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帝书法第一名——南宋时期宋高宗赵构二十一幅书画名帖赏析


历代皇帝书法第一名——南宋时期宋高宗赵构二十一幅经典书画名帖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北宋时期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宋朝历史从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开始,一直到1279年赵昺跳海殉国为止。共计将近320年。

宋于1126年-1127年发生靖康之难,徽、钦二帝皆被金人掳去,宋室被迫南迁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入侵的金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史称南宋,此前建都汴梁时期的宋称作北宋。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亡于蒙古可汗忽必烈建立的元帝国的征服。

北宋统一以后,宋太祖对书法并未给以重视,更没有像唐代那样采取各种措施。因此,一些士大夫也就漠然对待。欧阳修曾这样感慨: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 尽管如此,宋代书法在延续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是突破唐人重法的束缚,而以自己为主,以意代法。努力追求能表现自我的意志情趣,形成尚意的书风。苏轼的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的凡书画当观韵,强调韵胜,皆是此意。其二是有意将书法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宋代书法大家同时又是文学家、画家。苏轼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不仅认为书画和诗一样,是表现自我的手段,而且强调文学修养对提高书法艺术的作用。

在中国书法史上,南宋的书艺成就并不算十分显著,但在高宗赵构的示范作用下,南宋士子的书法热情颇为高涨,名家辈出,留存于世的书帖亦颇为丰富。了解南宋书法的整体状况,有助于书法史的贯通,亦有助于了解有元以后书法的发展。

南宋时代从帝王到文士,均保持着极高的书法热情。这种书法热情是当时社会文化热情的集中表征之一。甚至可以说,南宋朝野对待书法文化的热情,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北宋。

南宋的书法文化,主要表现在以收藏与鉴赏为核心的书法活动与学术活动上。这其中,内府与士人的法书收藏与鉴赏、金石学与方舆学著作对历代石刻的研究与重视、历代法书与法帖的辑摹与翻刻、以《兰亭序》历代刻本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兰亭学”的形成,均是值得后世重视的几个方面。

前面我们已经分享宋徽宗赵佶书法,其实他儿子宋高宗赵构与父亲徽宗一样,高宗的字一样很出色,父子在笔墨方面的造诣是外人无法相比的。下面我们一起分享皇帝书法第一名——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的书法作品。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3日-1187年11月9日) ,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1127年-1162年在位),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母为显仁皇后韦氏。

赵构在徽宗时历封蜀国公、广平郡王、康王。钦宗时,金军第一次南下并包围东京开封府之际,他一度入金营为质。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第二次南下之际,他奉命出使金营求和,中途折返,驻节相州,受任河北兵马大元帅。不久,靖康之变发生,东京失守,他辗转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在元祐皇后孟氏的指定下登基,改元建炎,建立南宋。在金军进逼下,他南徙扬州、建康、杭州、越州等地,

最终在绍兴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杭州),称行在。在此期间,他一面任用岳飞、韩世忠等抵抗金军和伪齐,一面任用汪伯彦、黄潜善、秦桧等负责对金媾和,最终在绍兴十一年(1141年)冬达成绍兴和议,以放弃旧疆和对金称臣纳贡为代价,奠定了南宋在淮河、秦岭以南的偏安局面。同年,削诸将兵权,并杀岳飞,此后长期委任秦桧为相,维持对金媾和路线。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在金海陵王完颜亮南侵失败后,赵构将皇位禅让给养子赵昚,自己作为太上皇帝退居德寿宫,颐养天年。

赵构驾崩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享年八十一岁,庙号高宗,谥号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葬于永思陵。 他精通书法,善真、行、草书,引领南宋书风。着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

赵构擅长书法、绘画,尤其在书法上造诣极高。他最初是学黄庭坚,登基不久用黄书,后用米芾笔法,绍兴七年(1137年)书的《赐岳飞手敕》是典型的米芾笔法。后来又学“二王”,他的《赐岳飞批札卷》是书法风格转向“二王”的重要标志。他尤其喜爱《兰亭序》,“自晋、魏以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他还把大量临摹的作品分送给朝廷中的大臣。由于他身份的关系,他的喜好也影响到南宋的书风。

南宋杨万里在《诚斋集》中说:“我高宗初作黄字,天下必然学黄;后作米字,天下载然学米;最后作孙过庭字,故我孝宗与今上皆作孙字。”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也说到了这一情况:“高宗初学黄字,天下翕然学黄字,后作米字,天下蕙然学米字,最后作孙过庭字,而孙字又盛……盖一艺之微,苟倡之自上,其风靡有如此者。”赵构对南宋书坛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他在《翰墨志》中说:“凡五十年间,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笔墨,故晚年得趣,横斜平直,随意所适。”

皇帝书法第一名——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传世主要书法作品有:《楷书徽宗文集序》《节南山之什图题诗》《暮春三月诗帖》《草书洛神赋》《行书赐岳飞批剳卷》《行楷赐岳飞书》《行楷临兰亭序》《草书后赤壁赋卷》《楷书赐岳飞批剳卷》《草书七绝天山诗纨扇》《草书七言绝句团扇》《行楷苏轼诗句团扇》《题天末归帆何处宿,钓船犹在蓼花傍》《行书白居易诗》《真草书嵇康养生论卷》《付孟庚借还兰亭叙》《临虞世南真草千字文卷》《唐虞伯施真草千文卷》《楷书唐国十二篇》《楷草题会昌九老图卷》《行楷书跋孝女曹娥诔辞》《楷书佛顶光明塔碑》等。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楷书徽宗文集序》赏析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楷书徽宗文集序》(局部、收藏于日本文化厅)。

赵构楷书《徽宗文集序》(局部) 纸本 纵27.4厘米 横(全长)137.0厘米 日本文化厅藏。此系高宗为其父徽宗的文集自撰、自书的序文。现徽宗文集已散佚,仅剩此序文,卷首并有缺失。据推测为绍兴二十四年(1154),高宗四十八岁时所书。此序元时曾为袁桷所藏,有胡珵、文徵明跋。清季似人王鸿绪秘箧,王氏有鉴藏印押其上。

宋高宗正楷《徽宗文集序》,结体隽朗。细审每字皆具法度,无一笔苟且。其书法清秀古朴有六朝遗意,确为有来一代真书名迹。正如陶宗仪《书史会要》所评:“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或云初学米芾,又辅以六朝风骨,自成一家。

他还在身体力行的基础上,提倡大众研习书法,对南宋书坛的兴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时间,以赵构为中心,南宋朝廷上下掀起了一个学习书法的高潮。南宋绍兴初年,赵构和皇后吴氏给太学书写了课本,包括《周易》《尚书》《春秋》《论语》《孟子》和《毛诗》七部,赵构在书写这些经书时,非常认真,每天都要写到手腕发酸、感到“翰墨稍倦”时,就让吴皇后接着“续书”。为了防止出现误传或遗失,皇帝还令人将他和吴皇后书写的经书铭刻在巨石之上,被称为《南宋太学石经》。《南宋太学石经》的书体以小楷为主,夹以行楷,把儒家经典以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影响广泛而深远。如今太学石经仅存86片。残存的太学石经都伫立在杭州孔庙大殿里,大多已残破不堪。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节南山之什图题诗》赏析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节南山之什图题诗》(传) 高26.2cm 绢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说明:《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图》卷,绢本,设色,纵26.2cm,横857.6cm。取《诗经·小雅》中《节南山》等十篇之大意描绘成图,每段前书《诗经》原文,依次为《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书画均无款印,旧传宋高宗赵构书文,马和之作画。

赵构不仅有实际的书画创作,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着有《翰墨志》一卷,是他在退居德寿宫以后谈论书法的语录,在书法理论上有很精辟的见解,这是南宋前期书法理论的重要著作,也有人将它称为南宋书法理论的代表著作。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暮春三月诗帖》赏析

宋高宗赵构书法赏析《暮春三月诗帖》,绢本48.7x70.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赵构笔下的这一首 《暮春三月诗帖》,字虽然不多,也仅仅只是一首诗的体量,但其笔下的行楷书法成为了台北故宫博物馆里面的镇馆之宝,非常珍贵。此幅诗帖以中锋书写杜甫的七言律即事诗,章法疏朗,字体匀称、圆润,墨色统一,令人看来赏心悦目。

释文: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雷声忽送千峰雨, 花气浑如百合香。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这一张作品是高宗以楷书所书写下来了杜甫的七言律诗(即事)也可以说是三月诗帖。整个这一张作品为什么被称为宋代高过神作的代表?背后有原因。感觉与徽宗的瘦金体有异曲同工之妙,感觉高宗这一手好字行云流水一般,自然且随意,但意境感觉非常的强。

赵构的中锋行楷书写特点,仔细放大每一个字来看整个细节。通幅诗句是章法疏朗,找不出任何的毛病,尤其是字体匀称而且墨色统一,飞笔与提笔之间也是尽显笔法上面的圆润感。

帝王的书法就是如此的自信,而且欣赏起来的整体感觉也是令人赏心悦目。其实杜甫这首七律的诗句,诗中的内容与意境如一张画。再配合着高宗的笔墨洗练,二者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诗是好诗,行楷作品更是好作品,笔墨与诗句的配合,文人的雅兴就在于此吧。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草书洛神赋》赏析

南宋皇帝赵构草书书法长卷《草书洛神赋》绢本,纵27.9cm,横398cm,辽宁省博物院藏。洛神赋为曹植的一篇名作。《洛神赋卷》未署年款,但卷末署“德寿殿书”款,钤“德寿殿御书宝”朱文印,可知是赵构做太上皇后所作,处帝王之尊,颇具神韵。是其成熟期的作品。

此卷草法出规入矩,运笔沉着浑厚,飞动流畅, 虽是草书,但字字独立,字与字变化很多,字法熟练生动,提按转折无不如意,虽字与字之间无引带,仍然呈现了一气呵成、流畅自如,显示其深的书法造诣。

在中南海毛主席书房中,充满了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的线装古籍,以及中外的哲、经、文学、艺术等各类图书。其中在小圆桌上,就放着宋高宗赵构的《草书洛神赋》。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行书赐岳飞批剳卷》赏析

宋高宗赵构《行书赐岳飞批剳卷》,纸本33.8x72公分,台北兰千山馆藏。

此札作于1141年4月27日,促岳飞出师,与其他将领合作擒拿金帅兀术。书法同1137年〈赐岳飞手敕〉,直承王羲之〈兰亭〉、〈集字圣教〉风格。然此札文长,运笔更快,使转变换更多,在严整的行气与章法中,显现精的功力与潇洒的风韵。

项元汴书法题识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行楷赐岳飞书》赏析

南宋皇帝赵构行楷书法《行楷赐岳飞书》,纵36.7厘米,横67.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释文:卿盛秋之际,提兵按边,风霜已寒,征驭良苦。如是别有事宜,可密奏来。朝廷以淮西军叛之后,每加过虑。长江上流一带,缓急之际,全藉卿军照管。可戒饬所留军马,训练整齐,常若寇至,蕲阳、江州两处水军,亦宜遣发。如卿体国,岂待多言 付岳飞。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行楷临兰亭序》赏析

宋高宗赵构《行楷临兰亭序》全图

宋高宗赵构《行楷临兰亭序》之一

赵构临《兰亭序》能够纳入博物馆显然表明其书法是深得魏晋神韵。

宋高宗赵构《行楷临兰亭序》之二

赵构,南宋的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赵构遗传了赵佶的艺术细胞,拥有极好的文学艺术天赋,再加上国家顶尖的书法家、绘画大师的培养,赵构早早就展现出自己惊人的艺术天赋,在所有的皇帝中,他的书法排名第一。

宋高宗赵构《行楷临兰亭序》之三

明代陶宗仪在《书史会要》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

后世临摹王羲之《兰亭序》者众多,但唯有赵构所临摹的《兰亭序》呼声最高。其实赵构临摹《兰亭序》时,不仅是下了一番苦功夫,更重要的是其作品中带着一股魏晋的神韵。

宋高宗赵构《行楷临兰亭序》,来源:清拓《安素轩石刻》,经折装,半开纵32.5厘米,横15.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安素轩石刻》,嘉庆元年,歙县鲍漱芳辑,漱芳字席芬,自署安素轩,此刻自唐讫明,皆以墨迹摹勒上石,无卷数次第,每册帖名隶书安素轩石刻。道光四年,其子治亭、约亭刻成;江都党锡龄摹刻。

此帖刻于《安素轩石刻》,单帖名隶书“宋高宗书”;行间有界栏,刻款:“绍兴十九年夏五月临赐陈康伯”。此帖书法笔法婉丽洒脱,自然流畅,颇得魏晋书法神韵。

陈璠宝刻款:“绍兴庚午九月初五日臣陈璠宝藏。”及许有壬刻跋。

赵构能够在《兰亭序》中展现出其风韵,与其本身的性格与宋朝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当时的宋朝,被金朝欺负了几十年,之后还引发了靖康之难,使得整个国家处在一种压抑、愤懑的状态下,赵构虽然艺术天分极高,但是在治理国家上能力却很一般,所以赵构满肚子的憋屈,只好依靠文学来发泄,希望通过道学、神学来分走自己的注意力,这与魏晋时期的风俗习惯很是相像。

赵构笔下的《兰亭序》,整体飘逸妩媚,风流多姿,在笔法上继承了了晋人道统,大大丰富了字势的变化,使得遒劲洒脱的线条中,没有呆滞、臃肿的气息。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草书后赤壁赋卷》赏析

赵构草书欣赏《草书后赤壁赋卷》赵构草书作品欣赏《后赤壁赋卷》绢本,纵 29.5厘米,横143厘米(含画)。清宫旧藏。

《后赤壁赋卷》同马和之画《后赤壁赋图》同装,笔法精熟,笔画稍显瘦峻,可见锋梭筋骨,功办极深。鉴藏印记:梁清标、安仪周等藏印。

南宋马和之《后赤壁赋图卷》及卷后南宋高宗赵构草书东坡文《后赤壁赋》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楷书赐岳飞批剳卷》赏析

赵构行楷书《楷书赐岳飞批剳卷》纸本,纵36.7厘米,横67.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书17行,每行字数不一,共99字。后署“付岳飞”三字,上钤御前之宝,下有高宗御押二印。根据内容推断,约书于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前后,为高宗早年所书。无论从整体的布局上,还是从笔法的意态上,均具王羲之《兰亭序》的神韵和智永的特色,并能加以融会贯通,形成了 自家的风貌,显示出“秀异而独立”、精彩润朗的艺术风格。

其点画中的撇与捺挺健有力,秀色可人,绝无剑拔驽张之态。结字妍媚多姿,清和俊秀,字体在行与真之间,从中可窥其铁画银钩,又 时以侧锋取势之主观追求。全篇竖成行横无列,行间参差,错落有致;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朗 宽稳,虽字字不相连属,然以气贯通,颇有书卷之气。成为有宋一代皇帝书家之精萃者。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草书七绝天山诗纨扇》赏析

南宋皇帝赵构《草书七绝天山诗纨扇》草书 绢本 23.3 x 24.3cm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院藏。释文:天山阴囗判混茫,二爻调鼎灌琼浆。试来丑未门边立,迸出霞光万丈长。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草书七言绝句团扇》赏析

赵构《草书七言绝句团扇》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行楷苏轼诗句团扇》赏析

宋高宗赵构《行楷苏轼诗句团扇》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题天末归帆何处宿,钓船犹在蓼花傍》赏析

宋高宗赵构《题天末归帆何处宿,钓船犹在蓼花傍》南宋佚名《天末归帆图》,团扇 绢本 设色 24.2x25.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行书白居易诗》赏析

宋高宗赵构行书手卷欣赏《行书白居易诗》,纸本,卷心高27.2厘米,长4296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第行两字,字大如拳,无名款,书后钤有御书葫芦印和朱文方印各一枚,并在接纸骑缝处有“御书之宝”印多方。据此,古来对作者的考定,众说纷纭。归纳言之,较为可信的推测约有三端:一是认为宋徽宗赵佶所书;二是赞同为高宗赵构所书;三是推测为米芾早年之作。观此卷大字行书风貌,再参考三者书法渊流风格,应以出自宋高宗手笔最为确当。明陶宗仪《书史会要》:“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或云初学米芾,又辅以六朝风骨,自成一家。”

书录白居易诗《自咏》一首:“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真草书嵇康养生论卷》赏析

宋高宗赵构真草书法欣赏《真草书嵇康养生论卷》纸本,纵23.5厘米,横602.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附李东阳、王世贞跋共计真书草书书法作品图片张。节录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付孟庚借还兰亭叙》赏析

宋高宗御宝《付孟庚借还兰亭叙》,来源:日本藏王羲之兰亭记下卷。

闻知会稽县向子固有褚遂良所临兰亭叙后有米芾题识卿可取进来欲一阅之 十四日 付孟庚。

兰亭叙却付卿 廿四日。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临虞世南真草千字文卷》赏析

宋高宗赵构《临虞世南真草千字文卷》绢本 23.4×484.8cm 上海博物馆藏》

赵构《临虞世南真草千字文卷》之一

赵构《临虞世南真草千字文卷》之二

赵构《临虞世南真草千字文卷》之三

赵构《临虞世南真草千字文卷》之四

赵构《临虞世南真草千字文卷》之五

赵构《临虞世南真草千字文卷》之六

此卷是临虞世南真草二体千字文,得虞世南之圆润而略乏笔力。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唐虞伯施真草千文卷》赏析

宋高宗御笔跋真迹《唐虞伯施真草千文卷》绢本,高宗赵构托名自跋以赐大臣,宋思陵摹虞世南真草千字文。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楷书唐国十二篇》赏析

宋高宗赵构楷书《楷书唐国十二篇》,来源:南宋马和之《唐风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卷的书法,在传世的毛诗图各卷中也属最好的几卷之一。元明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宋高宗赵构所书,然而近世学者提出异议,认为并非赵构所书。

其理由大致有三:第一,毛诗图各卷差不多均有讳字,特别是有的还避了高宗和孝宗的讳;第二,各卷书法均无款印;第三,书法风貌也有不同之处。

他们认为此书法很可能是御书院高手以赵构书写的《毛诗》为模板临写上去的,或是专门善仿赵构字体的人或为赵构代笔的人所写,因此才出现其字迹如此相似,以致被后世误认为是高宗所书。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楷草题会昌九老图卷》赏析

宋高宗赵构楷草2体书法《楷草题会昌九老图卷》此卷款署:賜從乂,鈐“御书之宝”朱文方印,是赵构在《会昌九老图卷》后的题跋,笔法严谨,收放自如,显示出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力。

赵构行楷书题会昌九老图卷。南宋赵构草书《九老卷》。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行楷书跋孝女曹娥诔辞》赏析

宋高宗赵构《行楷书跋孝女曹娥诔辞》辽宁博物馆藏。释文:右度尚《曹娥诔辞》,蔡邕所谓“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者也。虽不知为谁氏书,然纤劲清丽,非晋人不能至此。其间草字一行,则浮图怀素题识也。自古高才绝艺而隐没无闻于世者多矣,岂独书耶!损斋书。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楷书佛顶光明塔碑》赏析

赵构《楷书佛顶光明塔碑》拓纸本 楷书 175.0×86.4cm 绍兴三年(1133)日本宫内厅藏。宋高宗写碑—《佛顶光明塔碑》的由来。

释文:朕历险阻以来,天章所藏祖宗宸翰坠失殆尽,亦尝求访山林,所得无几。明州广利寺住持僧净昙悉以宸奎阁宝墨来上,卷轴既丰,护持有道,恭览再四,而文藻华茂,如云汉昭回,龙鸾飞翥。又以见仁宗皇帝万几之暇,留心佛乘,而未尝踬迹其间,是所谓达道过量者。岂汉明梁武可同年而语哉?苏轼所记,朕所与也,其僧净昙乞书佛顶光明之塔,又念虚其宸奎,故并以赐之。

在宁波阿育王广利寺,北宋仁宗曾书颂诗十七篇,赠赐当时的环琏禅师。当时特地建宸奎阁以贮之,苏轼书碑。靖康之后,各代御书沦丧殆尽,高宗下诏征求,住持遂献之,又篆“皇恩浩荡”,赐书此碑,并题“佛顶光明”四大字,还赐田一千二百亩。对于阿育王寺而言,此碑实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献了。

高宗初作黄字,天下翕然学黄;后作米字,天下翕然学米,最后作孙过庭字,故孝宗太上,皆作孙字。

此碑书款为“绍兴三年六月”,是年高宗二十七岁,正可称得上是个“初”时。毫无疑问,作为高宗自身书法风格形成的初期作品,《佛顶光明塔碑》的彻头彻尾的山谷书风,正为杨诚斋的叙述提供了一个极有力的实物证据。

南宋(1127-1279)是我国宋朝第二个时期,历九帝,享国152年。赵孟頫的书法,虽然他是遍临百家帖,一生都在临帖,但他的早年书法学习,明显受到赵构、陆游特别是吴说的影响。

在南宋长达152年的过程中,南宋书法仍然有着很多闪光点。南宋书法的主要实践大致可以这样概括:在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宋四家艺术成就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种行草书风格的实践,并给元、明书法初步指明了艺术实践的道路。

评论问答

一个月不到,王传福将福布斯中国首富和胡润百富榜首富双双揽入怀中。在听多了金融危机让富豪们财富缩水的故事后,人们总算从这个新鲜出炉的“双料”首富身上,看到冬天里的一抹亮色。身为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用借来的250万元起家,用短短14年时间,让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最初的充电电池,..

秦王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他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称号,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功绩,就决定采用了“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是始皇帝。他还规定:子孙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

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五月,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州)节度使张向中央当局汇报了一件发生在其辖区内的蹊跷事:西京(今洛阳)近日有人盛传看到天空中有一种希奇的妖物,形状如圆形帽盖,夜间每每飞入人家,马上变为大狼状,伤及室内居民。满城市民恐慌万分,每到入夜时分便关牢门窗,躲在隐蔽之处。其中..

印度的两大史诗产生于公元前 4 世纪,定型于公元 4 世纪。这期间,印度政治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列国争霸,王朝更迭,婆罗门和刹帝利也矛盾重重,但为了帝国的统一和国家的强盛,上层阶级开始互相协调,例如婆罗门与刹帝利开始互通婚姻,不过这种通婚只限于婆罗门的男性与刹帝利的女性,他们所生的男性被..

实际上,两汉魏晋时期,最高统治者以色取人,一旦获宠,立刻封官晋爵,已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所以司马迁特地为佞幸立传,开篇就提出:非独女以色媚,士宦亦有之。班固在《汉书佞幸传》中同发一慨:柔曼之倾意,非独女德,盖亦有男色焉。至于《晋书五行志》说的自咸宁、太康之后,男宠大兴,甚于女色,..

和珅(17501799),字致斋,钮祜禄氏,满州正红旗人。史称其少贫无藉,为文生员。因就读官学,熟悉《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和《五经》(《易》、《尚书》、《诗》、《礼》、《春秋》)。对汉族文化和历史有所了解,对中原情况亦略知一二。他之所以能青云直上,身为一品,官居大学..

皇帝的新装儿童故事(通用7篇)作为父母,你可能会想让你的孩子记得你读一些神奇的睡前故事的那些时光。那些你说晚安的时候,看到一个昏昏欲睡的头的美丽的迷人的微笑真的是无价的。花几分钟来给你的小孩阅读来一个创建这些记忆。下面我们为你带来皇帝的新装儿童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皇..

南宋覆亡真相 引言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赵氏王朝的继续,始于高宗赵构,终于卫王赵 ,共9帝。南宋偏安一隅,国运不昌,帝王懦弱。从赵构开始,皇帝大都没有太大作为,奸臣当道,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王朝之一。它着力经营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使我国南方社会经济持续向前发展,呈现出高度繁荣。..

北宋中期,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增至46处。开封人口达到百万以上。南宋都城临安府( 杭州)到宋宁宗时已达120多万人。宋代城市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商店可以随意开设,不再 采取集中的方式。开封城内,到处都有商铺、邸店、质坊、酒楼、食店,而且还有晚上交易 的夜市。城内还有多处供居民娱乐的场所,..

史学家称明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王振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他本来是一个失败的教书先生,却自阉进宫,得到了明英宗的宠幸,开始擅权,结党营私,干涉朝政,揭开了太监帝国的序幕。为了建立所谓的丰功伟绩,根本不知作战为何物的他,怂恿皇帝亲征来犯的也先,结果是皇帝做了俘虏,自己搭上..

本内容由陈子昂发布在历史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历代皇帝书法第一名——南宋时期宋高宗赵构二十一幅书画名帖赏析是一篇由陈子昂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故事内容历史,支持陈子昂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18056.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