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蔺相如完璧归赵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带着国书去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让出十五座城来换赵国收藏的一块贵重的“和氏璧”,希望赵王承诺。

  赵惠文王就跟大臣们磋商,要不要承诺。要想承诺,怕上秦国的当,丢了和氏璧,拿不到城;要不承诺,又怕冒犯秦国。议论了半天,还不能决定该怎么办。

  那时有人推荐蔺(音lìn)相如,说他是个挺有见地的人。

  赵惠文王就把蔺相如召来,要他出个主意。

  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承诺不行。”

  赵惠文王说:“要是把和氏璧送了去,秦国取了璧,不给城,怎么办呢?”

  蔺相如说:“秦国拿出十五座城来换一块璧玉,这个价钱是够高的了。要是赵国不承诺,错在赵国。大王把和氏璧送了去,要是秦国不交出城来,那么错在秦国。宁肯承诺,叫秦国担这个错儿。”

  赵惠文王说:“那么就请先生上秦国去一趟吧。但是万一秦国不守信用,怎么办呢?”

  蔺相如说:“秦国交了城,我就把和氏壁留在秦国;要否则,我一定把璧完好地带回赵国。”(原文是“完璧归赵”。)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咸阳。秦昭襄王自得地在别宫里接见他。葡相如把和氏壁献上去。

  秦昭襄王接过璧,看了看,挺兴奋。他把壁递给佳丽和左右侍臣,让大伙儿传着看。大臣们都向秦昭襄王道贺。

  蔺相如站在朝堂上等了老半天,也不见秦王提换城的事。他知道秦昭襄王不是真心拿城来换璧。但是璧已落到别人手里,怎么能力拿回来呢?

  他情急智生,上前对秦昭襄王说:“这块璧虽说挺宝贵,但是也有点小漏洞,不轻易瞧出来,让我来指给大王看。”

  秦昭襄王信觉得真,就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一拿到璧,往退却了几步,靠着宫殿上的一根大柱子,瞪着眼睛,肝火冲冲地说:“大王派使者到赵国来,说是情愿用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璧。赵王诚心诚意派我把璧送来。但是,大王并没有互换的诚意。现在璧在我手里。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宁肯把我的脑壳和这块璧在这柱子上一同砸碎!”

  说着,他真的拿着和氏璧,对着柱子做出要砸的样子。

  秦昭襄王怕他真的砸坏了璧,立即向他赔不是,说:“先生别误会,我哪儿能说了不算呢?”

  他就下令大臣拿上地图来,而且把准备换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蔺相如看。

  蔺相如想,可别再上他的当,就说:“赵王送璧到秦国来之前,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堂上举办了一个很隆重的典礼。大王假如诚意换璧,也应当斋戒五天,然后再举办一个接受璧的典礼,我才敢把璧送上。”

  秦昭襄王想,横竖你也跑不了,就说:“好,就这么办吧。”

  他吩咐人把蔺相如送到宾馆去歇息。

  蔺相如回到宾馆,叫一个随从的人妆扮成交易人的容貌,把璧贴身藏着,偷偷地从小道跑回赵国去了。

  过了五天,秦昭襄王召集大臣们和别国在咸阳的使臣,在朝堂举办接受和氏璧的典礼,叫蔺相如上朝。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上殿去,向秦昭襄王行了礼。

  秦昭襄王说:“我已经斋戒五天,此刻你把璧拿出来吧。”

  蔺相如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前后二十几位君主,没有一个讲信义的。我怕受诱骗,丢了壁,对不起赵王,所以把壁送回赵国去了。请大王治我的罪吧。”

  秦昭襄王听到这里,暴跳如雷。说:“是你诱骗了我,仍是我诱骗你?”

  蔺相如镇静地说:“请大王别发怒,让我把话说完。全国诸侯都知道秦是强国,赵是弱国。全国只有强国欺凌弱国,决没有弱国欺凌强国的道理。大王真要那块璧的话,请先把那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然后打发使者跟我一起到赵国去取壁。

  赵国获得了十五座城今后,决不敢不把璧交出来。”

  秦昭襄王听蔺相如说得振振有辞,不好翻脸,只得说:“一块璧不过是一块璧,不应该为这件事伤了两家的和睦。”

  结果,仍是让蔺相如回赵国去了。

  蔺相如回到赵国,赵惠文王以为他完成了使命,就提拔他为上医生。秦昭襄王原来也不故意想用十五座城去换和氏壁,不过想借这件事试探一下赵国的立场和气力。蔺相如完璧归赵后,他也没再提互换的事。

  历史

评论问答

【拼音】wn b guī zho【成语故事典故】战国时期,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的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带着国书去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让出十五座城来换赵国收藏的一块珍贵的“和氏璧”,希望赵王答应。赵惠文王就跟大臣们商量,要不要答应。要想答应,怕上秦国的当,丢了和氏璧,拿不到城;要不答应,又怕得罪秦国。议论了半天,还不能决定该怎么办。当时有人推荐蔺(音l..

完璧归赵,让蔺相如好不风光,官职一路擢升,直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但蔺相如上任后却既无富国之举,亦无强兵之策,只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直到亡国,恐怕赵惠文王的子孙们也不明白,为何有先王培养的如此良相也敌不过秦。窃以为,完璧归赵乃是秦王设计的一个圈套,故意成全蔺相如,使赵国的一..

蔺相如生卒不详,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为赵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相传为河北曲阳人。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上卿,在强秦意图兼并六国、斗争逐渐尖锐的时候,不仅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让秦国的图谋屡屡受挫,更难得的是,他有容人之量,以大局为重,;先国家而..

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

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简短的)实际上是廉颇主动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而蔺相也是很大度的接纳了廉颇,最终双方如成功和解,让将相和的美名广为流传。两人如何和解?在廉颇因为蔺相如有功而当中不满之后,对廉颇也是很客气,又一次蔺相如出门办事,正好两家的马车在巷子遇见了,于是廉颇命令马夫将车..

关于蔺相如保定曲阳相如村、涞水县蔺家庄、陕西临潼、山西古县蔺子坪、山西泽州、河南辉县、修武县等十余蔺相如(11张)处。不要说各地众说纷纭,让一般人看了一头雾水,即便是一些地方政府乃至研究专家往往也是各执一词、难有定论。本人作为蔺氏后人一员,对此尤为关注,亦苦苦探究分析事实真相,力求去..

蔺相如的资料蔺相如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官至上卿,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的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基本信息个人概况出生日期:公元前329年逝世日期:公元前259年其他信息中文名:蔺相如籍贯:山西所属国家:战国时期赵..

蔺相如的资料蔺相如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官至上卿,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的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基本信息个人概况出生日期:公元前329年逝世日期:公元前259年其他信息中文名:蔺相如籍贯:山西所属国家:战国时期赵..

蔺相如的资料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上卿,相传为山西安泽、古县北宝丰村人,其墓在村之附近。时势造英雄。在纷繁变幻的战国时代,涌现出大批文臣武将,他们各展其才,在那丰富多采的英雄画廊里,位置显赫,映照千古。蔺相如原本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家中的一名舍人,按正常升迁,很难位居国相地位,但秦赵..

本内容由张郃发布在上下五千年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37 蔺相如完璧归赵是一篇由张郃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上下五千年内容历史,支持张郃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8175.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