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存世手迹,乾隆看后直呼:英气飒飒,迸露豪楮,恍睹其仪表


中国古代的开国君主,刘邦和朱元璋的出身极低,刘邦出身布衣,但至少曾是亭长,而朱元璋在起兵反元前,乞丐、僧人都当过,是地地道道的“草根”出身。在不少人眼中,朱元璋是那种目不识丁的大老粗形象,不过这只是一个假象。
朱元璋在有条件之后,一直“恶补”自己的学识,后来做了帝王,更是博览群书、手不释卷。他曾多次求教于宋濂、李善长、刘基等大儒,还练就了一手不错的书法。史籍记载,朱元璋在位三十年,写下了大量的书法和著述,如《御制文集》《资世通训》《御法道德经》等。
后世书法家对他的字也多有赞誉,陶宗仪称赞“神明天纵,默契书法”,清代康有为也以“雄强无敌”形容其字风格。总体可见,朱元璋的字是结字开阔、笔画雄浑著称。

《总兵帖》

原文:

“教总兵官将各营内新旧见在马匹数目报来,毋得隐瞒,就教小先锋将手抹来回话。”

1364-1368年间,朱元璋称吴王,1368年建立明朝。这幅《总兵帖》写于1366年2月18日-19日之间,现在存放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最后一个是“朱”字的画押,朱元璋也是别出心裁,怕别人模仿他的军令。完全是大白话,没什么文采,不过将事情说的非常清楚了。

《大军帖》

原文:

大军自下山东,所过去处,得到迤北省院官员甚多。吾见二将军留此等于军中,甚是忧虑。恐大军下营及行兵,此等杂于军队中,忽白日遇敌不便,夜间遇偷寨者亦不便。况各各皆系省院大衙门,难以姑假补之。亲笔至日,但得有椎柄之官员,无分星夜发来布列于南方观玩城池,使伏其心,然后用之,决无患己。如济宁陈平章、卢平章等家小,东平马德家小,尽数发来。至京之后,安下稳当。却遣家人一名,前赴彼旧官去处言,信人心可动。朱。

这篇《大军帖》书写的主要内容是徐达等将领北伐过程中,有很多投降的人员,朱元璋让他们把投降的人送到南京。因为之前明军曾经碰到诈降又再反叛的事情,将他们送到南京,和原来地方上的势力就切断了联系。

《大军帖》写于1367年12月左右,此时朱元璋的军队已经统一南方,派遣徐达等将领北伐,这是朱元璋给徐达的手札,也就是行军文书了。因为开头是“大军”二字,故称“大军帖”。现在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题跋

原文:

朕起布衣十有九年,方今统一天下。当群雄鼎沸中原,命大将军帅诸将军东荡西除,其间跨河越山,飞擒贼侯,摧坚敌,破雄阵,每思历代创业之君,未尝不赖马之功。然虽有良骑,无智勇之将,又何用也。今天下定,岂不居安虑危,思得多马牧于野郊,有益于后世子孙,使有防边御患备虑间。洪武三年(1370)二月二十三日作于板房中,忽见羽林将军叶昇携一卷,诣前展开,见李伯时所画群马图,蔼然有紫塞之景。于戏,目前尽获唐良骥,岂问胸中千亩机。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着宋代人物画大家李公麟的《临韦偃牧放图》题跋,卷后有朱元璋所写跋文,这段书法多切笔入纸,行笔中锋,横画长而粗实,竖画轻盈多顺势出锋。撇画如长枪一般舒展锐利,捺画则沉着凝重,收笔从容。转折处方圆并用,锋芒显露、顿挫分明。朱元璋的字结体以横取势,略带欹侧,有苏、黄之风,骨力遒劲有兼得颜、柳妙处

在世人中朱元璋是一个个大大咧咧的君主,没想到书法功力并不弱。乾隆帝称赞朱元璋书法:“英气飒飒,迸露豪楮,恍睹其仪表”。

评论问答

老南京市人都晓得:金陵有个沈万山,沈万山有个聚宝盆,就因为这聚宝盆,沈万山发了大财,也倒了大霉,说起来故事好多哩。沈万山是苏州人,从小是个孤儿,靠娘舅过到十来岁,娘舅也养不活他了,就零落到街上要饭。有一回,年三十晚上,家家关门吃团圆饭,他晚饭还没着落,闷头走到一座庙门口,吱呀一声..

当年朱元璋起义的时候,在太平县被元朝军队打败,逃到“千亩田”的地方继续招兵买马,心灰意懒。军师刘伯温就趁一同吃酒的时候,作对句来鼓励他。第一回,朱元璋看见千亩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随口说了一句:“天寒地冻,水无二点难成冰。”刘伯温马上对上:“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第二回,朱元..

和珅(17501799),字致斋,钮祜禄氏,满州正红旗人。史称其少贫无藉,为文生员。因就读官学,熟悉《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和《五经》(《易》、《尚书》、《诗》、《礼》、《春秋》)。对汉族文化和历史有所了解,对中原情况亦略知一二。他之所以能青云直上,身为一品,官居大学..

乾隆、刘墉、和珅、纪晓岚(纪昀)是这些年来电视荧屏上经常出现的欢喜冤家,或是乾隆、刘墉、和珅一组,或是乾隆、纪晓岚、和珅一组。历史上,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刘墉与乾隆必于刘墉与乾隆的关系,民间有很多传说,比如说刘墉是皇太后的干儿子,那么就是乾隆的干兄弟了。还有和珅使坏,刘墉参..

清代乾隆皇帝共有十个女儿,其中有五个女儿早殇。和孝公主生于乾隆四十年,是最年幼的一位公主,被乾隆视为掌上明珠。由于她受到乾隆的特殊宠爱,才按皇后之女的固伦公主称号加封,甚至在尚未出嫁之时即赐承金顶轿。和孝公主性情刚毅,能弯弓射猎,所获颇丰。乾隆五十四年,固伦和孝公主经乾隆皇帝之婚..

南北榜案,是发生在明朝洪武三十年丁丑科会试后的一件大事,一桩奇事,一则丑事。说它大,是因为一次北方落第举子的骚乱,最后演变成为一场南北方人对抗的政治运动,朱元璋亲自出马才搞定;说它奇,是因为此科出现了两榜,初榜公布的五十二人全是南方人,而次榜六十一人则是清一色的北方人;说它丑,是..

《明史后妃传》载: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明朝小史》卷三亦载,朱元璋死后,伺寝宫人尽数殉葬。46名妃嫔、宫女随朱元璋一同葬入孝陵,其中38人皆为治丧期间勒令从死。人殉是古代葬礼中以活人陪葬的陋俗。人殉制度到了殷商时期最为鼎盛。从考古发掘的商代贵族墓中,发现了大批殉葬者的尸骨,这些墓葬..

清乾隆四十六年到底有没有发生过56名赃官落马、牵连100多人的巨贪大案?其发生又是怎样的历史背景?笔者依据部分档案材料和地方史志,将甘肃历史上发生的这起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的史实呈现给读者。苏四十三起义引发了这桩大案的败露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查获了一起地方官员以赈灾济民的名义上..

洪武四大案又称明初四大案,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整顿吏治和经济秩序,策划了著名的明初四大案,即经济领域的空印案和郭桓案,政治领域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因四案而死者至少十万人,但朱元璋逐渐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洪武四大案之空印案明朝初年,每年布政司、各府州县官吏前往户部核对钱粮、军需..

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历朝历代,能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柏杨说中国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2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9世纪;第三次从公元1435年王振当权一直到明王朝覆灭为止。明代的宦官虽然不如东汉末年和晚唐时期的宦官气焰凶、势力大..

本内容由发布在历史与秩序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朱元璋存世手迹,乾隆看后直呼:英气飒飒,迸露豪楮,恍睹其仪表是一篇由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历史与秩序内容历史,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5222.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