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辅创14年,命断40岁,朱元璋心如铁,却为他哭湿草木


公元1367年十月,距朱元璋称帝还有两个月。此时,朱元璋用了两年的时间,终于打败了张士诚,而东南的方国珍,也逃到了大海上。放眼望去,整个南方,早晚都会归于朱元璋的囊中。

于是,朱元璋开了誓师大会,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出师25万北伐元朝,而北伐的领军人物,当然是他最信任的两名武将:徐达和常遇春。朱元璋在众位将领面前,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并且对大家公开说:

今诸将非不健斗,然能持重有纪律,战胜攻取,得为将之体者,无如大将军达。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无如副将军遇春。(出自《明史纪事本末·卷八》)

朱元璋这段话,说得非常有水平,意思是说:我任命徐达和常遇春为主帅,并不是说其他人不行。然而,若论带兵打仗,治军严格并且稳操胜券的能力,你们都不如徐达。若论摧锋陷阵,百万军中奋勇杀敌的能力,你们都不如常遇春。

朱元璋这么一说,冯胜、李文忠、邓愈等一众骁将,无人不服。的确,在朱元璋的阵中,若徐达、常遇春站在那,其他人也只能争一争第三的位置了。

在朱元璋心目中,徐达是操控战局的帅才,常遇春是攻城拔寨的将才,徐达是硬弓,常遇春就是利箭,而朱元璋则是那个拉弓射箭的人。

朱元璋本指望徐达和常遇春能够辅佐自己一辈子,不料,两年后,常遇春命丧柳河川,他如失一臂。心如钢铁的朱元璋,从不轻易流泪,但骤闻常遇春的死讯,朱元璋还是哭湿草木。

一、不好意思,出场有点囧在许多民间文学中,把徐达、常遇春等人说成是朱元璋幼年的玩伴。例如,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出版的《朱元璋传》,也有类似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徐达虽然和朱元璋是老乡,但他认识朱元璋的时候,已经22岁;常遇春压根就不是濠州(古凤阳)人,所以更不是朱元璋的幼年玩伴。

《明史·常遇春传》记载:

常遇春,字伯仁,怀远人。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

常遇春是怀远(属蚌埠)人,此人生而勇猛,特别提到他“猿臂善射”。在史书中,这四个字一般是神箭手专用,例如《史记·李广传》中就曾记载飞将军李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可见,常遇春不仅武力超群,而且还是个神箭手。

例如,在鄱阳湖水战中,常遇春就曾射伤陈友谅麾下的猛将张定边,救了朱元璋一命。

常遇春比朱元璋小两岁,他和朱元璋的相遇,也充满传奇。

元朝末年,苛政如虎,天下苦元久矣,常遇春为生活所迫,被山贼刘聚招揽入伙。因为常遇春身手不凡,很快成为刘聚的心腹。但刘聚所做之事,不过是拦路抢劫、入室为盗,虽然每天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但时间久了,常遇春觉得一辈子当山贼没什么前途,于是,常遇春打算另寻出路。

公元1355年,朱元璋南略定远,在攻下滁州后,冯国用、冯国胜(冯胜)、李善长、李文忠等人悉数前来投奔,此时,朱元璋手握五六万兵马,在长江以北的红巾军队伍中,影响力俨然很大。作为山贼的常遇春,自然也久闻朱元璋的大名。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朱元璋,常遇春还曾乔装成老百姓近距离观察朱元璋,最后,常遇春断定,朱元璋是个成大事的人,决定跟他混。

《明史》云:

未至,困卧田间,梦神人被甲拥盾呼曰:“起起,主君来。”惊寤,而太祖适至,即迎拜。

于是,常遇春脱离了刘聚的队伍,前去投奔朱元璋,走到半路上,常遇春又饿又困,干脆在田野里睡上一觉,在梦中,有“神人”提醒他:“快起来,你的主君来了!”常遇春猛地站起,正逢朱元璋带兵经过,他随即走到队伍前,拜见朱元璋。

朱元璋见到前面有一个莽汉拦路,并不高兴,他嘲笑常遇春道:

“汝特饥来就食耳,吾安得汝留也?”

意思是:你该不是因为饿肚子才到我这的吧?我可不留这样的人。

常遇春的出场,就是这么囧,竟然被朱元璋当成混饭吃的小人物。

常遇春也很无奈,他解释到:“我本来是刘聚麾下的山贼,并不愁吃喝,但刘聚胸无大志,我听人说你是一位贤明之主,因此特来投奔!”

朱元璋说:“我正要带兵去渡江,等到了长江对岸,我再决定是否收留你!”

几天后,朱元璋带领大军在长江北岸一字排开,他们的目标是对岸的采石矶(安徽马鞍山境内)。元朝的军队为了防止朱元璋登岸,在岸边布下重兵,当时,廖永安、廖永忠、俞通海等擅长水战的名将都已经投奔朱元璋,朱元璋麾下人才济济,可悲剧的是,大家在离对岸三丈远的江面上,被元军逼停,都无法上岸。

这时,常遇春申请了一条小船,冲入战场,史载:

遇春飞舸至,太祖麾之前。遇春应声,奋戈直前。敌接其戈,乘势跃而上,大呼跳荡,元军披靡。诸将乘之,遂拔采石。

常遇春驾着小船冲在最前面,用长戈奋勇杀敌,敌人也用长戈来攻击他,他趁机勾住敌人的长戈,一跃而上,跳到元军阵中,大杀四方。徐达、邓愈、廖永安等将领在后面一拥而上,大家一阵厮杀,夺下采石矶。

可以说,朱元璋的“渡江之战”,常遇春的“处女秀”非常惊艳,朱元璋事后论功行赏,常遇春居首功,被任命为“总管府先锋”,当时他的顶头上司,正是徐达。

常遇春投奔朱元璋的第一仗,就奠定了自己“猛将”的身份,也就是从这时起,朱元璋意识到,常遇春是不可多得的先锋官,此后数年,若遇到难以搞定的对手,朱元璋总会第一个想到常遇春。

二、我不是莽汉,我是全能在徐达的映衬下,很多人认为常遇春仅仅是一员有勇无谋的骁将,甚至有人认为他是“李逵”式的人物,这其实是对常遇春最大的误读。用《明史》的话来说:

“其智勇不在中山下。”

“中山”指的是徐达,徐达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常遇春的智、勇,都不在徐达之下。即,常遇春智勇双全。

常遇春投奔朱元璋后打得第二仗,还是在采石矶。在朱元璋等人渡江成功后,元朝集庆路主帅蛮子海牙迅速夺回了采石矶,扼住渡江的咽喉,因为朱元璋和众将领的家眷还在江北,大家必须重夺采石矶。朱元璋主张和蛮子海牙硬拼,常遇春则给朱元璋出了一个好主意。

按照常遇春的布置,先派两小股水军偷袭采石矶,只许败、不许胜。蛮子海牙为了立功,必然乘胜追击,等他们分兵而去,常遇春带着主力部队直捣采石矶,然后放火烧掉敌人战船。此战的结果是:

大破之,蛮子海牙仅以身免,自是扼江之势遂衰!(出自《明史纪事本末·卷一》)

可以说,常遇春用自己的计谋,不仅帮朱元璋再一次夺取采石矶,而且还避免了本方将士的大幅伤亡。此战之后,元朝扼守长江的势头渐成衰势,为朱元璋后期夺取南京,奠定了基础。

在朱元璋创业前期,战略意义最大的一仗,莫过于“集庆之战”。集庆,就是后来的南京,朱元璋占领集庆后,将其改名为应天。集庆易守难攻,朱元璋水陆两路并进,打得非常艰难,《明史·常遇春传》记载:

从攻集庆,功最。

意思是,在集庆之战中,常遇春功劳最大。

常遇春不仅在战场上如龙似虎,他还是个诗人,例如,朱元璋派他攻打衢州,常遇春在北门佯攻,然后出其不意攻入南门,取得大胜,这一仗,常遇春“得甲士万人”,一次性帮朱元璋收揽一万多人。战毕,常遇春写了一首《龙游道中》,诗云:

策蹇龙游道,西风妒旅袍。红添秋树血,绿长旱池毛。比屋豪华歇,平原杀气高。越山青入眼,回首鬓须搔。

整首诗充满了肃杀和豪迈,大有唐朝“四大边塞诗人”之风。

所以说,很多人都知道常遇春是一员猛将,可大家很少知道,元朝末年的常遇春,不是“莽汉子”,他可文、可武、可智、可勇,完全是一个千伶百俐的大丈夫。

三、攻城拔寨,不在话下常遇春既然被朱元璋称为“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常遇春的实力。

朱元璋和陈友谅的第一战,是龙湾之战。当时朱元璋在南京立足未稳,陈友谅以狠辣的手段取代了上司徐寿辉,俨然成了长江流域实力最强的枭雄。陈友谅沿江而下,直扑南京。朱元璋麾下的将领们有的直接劝朱元璋投降(“诸将或议降”),只有刚加盟不久的刘基(刘伯温)劝朱元璋利用地利人和灭掉陈友谅,这就有了龙湾之战。

龙湾之战,朱元璋以康茂才来骗取陈友谅孤军深入,然后在狭窄的龙湾两岸埋伏陈友谅,陈友谅的大船不能掉头,惨败而归。而这一仗中,首先伏击陈友谅的人,是常遇春和冯胜。《明史》云:

遇春以五翼军设伏,大破之,遂复太平,功最。

“功最”两个字,让陈友谅认识了朱元璋麾下有一名猛将,他叫常遇春。

朱元璋平生经历的最大规模的战争,发生在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陈友谅率领60万大军和朱元璋的20万大军展开决战,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水上战争,史称“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前后持续了36天,双方斗智斗勇,战争中期,陈友谅差点一口吃掉朱元璋。《明史》记载:

友谅骁将张定边直犯太祖舟,舟胶于浅,几殆。遇春射中定边,太祖舟得脱。

当时,由于朱元璋的战船较小,在双方试探的过程中,朱元璋派徐达和常遇春等猛将以速度突袭陈友谅。在双方激斗中,陈友谅身边的第一猛将张定边认出了朱元璋的战船,张定边命大船开足马力冲向朱元璋,朱元璋大惊,连忙朝浅滩撤退,不料,小船搁浅,动惮不得,眼看就要被张定边擒获,这时常遇春突然杀回,他在远处拉开硬弓,一箭射中张定边,张定边应弦而倒,军心大乱,常遇春连忙让水军将领俞通海去救朱元璋,朱元璋才得以脱险。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过程跌宕,建议大家有机会读一读《明史纪事本末》,记载的还是非常详细的。

朱元璋得救后,感慨不已,然后下令绕到上游攻打陈友谅,常遇春得令后,一马当先,开着大船走在最前面开路,一路冲杀,其余人跟着他逆流而上,《明史·常遇春传》记载:

遇春乃溯江而上,诸将从之。友谅穷蹙,以百艘突围。诸将邀击之,汉军遂大溃,友谅死。师还,第功最。

注意,这里面又有一句“第功最”。在元朝末年,鄱阳湖之战是朱元璋成为霸主的转折点,常遇春的表现,掩盖了其他将领。等战争结束,朱元璋为阵亡的40多位将领立庙,然后论功行赏,常遇春为首功。

陈友谅麾下,有两员猛将,第一个是上文提到的张定边,第二个是张必先。陈友谅死后,张必先带着陈友谅之子陈理逃到武昌,死守城池。常遇春带兵攻打武昌,和张必先对战,史载:

“遇春乘其未集,急击擒之。”

几个回合下来,张必先被常遇春擒获,陈理这才出城投降。所以说,灭掉“陈汉”政权,军功章有常遇春的一大半。

常遇春先胜张定边、再胜张必先,那些被吹捧为“元末第一猛将”的人物,在常遇春的战马下,犹如小巫见大巫。

打完陈友谅,朱元璋开始掉头向东,顺长江而下,攻打张士诚。朱元璋派李文忠、朱亮祖、胡大海等人剪除张士诚的外围支援,派徐达和常遇春联袂攻打平江。

张士诚在平江(苏州)经营多年,平江城墙坚固,徐、常二人围攻一年多,却无法破城。

到了公元1367年的七月,张士诚几乎断粮,为了寻找出路,张士诚亲自带着十位猛将朝舟门突围,不曾想,舟门外正是常遇春和副将王弼把守,常遇春和王弼在城外憋得太久,早就想大干一场,于是,双方一照面,就直接开打,常遇春把张士诚的大军打的“杀掉三分、溺死七分”,张士诚本人也落水,差点淹死。张士诚拼了老命逃回城内,史载:

“自是士诚不敢复出!”

被常遇春一顿猛揍后,张士诚再不敢突围。两个月后,平江城破,张士诚被俘,自杀而亡。

其实,对于张士诚本人,笔者还是非常敬佩的,在元朝末年,他揭竿而起,他反抗暴政、爱护百姓。以至于明朝成立多年后,苏州百姓还在怀念张士诚。但张士诚此人胸无大志,没有远图。再加上他运气不好,突围的时候碰上了悍将常遇春,才有此结局。

常遇春自加盟朱元璋之后,就一直扮演着冲锋陷阵的角色,在朱元璋平汉、平吴等重大战役中,常遇春的作用都是不可取代。

四、“十四”年和“四十”岁公元1367年,朱元璋平定南方已成定局,他决定派徐达和常遇春北伐。在北伐之前,朱元璋说了本文开头的那段话,肯定了徐达和常遇春的能力。

徐达和常遇春率领25万兵马北上,先平山东,让元朝大都失去了缓冲之地,七月十五日,徐达攻破通州,大都的门户大开,元顺帝大惊失色,带着太子和后妃仓皇逃到塞外。半个月后,常遇春攻占大都,按朱元璋的意思,改大都为“北平”。

接下来,徐达和常遇春二人在河北战胜了元末猛将王保保 ,一路进入陕西,又招降了军阀李思齐。

洪武二年,明军正在西北鏖战的时候,听闻元顺帝派丞相也速反攻北平,打算夺取旧都。北平守将孙兴祖抵挡不住,急忙向徐达求援,徐达立即派常遇春带领一万骑兵、八万步兵奔袭千里驰援北平。常遇春到达北平后,拖着疲惫的身躯立即迎战,最终打败了元军。

也就是在这一战,徐达和常遇春分开,也就是在这一战,徐达再也没有见过常遇春。

且说常遇春解了北平之困后,由北平向北出塞,攻打元朝上都,此时的元朝,已经如惊弓之鸟。《明史》云:

遂拔开平,元帝北走,追奔数百里。获其宗王庆生及平章鼎住等将士万人,车万辆,马三千匹,牛五万头,子女宝货称是。

开平是元朝的上都,常遇春兵不血刃,夺了开平,并俘获数万俘虏。

元朝有三大都城,即大都、上都、中都。这三大都城,被常遇春攻破了两个。再加上常遇春在攻打陈友谅、张士诚时立下的不世之功,有人说,朱元璋的江山有一半是常遇春打下的,虽然太过夸张,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

洪武二年六月,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分别班师回朝,徐达自陕甘归来,虽然瘦了一圈,但“完好无损”,可是,朱元璋一直等到七月,常遇春还未归来,只听说常遇春病了。待到七月初七,七夕节这天,常遇春拖着病体走到河北柳河川的时候,突然去世,年仅40岁。

七夕节,死亡仿佛是一条银河,把常遇春和朱元璋等人隔在了两岸。

关于常遇春的死因,后人有诸多说法,由于没有明确的历史依据,笔者不在这里拾人牙慧。

朱元璋听闻常遇春去世的消息后,如晴天霹雳,顿时泪洒庙堂。他为常遇春写了一首诗:

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出自《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心硬如铁,一辈子很少为了儿女情长而流泪。但听闻常遇春病逝的噩耗后,他泪湿草木。

常遇春去世时,年仅40岁,他从投奔朱元璋,到病逝,一共经历14年。从“十四”到“四十”,一代名将如昙花一现,又如恒星长明。

常遇春死后,朱元璋命人画了常遇春的画像,经常缅怀。事实证明,朱元璋对常遇春的感情非常深厚,从三个方面可以看出。

第一,朱元璋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配享太庙。礼部建议以功臣礼下葬,朱元璋觉得规格不够,礼部又建议以宰相之礼下葬,朱元璋还觉得规格不够。最终,朱元璋决定仿照宋朝开国宰相赵普的葬礼安葬常遇春。因为在历史上,赵普的葬礼是臣子中规格最高的。

第二,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当时封了六位公爵,史称“开国六公爵”,即,徐达(魏国公)、李善长(韩国公)、常茂(郑国公)、冯胜(宋国公)、李文忠(曹国公)、邓愈(卫国公)。

这六位公爵,其中五位都是货真价实的大功臣,只有常茂是“二世祖”,不为别的,就因为常茂是常遇春的长子。朱元璋愿意把欠常遇春的东西,补偿给他的儿子常茂。

第三,常遇春去世两年后,朱元璋为16岁的太子朱标选妃,在候选名单中,朱元璋独独挑中了常遇春之女常氏。要知道,开国太子,一般需要强有力的外戚支持,当时常遇春已逝,他的女儿并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朱元璋偏偏选择常氏,个中缘由,颇有深意。

终朱元璋一生,常遇春对他来说,都是天赐良将,只可惜,这个良将没有陪伴朱元璋太久。

五、红花绿叶,无关褒贬有一点笔者需要说明,常遇春是在朱元璋登基前的2个月北伐元朝的,是在洪武二年七月病逝于班师回朝的路上。也就是说,常遇春并没有见过朱元璋穿龙袍的样子。换句话说,常遇春虽然活到了洪武二年,但他只见过朱元璋,并没有见过“洪武大帝”。

很多历史剧写洪武初年的故事,说朱元璋下朝后和常遇春如何如何,其实是无稽之谈。

朱元璋晚年屠戮功臣,常遇春的过早离世,是遗憾,但却又变成了幸运。有人说,若常遇春能活到洪武晚年,他或许难逃朱元璋的屠刀,对此,笔者持否定态度。

纵观明史,朱元璋对常遇春的重视和喜爱,是绝无仅有的。当初,常遇春用兵,喜欢滥杀,朱元璋曾告诫他“克城无多杀,苟得地,无民何益?”于是,常遇春改掉了滥杀无辜的习惯。

在朱元璋早期,他最钟爱的将领有三个,《明史》云:

太祖所任将帅最著者,平章邵荣、右丞徐达与遇春为三。

即,邵荣、徐达、常遇春。其中,邵荣是朱元璋最早期的战友,后来背叛了朱元璋,朱元璋不忍心杀他,常遇春则说“我生而忠义,不愿意和不忠之人为伍!”朱元璋最后杀了邵荣,从此对常遇春更加喜爱,因为他看到了常遇春心中的“忠义”。

(我在两年前曾写过一篇邵荣的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读一读:朱元璋阵营二号人物,他的名字却非常“低调”)

常遇春此人,不仅文武双全,而且情商也很高。有一次,朱元璋夸他“兵不失律,民无所扰”,治军甚严,常遇春不但不居功自傲,反而说:“这都是你教得好,我不敢居功!”朱元璋非常喜欢常遇春的性格。

终朱元璋的一生,他对常遇春的情感包含三种:信任、感激和痛惜。若常遇春真活到了洪武晚年,他或许会成为朱元璋的托孤重臣,也未可知。

朱元璋曾说过:

“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

意思是说,假如朕开国有十分的功劳,那常遇春能够占七八分。

从这一句话,就能看出常遇春对明朝的贡献,以及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张廷玉在《明史》中,把徐达、常遇春并列为一传,在评价徐达时,他说“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在评价常遇春时,却用了另一套词汇:

“开平摧锋陷阵,所向必克,智勇不在中山下。”

《明史》的写法非常有趣,先把徐达夸了一遍,最后却说常遇春在各方面都不输给徐达,仿佛在用徐达做绿叶,来衬托常遇春的高光。

本文参考《明史》《明史纪事本末》《明太祖实录》

评论问答

老南京市人都晓得:金陵有个沈万山,沈万山有个聚宝盆,就因为这聚宝盆,沈万山发了大财,也倒了大霉,说起来故事好多哩。沈万山是苏州人,从小是个孤儿,靠娘舅过到十来岁,娘舅也养不活他了,就零落到街上要饭。有一回,年三十晚上,家家关门吃团圆饭,他晚饭还没着落,闷头走到一座庙门口,吱呀一声..

当年朱元璋起义的时候,在太平县被元朝军队打败,逃到“千亩田”的地方继续招兵买马,心灰意懒。军师刘伯温就趁一同吃酒的时候,作对句来鼓励他。第一回,朱元璋看见千亩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随口说了一句:“天寒地冻,水无二点难成冰。”刘伯温马上对上:“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第二回,朱元..

南北榜案,是发生在明朝洪武三十年丁丑科会试后的一件大事,一桩奇事,一则丑事。说它大,是因为一次北方落第举子的骚乱,最后演变成为一场南北方人对抗的政治运动,朱元璋亲自出马才搞定;说它奇,是因为此科出现了两榜,初榜公布的五十二人全是南方人,而次榜六十一人则是清一色的北方人;说它丑,是..

《明史后妃传》载: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明朝小史》卷三亦载,朱元璋死后,伺寝宫人尽数殉葬。46名妃嫔、宫女随朱元璋一同葬入孝陵,其中38人皆为治丧期间勒令从死。人殉是古代葬礼中以活人陪葬的陋俗。人殉制度到了殷商时期最为鼎盛。从考古发掘的商代贵族墓中,发现了大批殉葬者的尸骨,这些墓葬..

洪武四大案又称明初四大案,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整顿吏治和经济秩序,策划了著名的明初四大案,即经济领域的空印案和郭桓案,政治领域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因四案而死者至少十万人,但朱元璋逐渐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洪武四大案之空印案明朝初年,每年布政司、各府州县官吏前往户部核对钱粮、军需..

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历朝历代,能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柏杨说中国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2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9世纪;第三次从公元1435年王振当权一直到明王朝覆灭为止。明代的宦官虽然不如东汉末年和晚唐时期的宦官气焰凶、势力大..

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历朝历代,能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柏杨说中国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2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9世纪;第三次从公元1435年王振当权一直到明王朝覆灭为止。明代的宦官虽然不如东汉末年和晚唐时期的宦官气焰凶、势力大,..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实际上就曾加入过明教。《倚天屠龙记》结尾写到:由于朱元璋靠明教起家,因而国号中不得不带一个明字。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均从明教而来。朱元璋确实加入过明教登上皇位后决定取缔《倚天屠龙记》第二十五章《举火燎天何煌煌》中写道:杨逍案头有一本《明教流传中土记》,张无忌翻..

朱元璋七十二疑塚之谜:在风水学上,阴宅风水也和阳宅风水一样,不但直接关系到死者本人入土后的安适不安适,还会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吉凶和荣枯。朱元璋一直认为,他的发迹在一定程度上要感谢祖父对墓地的选择,而当他考虑自己的身后事时,自然不会忽略这一点。朱元璋陵墓的地址是他自己选择的。紫金山南..

元末天下大乱,除了最终一统中土的朱元璋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大盐枭张士诚,志大才疏,而另一个人却成为朱元璋登顶的最大对手,他就是陈友谅。陈友谅是湖北沔阳府玉沙县人,治下在今天的湖北省沔阳西南的沔城。此人出身渔家。从各种记载中判断,陈友谅懂经史,通武事,胆气豪壮。但是,种种情形表明,他..

本内容由刘聪发布在历史人物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常遇春:辅创14年,命断40岁,朱元璋心如铁,却为他哭湿草木是一篇由刘聪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人物内容历史,支持刘聪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1451.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