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战争到底能剩多少老兵呢?抗日故事


一场战争到底能剩多少老兵呢

1937年8月中旬,王耀武第51师接到命令从汉中出发驰援淞沪战场时,是齐装满员的两旅四团(第151旅、第153旅)12000人。而从宜昌到达汉口整训再赶赴上海的俞济时第58师,则是已经完成部队和装备改制的“调整师”,也是下辖两旅四团(第172旅、第174旅)的规模,按调整师的编制该师兵力定额为10923人,两师9月间合组为第74军。

说明一下,第58师名列第二批调整师名单,虽然人数貌似少于王耀武师,但装备要好的多,是按所谓“德械师”的标准配备的武器,拥有重机枪54挺、捷克式轻机枪274挺、掷弹筒243个、山炮野炮16门(内含6门德制榴弹炮),大口径迫击炮和战防炮30门。而第51师则是准备第三批进行“调整”的部队,结果还未开始战争即已爆发,可以发现,第74军成军时兵力也就是24000人不到,因为几乎还没有什么军直属部队。

在长达三个月的淞沪会战中,王耀武师的表现要好于第58师,主要还是老王在指挥上很有想法和大胆,即便如此,第51师伤亡也达到4707人,战损达到40%左右。按一线步兵占全师兵力的60%计算(之前有过专答),则第51师的一线部队伤亡超过65%!换句话说,最初上战场的老兵健在的只有35%,损失可谓惨重。

其实第51师还算是战力保持最好的,胡宗南第1军伤亡高达80%,这就是第1军没有参加南京保卫战的重要原因,因为该军已经被打残了只能调往江北整补,空出来的战斗位置就落到了第74军头上。淞沪会战期间,各主力师都进行了多次补充,补充的成分主要是周边各省的保安团,这算是比较好的兵源了,好歹经过一定的军事训练。

原来的方法是调上来的保安团士兵平均分配给各作战师,陈诚打着打着发现这个办法不合适,开始将补充士兵全部拨给主力师,因为这些师虽然伤亡较大但仍然保持着架子,得到补充后还能具有相当战斗力,而若补给后上来的杂牌师则两天即垮,连架子都不在了。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顾祝同也深有同感,因此第74军在整个战役期间虽然骨干老兵损失较大,整体战斗力下降的不算严重。

撤到南京后第74军又进行了整补,可惜部队中新兵已占相当成分,因为附近好一点的保安团已经在上海消耗光了,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义务兵的现代兵役制度,保安部队用光后再抽就只能是壮丁了。由于南京保卫战组织和撤退的混乱,第74军撤到江边时已经没有船只了,多亏关系深厚的俞济时掌握了一条小火轮,以每次载300人的频率运送部队逃过江去。

在南京保卫战中的伤亡再加上渡江的损失,第74军撤到浦口时点验:第51师仅余3000余人、第58师仅余4000余人,撤到蚌埠后又收容到接近2000人,这样全军残余兵力大约不足10000人。按照整补后的满员24000人计算,第74军南京保卫战的伤亡大约为42%,一线老兵的伤亡则高达70%,大约还剩3成,可如果再累乘淞沪会战的3.5成,那残存比例可就惊人了。

1938年4月,再次经过补充的第74军在湖北黄陂接受军政部“校阅”时,考评为“良好”,随即调入薛岳的豫东兵团参加兰封会战,不过该军在这次会战中的发挥很是平常,主要原因就是一下子新兵补充过多,整训时间又仓促,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会战结束后第74军经平汉线到达汉口再转九江,6月间调往江西德安布防,仍然隶属于薛岳的第一兵团。

在万家岭战役中(德安大捷),第74军战力有所恢复,为重创日军第106师团立下汗马功劳,当然也损失不轻:截至1938年10月15日,该军伤亡失踪高达9900人,伤亡七名团长和十三名营长,参战部队损失约为50%。再按一线步兵的比例推算,该军从河南和安徽补充算起,部队老兵又剩下2成,即便加上伤愈归队者,也就在3到4成左右。

所以从时间点上看,第74军在武汉会战后经过两年的整补,期间完成装备的人员的补充,尤其是伤愈老兵的归队和新兵的训练,至1941年春才基本恢复元气,方能在上高会战中表现出色,真正做到了一战名扬天下。要注意,在1939年6月之前第74军只辖第51和第58两个师,第57师并没有参加万家岭战役,该师是在上高会战中防守不动如山才有“虎贲”之名。

毫无疑问,第74军这支抗日铁军是抗战时期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它的损失率肯定要低于平均线,而如果是战斗意志和装备人员较差的其他部队,则作战伤亡肯定要大大地高于第74军,也由此得见抗战期间我方的巨大损失。尤其是没有现代的兵役制度,造成在南京保卫战之后,只能大量使用毫无军事训练的壮丁补充部队,有经验的老兵越打越少,战损更加远高于日军。

抗日故事

张钟麟,1903年出生于陕西省长安县农家(现西安市长安区),抗日名将。张钟麟身材高大容貌英俊,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后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善书法,著有多本军事书籍及文章。1938年,张钟麟团长参加江西德安上高会战。他提议并亲自带领一支突击队,趁夜偷袭日军张古山核心阵地。从人迹罕至的山背面攀木挂树,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一举奇袭成功。天亮后,日寇进行反击,出动飞机与重炮狂轰滥炸,几乎将张古山夷为平地。张钟麟率部浴血死战,与日寇鏖战五天五夜,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复拉锯。亲临死线指挥的他身中7块弹片,鲜血直流也没有退下火线。国军主力从四面赶到,包围日军,发起最后总攻,取得德安大捷。《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田汉,受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委派,采访张钟麟等人,刊登《中央日报》,并编写了话剧《德安大捷》上演,张钟麟以真名真姓在剧中出现,36岁的英雄从此名闻天下。

评论问答

我相信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 硝烟的战争!请相信风雨过后一定有 彩虹!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一起来看看钟南山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5篇,欢迎查阅!钟南山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1在手机上看见您眼里含着泪光的照片,我感慨万分!当说到国歌响起时,您在哽咽。您说:“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

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 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那么读书的故事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读书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读书的故事1牛角挂书形容勤奋读书的典故。《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

6年前,我和同学绫子大学毕业后一起闯荡广州。在南下的绿皮火车上,我们踌躇满志又颇为惶恐。一天一夜后,突然置身于广州的花花世界时,我们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勤奋好学的故事,希望你们喜欢。勤奋好学的故事11781年6月9日,史蒂芬孙出生于英国一个贫苦的矿工家庭。他的父亲是..

众所周知,从2009年7月5日下午乌鲁木齐发生的“7·5”事件到如今昆明火车站砍人、市区公交车爆炸,民族之间的关系日渐紧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团结小故事,希望你们喜欢。团结小故事1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则民族亦昌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

林伟和丁晓红大学毕业后,拼命在外面打拼,先是租房住,后来买了一套两居室的小楼房,才六十多平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好邻居故事,希望你们喜欢。好邻居故事1柯蒂斯说:“我不和孩子们共用浴室,也不用和其他人分一个衣橱,橱柜很宽敞。我们都很在乎孩子们。我已经一个人待了好多年,也很喜欢一..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节俭小故事,希望你们喜欢。节俭小故事1就在中央狠刹“吃喝风”,大陆人人把“建设节约型社会”挂在嘴边的当下,“节俭帝”的美誉却颁给了香港影帝周润发。2013年4月2日,周润发花2.2块港币乘坐普..

古今中外,有很多有名的人,我们不仅要看到他们光鲜亮丽的一面,更要看到他们背后的故事。那么你知道哪些名人故事呢?今天故事亭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名人故事100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名人故事100字1徐悲鸿早年留学法国,人物造型注重写实传达神情,尤其精于素描。对于中国画,他是主张改革的:“..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那么你知道抗战期间有什么小故事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抗战红色经典简短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抗战小故事11941年10月5日上午,风和日丽。蔚县大南山的山脚下有个12岁的放牛娃,叫张大义。正赶着地主的..

2012年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那晚,陈晓卿在博客上做了一个谦虚的推荐:“今晚没事都看看吧。不难看,真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爱国主义故事,希望你们喜欢。爱国主义故事1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军队几乎每战必败。虎门之战败,广州之战败,厦门之战败,定海之战败,..

高中期间,林建海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期望能够走进大学,但这个愿望太遥远了。因为高考没有恢复,他只能等待,下面是故事亭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零的突破故事,希望你们喜欢。零的突破故事1小时候有一次,林建海去上海,跟爸爸去医院。排队等挂号的时候,林父跟前面的一个人聊天。最后,对方说:“您是..

本内容由赤老温发布在历史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一场战争到底能剩多少老兵呢?抗日故事是一篇由赤老温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故事内容历史,支持赤老温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1077.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