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武帝刘秀如何?


汉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其文韬武略,文治武功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作为一代封建帝王堪称完美。

一、生平简介

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公元25~57年在位。(《后汉书卷一•汉光武帝纪第一》以下简称《后汉书》):(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高祖九世之孙也。”

由于其父早逝,家道中落。王莽篡汉后,天下大乱,义军云起。刘秀与兄刘縯乘机起兵,加入绿林军,昆阳大战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

更始元年(23年),至河北活动,废除王莽苛政 ,释放囚徒。以恢复汉家制度为号召 ,取得当地官僚、地主支持,遂与刘玄决裂,刘秀在河北,镇压并收编铜马等农民起义军,力量不断壮大。

建武元年(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家称他的汉朝为东汉朝"(范文澜著《中国通史》以下简称《中国通史》)。

后派兵镇压 赤眉军,平灭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势力,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于公元36年一统天下。

建武中元二年(57年),刘秀在南宫前殿去世,享年62岁。谥光武帝。

二、雄才伟略、文治武功

光武帝起兵反莽后,立即打出了光复汉业的旗帜,不到三年就当上了皇帝 ,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其作为东汉开国皇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刘秀雄才大略、文武兼备,作为优秀的军事统帅,起兵百战,逐鹿中原,迭经风险。昆阳大捷,建立奇功,击败王莽22万大军,创以弱胜强之经典战例而流传千古。《后汉书》记载光武帝之勇猛,战斗之激烈:”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 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奔殪白余里间… 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

昆阳之战不仅是击败王莽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刘秀日后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

明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称赞刘秀:“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

眼看光武帝席卷天下,囊括四海、并吞八荒,虽偶有挫败,但其大军几乎所向披靡。经近十二年统一战争,以摧枯拉朽之势,最终荡平群雄,完全占有了西汉时期统治的地区。

(2)连年的战事使老百姓苦不堪言,光武帝认为应当休息养生,只有这样才能兴复汉室,以保天下和平。光武帝决定缓和阶级矛盾,他调整了统治政策,来减轻百姓的压力,首先连下九道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接着废除新朝时期的苛捐杂税。(赵文博《中华上下五千年》)

刘秀在位三十余年,曾先后九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中国通史》:“这些限制奴婢主暴虐和允许奴婢有自卫权大法律,显然含有进步的意义”。

刘秀还多次下诏书,免罪徒为庶民;减轻租税徭役,发放赈济,兴修水利;在社会经济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精兵简政,裁并四百余县,精简官吏,节省开支。在中央,加重尚书职权,废除掌握军权的都尉,“退功臣而进文吏”《后汉书》。

同时扩大选拔士人充当各级官吏,以巩固中央集权体制。

(3)他崇尚气节,渴求人才,礼贤下士,展示了他知人善任的杰出才能,因此他收获了诸如马援等一大批有识之士的真心相待。

在众人扶持之下的光武帝,”封功臣三百六十五人 ,封外戚四十五人 ,与宗室王侯合成一个豪强集团。朝廷用人,主要从这个集团中选取”《中国通史》。

与其它开国皇帝即位后屠戮功臣相比,跟着刘秀打天下的云台二十八将全是"福",光武帝一个未杀终能善终,未走"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老路。刘秀而是给那些有资望的大臣享受名誉上的尊荣,只解除其兵权。能与王侯将相,持盈保泰,坐至太平,颐养天年。 他在善待功臣问题上,被世人广为称道。

(4)刘秀在位期间,“确是惩治不法官吏比较严,赋税徭役比较轻,对外战争比较少”《中国通史》。

光武帝对内大刀阔斧、不拘一格地进行改革,对外则实行铸剑为犁,止戈息武的策略。

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处理朝政上,对于战争则尽量避免。从早到晚无闲暇,日理万机。他还和文武大臣们热烈讨论国富民强的办法及怎样兴利除弊,振兴汉朝。有的时候,他们整天整夜地研究,种种方略全是为百姓着想。公元30年,光武帝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提倡节俭,整顿吏治,惩处贪官,这些举措得到了天下人的称赞,社会秩序明显好转。《中华上下五千年》

(5)、光武帝生活很简朴,与历史上的各位帝王有所不同,他对女色看得相当淡漠,后宫只设一名皇后,几个嫔妃,而且她们的吃穿花销都有数量规定,每年的赏赐也很少。光武帝这样做,大大减轻国家财政开支和人民负担。《中华上下五千年》

(6)、他经历过战乱的岁月,深知百姓疾苦,也懂得王莽的覆灭是因为没有看到人民的力量,在治国之道上极力避免战争,安养民众,就这样,他统治的十多年间,全国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经济恢复,人口增长。尽管如此,光武帝仍时常告诫皇太子和文武大臣,少说空话,多办事事,保持和平。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光武中兴”。《中华上下五千年》。

三、历史评价

伟人对其有着极高的评价,毛主席在《后汉书》批注中称刘秀是:“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

王夫之:光武之得天下,较高帝(刘邦)而尤难矣。称赞:"光武之神武不可测也"。

司马光:自三代既亡,风话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

明朝开国皇帝、专杀功臣的朱元璋对光武帝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刘秀)”励精图治 ,载兴炎运,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 ,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结束语:纵观光武帝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一生 ,半世戎马,辛苦经营打下来的万里江山,让后世之人不断缅怀和赞叹。虽然有其必然的历史局限性,但总而言之其不失为一位推动历史发展有着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亦可称之为全能型人才 。他励精图治,发奋图强,终于开创了”光武中兴”之局面而载入史册。

光武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作为一代封建帝王堪称完美,其雄才伟略千古罕见 !

评论问答

三寸金莲,名字好听,但在名字的背后,是整个封建时代的麻木和落后,三寸金莲的出现是封建时代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扼杀。试缠:缠脚的时候让女孩坐在矮凳子上,盛热水在脚盆里..

三潭印月作为西湖胜景的精华,本地居民固然无人不晓,外来游客亦有《不游三潭,枉到西湖》之说。但,《三潭》之《潭》在哪里?早在南宋末年就不大搞得清楚了。面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对三潭的位置只笼统地说《土人相传云在湖中》。明田汝成《西湖游鉴志》也仅有《相传湖中有三潭,深不可测》的记载。..

迸代人是怎样加入高考的呢?江南乡试多在秋天举办,所以又叫秋闱,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第一场考的是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的。第二场考的则是政界应用文,分上下往来的公函和按照提供案例来撰写司法判文两种。第三场考策问,涉及的是详细..

作者:李志刚自唐开科取士以来,考中进士才有官做,而进士的录用率很低。据统计,中国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共录用10万余名进士,均匀每年录用进士76人。杜佑在《通典选举六》说:开元时每年录用的进士,在一百人上下。据《文献通考》:玄宗时期每年录用的进士均匀不到二十七人。能考中进士的,大抵相当..

我天蝎女和瓶男是从网络认识的,以前特别的不相信“网恋”,但就在我的身上认证的网恋的事实。我和瓶男是在网上认识的半年之后才见的面,当时我正好和他在一个地方工作,所以约好的见面的地方后,我就如约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我到那里的时候就看见他在那边的等着了,第一次见面我们对彼此都很有好感..

和珅在官场上是如何迅速升迁的呢?和珅是怎么讨好乾隆皇帝成为其宠臣的呢?这话还要从和珅参加科举考试失败谈起。绕过科举也能成事和珅十九岁时,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同年,他还参加了科举考试。结果和珅名落孙山,没有考中举人,这成为他一生的遗憾毕竟,和珅太有才了,怎么连举人也考不上呢?..

木铎据《左传襄公十四年》师旷引《尚书夏书》称: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循于路。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有这样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达政令,又进行采风。可以讲,是我国新闻事业的最原始形态。布告与露布它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体。所谓布告,即布告天下的政府..

翻检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贪官很多,清官也不少。但最是妇孺皆知的,似应属于包拯一流人物。不论话本还是小说,包青天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即使在穷乡僻壤之间,也有人晓得包黑炭,能够流利地讲述一两段有关他如何断案的故事。所以如此,诚如《贪官清官传》所云:百姓的认可是历史上鉴别清官的一个重要标..

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无智空活百岁。崇祯,17岁登基,33岁自缢身亡,后世史家评论朱由检的言论中,在民间最有名的,莫过于他是一个并非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从此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朱由检还是有一定治国之才,有一定的智慧的,并不是昏庸无能之辈。只不过朱由检登基时,大明朝已如同一个百病缠身、日..

近日,扬州作家蒋亚林创作的长篇小说《大盐商》出版,该书以清代扬州大盐商江春为原型,描述了盐商这个亦儒亦商的群体。江春是扬州盐商的代表人物,最牛徽商以布衣交天子、一夜造白塔等故事汇集一身,乾隆皇帝为何对江春如此宠幸,记者采访了扬州文史学者丁家桐和《大盐商》作者蒋亚林,解读扬州大盐商..

本内容由萧子云发布在历史人物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汉光武帝刘秀如何?是一篇由萧子云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人物内容历史,支持萧子云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2937.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