年来首次展出,除《永乐大典》外,展览还配合展出明抄本、明刻本、明拓本等古籍精品40余册(件)。展览开幕的同时,5月31日,国家图书馆正式成立《永乐大典》研究中心。

“‘珠还合浦’比喻东西失而复得。‘历劫重光’比喻历经劫难、重见光明。”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介绍,本次展览将重点讲述《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突出回归和再造的艰辛历程。

9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为近年来首次展出

《永乐大典》正本为何一册不存?副本为什么在乾隆至光绪年间数量骤减?《永乐大典》的“前世”由许多谜团组成,甚至有人戏称,《永乐大典》的流传史就是“大谜团套小谜团”。

为了让人们详细了解《永乐大典》背后的故事,展览分为“大典犹看永乐传”“合古今而集大成”“久阅沧桑惜弗全”“遂使已湮得再显”“珠还影归惠学林”5个单元,在展陈文献的同时,以图表加重点事件描述的形式,细致讲述《永乐大典》的历史,全面展示《永乐大典》蕴含的丰富而宝贵的知识体系、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

展览中,一张“明清宫廷藏《永乐大典》副本数量”图表,形象地表现出了这部“典籍渊薮”的跌宕命运:明隆庆元年(1567年)11095册,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9881册,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870册,清宣统元年(1909年)64册。

《永乐大典》于明朝永乐年间编撰完成,明嘉靖年间抄写的为副本,历经600余年,《永乐大典》经历了多次战火劫掠,其散佚与回流连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目前,关于正本下落的猜测就有陪葬嘉靖帝永陵、明万历年间焚毁、明末焚毁于北京、明末清初毁于南京文渊阁、藏于皇史宬夹墙内、毁于清乾清宫大火等6种观点,以上种种猜测在此次展览中均有呈现。

《永乐大典》的今生,则是文脉所系。

“在国图4000万册的总藏书中,200多册的数量不足为道,但这200多册的《永乐大典》正是国家图书馆的文脉所在。”张志清说,京师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接收了翰林院的64册《永乐大典》。鲁迅当时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主管图书馆事务,极力促成了此事。一个世纪以来,国图人伴着《永乐大典》一册一册地回归,最终使其成为国家图书馆善本中的“四大专藏”之一。

此次展出的9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为近年来首次展出,多册为具有代表性的海外回归文献,如1938年王重民自英国为北平图书馆购入的“农”字册,1951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系图书馆送还中国的“颂、溶、蓉、庸”字册,1955年德国政府送还中国的“士”字册等。此外,还有1951年商务印书馆捐赠的“水”字册,1958年北京大学捐赠的“水”字册等,充分体现了国家及社会各界人士对中华典籍的重视与爱护,这些慷慨无私的捐赠如涓涓细流汇入国图,让更多人得以见到珍贵古籍的原貌。

国家图书馆成立《永乐大典》研究中心

“若真的能找到《永乐大典》的正本,意味着,我们可以跟宋元时代的中华文明直接沟通。”展览开幕式上,张志清一语道出了《永乐大典》的非凡价值。《永乐大典》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保存了14世纪以前大量的文学、历史、哲学、宗教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丰富资料。

“对后世而言,《永乐大典》最大的功能就是辑佚。”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谢德智认为,《永乐大典》使很多消失的典籍得以传世至今,如《农桑辑要》《水经注》等脍炙人口的名著,都是从《永乐大典》所辑或校补而得,因此《永乐大典》被称为“辑佚的渊薮”。据了解,此次展出的两册“水”字册在当年合璧时,就还原了宋元时期《水经注》的面貌。《永乐大典》的文献研究价值还有许多,1941年,历史学家杨志玖就从《永乐大典》的一段公文中印证了《马可·波罗行纪》的内容,证实了马可·波罗来华的真实性。

为团结联系国内外专家学者,进一步推进《永乐大典》保护和研究,5月31日,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国家图书馆《永乐大典》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我们希望全国的学者集中起来对《永乐大典》进行研究,所以中心的成立意义非常重大。”张志清说,下一步,中心将对《永乐大典》的编纂成书、散佚收藏、修复保护、影印出版等进行更全面的研究、更深入的资料挖掘和更充分的数字呈现。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展览还利用多媒体手段让观众体验《永乐大典》的独特魅力,通过触屏游戏“名家带你临大典”,了解《永乐大典》的台阁体书法和古籍版式,用知识问答来了解纸张及用墨特色。《永乐大典》数据库首次集中发布了多家收藏机构所藏《永乐大典》的高清彩色图像,并辅以图文对照、版式还原、全文数字检索等功能,让观众进一步亲近中华典籍。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01日 16版)

评论问答

1567年,美浓国稻叶山城,织田信长在这一年终于打败斋藤龙兴夺取了该城并将其更名为“岐阜城”,这一标志性的胜利让织田信长信心大增,在夺取岐阜城的同时,信长还做了一件事——开始使用“天下布武”的印鉴,一方面这标志着织田信长本人一统天下的决心和方式,另一方面,也传递出当时日本人的一个传统..

永乐大典是由那几位大臣编的哈哈,你问题真的很多啊《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是..

永乐大典内容是什么永乐大典内容是:《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永乐大典》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最初令解缙主持编纂..

今年一月底应美国加州大学分校陈馆邀请,帮贵馆整理编目近年新接收600部有关版画方面内容的古籍及安排一两次讲座。月底到美国后因疫情,学校图书馆闭馆,只能在美女儿家中闲居。闲暇无事只能与在美同行及国内同仁闲谈、问候、聊书。因今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欧洲冯氏藏中国古版画丛刊》初集要出版..

蓝洞的奥秘和世界四大蓝洞简单地说,蓝洞是地球上一种神秘的深洞式水体的特有名称,地球上目前已经知道的蓝洞有陆地蓝洞和海洋蓝洞。蓝洞(Blue Hole)最初的命名并非出自严格的科学研究,而是源于一种感性认知:它们的洞体被水充满,在阳光下会发出蓝色光辉。远在古罗马时代,就有人跑到蓝洞内探险,将..

在612年前的今天,1408年12月14日(农历1408年11月27日),永乐大典成书。《永乐大典》《永乐大典》开始编辑是在明永乐元年(1403年)。那时,明成祖朱棣刚刚从他侄子建文帝手..

本内容由索额图发布在历史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到国图看《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是一篇由索额图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故事内容历史,支持索额图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17235.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