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肠题凑”为何令盗者恨、用者尊?一座墓就是一片地下森林


古人重视身后之事,而帝王更是如此,不仅会为自己陪葬无数珍宝,同时为了防盗也是极尽能事,流行于秦汉时期的“黄肠题凑”墓,就是令盗墓者最为痛恨的一种类型。这是为何?

(一)什么叫“黄肠题凑”?看到这四个字是不是有点懵,没关系我们一个字一个字来解释:

“黄”就是大家知道的颜色黄色;“肠”形容柏木形状像一节节肠子;

所以“黄肠”两字连用之后,就既说明了其颜色也说明了其形状。

“题”有头的意思,这里指柏木一端;“凑”就是柏木的头都凑在一起向内;

所以“题凑”就是说木头的一端都向着内部垒砌。

“黄肠题凑”之名,出自于《汉书·霍光传》之中,苏林的注中这样说:

“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

说了半天可以把它简单理解为:全部用黄柏木、向心垒砌成的一个大木箱(椁结构),而“黄肠题凑”里面的话装的才是是墓主人的棺材。

所以总的来看,“黄肠题凑”具有两点基本特征:

一个是层层叠垒、向上平铺,极少使用榫卯;

其二,就是木头方向和椁室垂直,从内侧看的话四壁只能看见枋木端头。

为什么说“黄肠题凑”形制尊贵,不是一般人用的呢?首先,松柏本身就有“岁寒三友之”之称,不仅有品行高洁的象征,还有岁寒常青的寓意。另外,柏木这种木材本身质地坚密,而且还富含油脂,其耐腐蚀性能力特别强,适合作为建造墓葬的材料。

(二)谁用过“黄肠题凑”?“黄肠题凑”这种独特的葬具,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而能够使用它的人,各个都是身份尊贵之人,实际上在更早的时候,《周礼》和《礼记》等都强调它是“天子之制”。

1.秦代,秦公一号大墓

一号秦公大墓,有很多个历史之最,比如最多的殉人数量、最早的墓碑实物,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以及最早的“天子之制”的黄肠题凑。

秦公一号大墓用的黄肠题凑,粗略估计的话,光消耗掉的木材就有202立方,其中包含有680多根千年以上的古柏,进而将秦景公的棺室之外围成了一个大的木房子。

2.西汉,北京大葆台汉墓

大葆台汉墓的主人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汉宣帝时受封的广阳顷王刘建。墓葬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甬道、外回廊、“黄肠题凑”与前室、后室等部分组成。

而大葆台墓葬用的黄肠木数量也是汉墓之最,共计14000根“长条方木”垒起了外周南北长15.7m,东西宽10.8m。内周南北长13.9m,东西宽8.9m。保存最高处约为2.7m的“木墙”。

也就是说,要建造这样一个“黄肠题凑”,至少需要砍伐成千上万根柏木构成的森林,这还不包括后期削皮、垒砌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这么看来,这玩意的确算得上是尊贵身份的象征了。

(三)为何令盗墓贼恨?也正因为“黄肠题凑”的墓主身份尊贵,所以这种高等级墓葬也经常被盗墓贼盯上,但是这也成为盗墓贼最为痛恨的一种墓葬形式。原因无他,他们面对这样一个豪华大墓,经常会束手无策、空手而归,甚至因此暴露身份而被抓。

为什么“黄肠题凑”墓这么难对付?说起来还是和它特殊的垒砌方式以及黄肠木本身的材质有关。以汉代的大葆台墓为例,其解剖示意图就看得很清楚。

首先,题凑这种垒砌方式,使得整个墓葬连成紧密的整体,加上在黄肠题凑周围,还有5~10cm厚的两层木炭,以及40~70cm厚的白膏泥。这些东西在重力和潮湿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和挤压从而更加致密。

其次,这些柏木坚硬且密度大,毕竟柏树长20年才能增加10厘米多直径,而一根黄肠木就有90厘米左右长,按照它垂直于墓室摆放的话,相当于在棺椁周围垒起了一层90厘米、且历经千年的老柏木墙。

正因为如此,有一伙盗墓贼在盗掘秦公一号大墓的时候就着了道。1986刚发现时,其中盗洞就有247个,但即便如此还是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原因说起来还是归功于“黄肠题凑”的坚固耐用。

据说有一批盗墓贼,在确定墓室之后,用洛阳铲等工具打出直径约十厘米的深洞,直达黄肠题凑。然后他们向洞内填充炸药至地面下两米多,再用电池激活雷管进行爆破。但是在里面连续工作了三四个晚上、勉强破坏一根黄肠题凑之后,就被巡逻的人发现了。而秦公一号大墓的黄肠题凑也因此出现在世人面前,也再次证明了其名不虚传。

《后汉书》记皇帝丧葬礼仪云;“司空择土造穿。……油堤帐以覆坑。方石治黄肠题凑便房如礼。”

“黄肠题凑”另用者尊、盗者恨,究其原因正在于所选用木料之特殊以及垒砌方式之巧妙,但也正因为需要消耗巨量木材资源,到了东汉时期,即便是皇亲国戚、上层社会也撑不住了,于是乎一种新的替代形式——用黄肠石来建造“黄肠题凑”墓开始成为新的选择。

评论问答

如何评价雪帅彭玉麟呢曾国藩为了从水路对付太平天国,所以就组建了湘军的水师,而帮助曾国藩组建水师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彭玉麟。彭玉麟帮助曾国藩管理水师,在平定太平天国等战争中立下无数战功,可以说,如果没有彭玉麟,就没有湘军水师强大战斗力,如果没有彭玉麟,曾国藩也很难有后来的成功。彭玉..

辛追夫人刚出土的时候,真的是栩栩如生没有腐烂吗辛追夫人是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墓里面出土的一具古代女尸,之所以说她刚出土时栩栩如生,其实并不是指她像活的一样,而是指她的尸体保存相对完整,没有太大的腐烂情况,看上去像是刚死不久的人。事情要从1972年说起,长沙一个部队医院挖掘防空洞,意外凿穿..

朱元璋为何那么喜欢朱标朱标的性格很讨喜,他不像自己的老爹朱元璋那般暴躁,忠厚爱人,谦逊有道,对大臣和老师们十分恭敬。他做太子那会儿,见老爹杀人太狠,便向他提议“宽通平易之政”,一个是暴躁的君王,一个是谦和的太子,朱标在大臣们心中的好感度可想而知。老三朱㭎被人告发有谋反的意图,朱元..

《大秦帝国之崛起》芈琰为何管魏纾叫娘《大秦帝国之崛起》芈琰管魏纾叫娘是因为他认错了。因为芈琰与秦国太子嬴荡打架,赢壮为了保护太子才让芈琰和嬴荡拜了兄弟。可是随着剧情的深入,芈琰知道了自己的母亲在秦国为妃,刚开始他以为是魏纾,便认了娘。后来义渠骇亲自入咸阳他才知道真相,可是那个时候..

李世民是如何击败王世充武德四年(621)二月,李世民选精锐骑兵千余人,均皂衣玄甲,分左右两队,以名将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任统领,在谷水(今河南渑池县渑水及其下游)大败王世充,并进而包围洛阳宫城,但洛阳城中守卫甚严,李世民军队围洛阳十日而未果,但李世民毫不退缩,决心攻下..

历史上的魏王李泰为何没当成皇帝三点原因,第一,李治身后有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政治势力强于李泰身边的“魏王党”;第二,李泰凶狠,如果继位则废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都活不了;第三,李世民不能让“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使玄武门悲剧重演。李泰是非常有希望获得太子之位的。他是李世民与长孙皇..

赵云为何刺死裴元绍裴元绍不也是蜀国的吗首先,裴元绍不是蜀国将领,而是黄巾残党。和他一起的黄巾党周仓和廖化是后来降了关羽才成了蜀将的。然后重要的是,你不要把三国赵云传里里的剧情误当成了史实(我想你应该是玩赵云传知道的这个剧情吧?)。里面马超还是赵云小舅子呢,囧~~~裴元绍在正史《三国..

威廉三世的简介威廉三世,尼德兰国王和卢森堡大公,荷兰女王威廉明娜的父亲。国王威廉二世的长子。1839年与国王符腾堡的威廉一世之女玛蒂尔达·佐菲结婚,生有3子。1849年继承王位。他反对1848年宪法对王权的诸多限制,以致他在统治上煞费苦心,但却仍任用宪法制定者约翰·托尔贝克领导代议制新政府。1..

为何说廖化是三国最悲惨的将领说廖化是三国最悲惨的将领,主要便是他看着蜀汉一步步走向灭亡,他数次参与蜀汉大战,但根本没有啥出色表现。01、廖化见证蜀汉由盛变衰。提起廖化大部分想到的就是那句“蜀汉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这句话可以充分的表明廖化的能力。廖化的出身据说很好,也是属于名门世家..

自古母以子贵,为何汉昭帝刘弗陵登基前,母亲却因此命丧黄泉汉昭帝的母亲钩弋夫人是因为汉武帝要立汉昭帝刘弗陵为太子,汉武帝担心他死后,钩弋夫人会临城听政乱了大汉江山,于是便立子杀母,在汉昭帝登基前处死了钩弋夫人。汉武帝一生有很多女人,其中比较有名的便是钩弋夫人,因为钩弋夫人出场便是带..

本内容由李罕之发布在历史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黄肠题凑”为何令盗者恨、用者尊?一座墓就是一片地下森林是一篇由李罕之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故事内容历史,支持李罕之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18191.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