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重兵的卫青为何没有受到汉武帝的猜忌?这个故事告诉你答案


最近,小编突然发现,在汉武帝当政期间,大汉朝堂上,有一个非常值得深究的现象:

据统计,汉武帝在位54年间,共有13位文臣之首(丞相);他们分别是:窦婴、田蚡、庄青翟、赵周、刘屈氂(mao)、公孙贺、李蔡;卫绾、许昌、薛泽、石庆、公孙弘、田千秋。

其中:用红色字体标注的前七位,均以各种理由被汉武帝弄死,而后面的“蓝色6人组”得以幸免于难。划重点:在汉武帝时期,文臣之首的存活率不到50%!

但与文臣之首相对应的武将之首,却一直很“幸运”:从公元前129年,荣升车骑将军,迎击匈奴开始,到公元前106年病逝;二十多年间,手握大汉王朝所有精锐部队的卫青,似乎一直没有受到汉武帝的打压与排挤。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要知道:手握重兵的将军,远比那些只知道动嘴的丞相,更容易让独裁者心生忌惮。可是,汉武帝却一直对卫青信任有加,甚至在其死后,还赐予了陪葬皇陵的荣誉。

或许有人会拿什么“亲情”说事,可是,小编提醒一下大家:死于非命的大汉丞相田蚡,还是汉武帝的亲舅舅呢。故而,小舅子卫青能够一直得到姐夫汉武帝的信任,肯定另有原因。

那么,这个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小编认为,下面的这个故事,也许就是最好的注解:

汉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率领数万精兵,从定襄出发,再次北伐匈奴。

此次出征,合骑侯公孙敖为中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右内史李沮为彊弩将军。

战争的初期,汉军很顺利;他们先后两次大破匈奴,斩首数万。

大将军青出定襄,斩首数千级而还。月馀,悉复出定襄击匈奴,斩首虏万馀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我们都知道,到武帝时期,经过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的华夏民族早已满血复活,无论是整体国力,还是军事装备,大汉军队都不弱于当时世界上的任何一支军队——在一比一状态下,汉军一般都是吊打匈奴的存在。

故而,吃过几次亏的匈奴人,一旦知悉汉朝军队要出关“揍自己”,那么他们的第一选择肯定是卷铺盖跑路。

换句话说,当时的大汉军队于匈奴作战的最大困难不是真刀真枪的硬扛,而是如何找到敌人——路痴李广表示很受伤!

而这一次,右将军苏建表示更受伤!

有一天,右将军苏建率领了三千人马出去瞎溜达。他的设想很简单:窝在大营内,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出去“钓条小鱼打打牙祭”,既有战利品又有军功,何乐而不为?

可是没想到这次却碰到了鲨鱼。

右将军建军三千馀骑,独逢单于兵。

前面我们说了,在一比一,甚至是一比二的状态下,汉军是可以打败匈奴人的。

可是,苏建这次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他们遇到了数倍于己的匈奴主力。虽然,汉军作战英勇,仅靠着三千人就与匈奴人打了一天一夜。不过毕竟整体差距在那里摆着,这三千勇士最终也难逃全军覆没的厄运。

与战一日馀,汉兵且尽。

这时候,所有的汉军将士充分展现出了“让领导先走”的优良作风——三千人马,只有主将苏建一人跑了回去。

右将军苏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自归大将军。

按照汉律,苏建此举无疑是死罪难逃,而大将军卫青完全有权利将其就地正法。

不过卫青并没有这么做,他向自己的行军参谋征询意见。

当时有人就说:“自从大将军您率军出征以来,还没有杀过裨将以上的军官;这次身为大将的苏建丢下部队,独自逃回,按律当斩!您正好可以杀了他,立立军威!”

当然,也有人反对这种说法,他认为:苏建率领三千人独自抵挡匈奴单于数万余人一日有余,打到弹尽人亡都没有二心(投降),如果杀了他,那么以后就不会有人再这么卖命了!所以,苏建不能杀!

那么,面对这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境况,卫青是怎么做的呢?

很简单:将裁决权交给领导汉武帝。

卫青之所以这么做,原因也很简单:虽然身为大将军的他,完全有权利杀人立威,可是他却知道,像决定生死这样的最高权力,只有皇帝才可以实施,自己身为臣子不敢越权!(卫青很清楚自己的位置)

大将军曰:“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於境外,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於是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

果然,当苏建被押送到京师之后,汉武帝一面对卫青的做法表示肯定,另一方面对苏建从轻发落(让其交钱赎罪)!

最终这个苏建又被汉武帝提拔为代郡太守,并死在了任上!

看到这里,小编不由地替卫青捏了一把汗——他当时的决定真是太正确了。

试想一下,如果卫青当时贸然杀了苏建,那么即便汉武帝当时不说什么,但是在其内心深处肯定会非常膈应,毕竟从后来的结果来看,汉武帝和这个苏建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那么,卫青最终会能不能得到善终就很值得待商榷了(具体可以参考袁崇焕杀毛文龙事件)。

而卫青如果当时对苏建从轻发落,那么,身为大将军的他,无疑犯了偏袒下属的罪过(毕竟苏建按律当斩),那么以后卫青就不好带兵了!

简而言之一句话,卫青当时无论对苏建做出如何处分,都有可能给自己招来祸端。而将这个难题如实汇报给领导(汉武帝),却完美地替自己解了围。

结语:史书中记载的卫青这一个小故事,看似平淡无奇,却深刻的揭示了卫青得以善终的秘密:在官场混,最为紧要的一条就是,时刻牢记自己的位置;遇到棘手的问题,不要老想着“出风头”;凡事多向领导汇报一下,总是好的!这样一来,不仅体现出自己对领导的尊重,而且更可以有效地避免“背锅”。

看来卫青的“幸运”,绝非偶然!

评论问答

【拼音】zhǐ shng tn bīng【成语故事典故】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是(赵奢)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

马谡简介:马谡此人,是马氏五常之一,刘备的重臣白眉最良马良的弟弟。后世多评为赵括式的人物。素有才名,得到诸葛亮赏识。刘备临终前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 葛亮并未听取。北伐时期,诸葛亮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结果蜀军在街亭惨败给魏将张合,诸葛亮退军汉中,马谡下狱后死..

粤地有个人,素来笃信神仙。他一天到晚朝思暮想的,就是修成正果,成仙升天,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可是要想成仙,有什么门道呢?粤人想不出好办法,很是苦恼。他想,成仙的人是少得很,但我这样诚心,老天怎么还不选中我呢?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粤人偶然从一本书中得知,有一种仙草,名叫..

楚国人准备偷袭宋国,进军的线路是打算渡过?河抄近道走,以便趁宋国人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一举获胜。楚国经过周密谋划,先派人到?河边测量好水的深浅,并在水浅的地方设置了标记,以便偷袭宋国的大部队能沿着标记顺利渡河。不料,?河水突然大涨,而楚国人并不知道这个情况。部队在经过?河的时候依然..

越国人甲父史和公石师各有所长。甲父史善于计谋,但处事很不果断;公石师处事果断,却缺少心计,常犯疏忽大意的错误。因为这两个人交情很好,所以他们经常取长补短,合谋共事。他们虽然是两个人,但好像有一条心。这两个人无论一起去干什么,总是心想事成。后来,他们在一些小事上发生了冲突,吵完架后..

鲁国的公扈、赵国的齐婴两人生病之后,一道去请神医扁鹊为其诊治。在扁鹊的精心调理之下,他俩的病没用多少时间就痊愈了。可是,扁鹊却对公扈和齐婴说:“你们俩以往所求治的病,都是病邪从体外侵入到体内的五脏六腑所致,因此只需用药物和针灸治疗便能解决问题。这几天我发现你们身上还潜伏着一种病,..

魏国都城大梁以北的黎丘乡,经常有爱装扮成乡人子侄兄弟的鬼怪出没。有一天,家住黎丘农村的一位老人在集市上喝了酒,醉醺醺地往家走,在半路上碰到了装做自己儿子模样的黎丘鬼怪。那鬼怪一边假惺惺地搀扶老人,一边左推右晃,让老人一路上受够了罪。老人回到家里以后,不脱鞋、合着衣,倒在床上就睡着..

古时候,永州有一个人迷信得厉害,不管做什么事,总要看看吉不吉利。这个人生在子年,属相是鼠,于是他就把老鼠当成是自己的保护神,万分敬重。他不但自己敬重老鼠,还订下了家规,不准大家消灭老鼠,将老鼠好好保护起来。所以他家里见不到一只猫,仆人们都小心翼翼的,生怕不经意间伤到了老鼠。这样一..

古来有句俗话:“行善积德”。这句话是劝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灾荒年间,有些殷实人家为救那些饥寒交迫的灾民免于饿死,捐米赈灾,皆为积德之举。太平年间,将鱼、龟放游到江河水池,将鸟放飞到大自然,叫“放生”,皆为积善之行。后来,有人在大年初一这天,把捉来的鸟雀放生,名之曰“爱生灵”..

有三个从外地来的商人都在同一个集市上卖药材。第一位药材商专门从产地购进货真质优的上等药材,根据进价定售价,差价不大,从不谋取暴利。按理说,这种诚实商人应该先富起来,可他的生意萧条,铺面冷清,只有少数知根底的人来买他的药,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第二位药材商对质优质劣的药材都收购进来,售..

本内容由拓跋嗣发布在历史人物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手握重兵的卫青为何没有受到汉武帝的猜忌?这个故事告诉你答案是一篇由拓跋嗣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人物内容历史,支持拓跋嗣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1662.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