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①;刚柔之际②,奇而复奇。

  【注释】

  ①虚者虚之,疑中生疑:第一个虚为名词,意为空虚的,第二个虚为动词,使动,意为让它空虚。全句意:空虚的就让它空虚,使他在疑惑中更加产生疑惑。

  ②刚柔之际:语出《易经.解》卦。解,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震上)。上卦为震为雷,下卦为坎为雨。雷雨交加,荡涤宇内,万象更新,万物萌生,故卦名为解。解,险难解除,物情舒缓。本卦初六.《象》辞刚柔之际,义无咎也,是使刚与柔相互交会,没有灾难。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敌我交会,相战,运用此计可产生奇妙而又奇妙的功效。

  【按语】

  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诸葛而后,不乏其人。如吐蕃陷瓜州,王君焕死,河西恼惧。以张守圭为瓜州刺史,领余众,方复筑州城。版干裁立,敌又暴至。略无守御之具。城中相顾失色,莫有斗志。守圭日:徒众我寡,又疮痍之后,不可以矢石相持,须以权道制之。乃于城上,置酒作乐,以会将士。敌疑城中有备,不敢攻而退。又如齐祖廷为北徐州刺史,至州,会有陈寇,百姓多反。廷不关城门。守陴者,皆令下城,静座街巷,禁断行人鸡犬。贼无所见闻,不测所以,或疑人走城空,不设警备。廷复令大叫,鼓噪聒天,贼大惊,顿时走散。

  【解义】

  这则按语又讲了两个故事。张守圭接替战死的王君焕,正在修筑城墙,敌兵又突然来袭。城里没有任何守御的设备,大家惊慌失措。守圭说:敌众我寡,又处在城池刚刚破坏之后,光用石头和弓箭是不对退敌的,应该用计谋。他让将士们和他一道,坐在城上,饮酒奏乐,若无其事。敌人怀疑城中有备,只有退兵。齐祖铤也用近似的方法退兵,他的做法比张守圭又多一招:等贼兵以为人走城空,不设警备时,突然命士兵大声叫唤,更将贼兵搞得胡里胡涂,只得退兵。

  空城计,这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过用空城计的出色战例。

  【出处】

  〔典故一〕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宰相)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后,非常想占有漂亮的嫂子文夫人。他用各种方法去讨好,文夫人却无动于衷。于是他想建立功业,显显自己的能耐,以此讨得文夫人的欢心。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亲率兵车六百乘,洁浩荡荡,攻打郑国。楚国大军一路连下几城,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力较弱,都城内更是兵力空虚,无法抵挡楚军的进犯。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慌乱,有的主张纳款请和,有的主张拼一死战,有的主张固守待援。这几种主张都难解国之危。上卿叔詹说:请和与决战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郑国和齐国订有盟约,而今有难,齐国会出兵相助。只是空谈固守,恐怕也难守住。公子元伐郑,实际上是想邀功图名讨好文夫人。他定急于求成,又特别害怕失败。我有一计,可退楚军。

  郑国按叔詹的计策,在城内作了安徘。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放下吊桥,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楚军先锋到达郑国都城城下,见此情景,心里起了怀疑,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诱我中计?不敢妄动,等待公子元。公子元赶到城下,也觉得好生奇怪。他率众将到城外高地眺望,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旋旗甲士。公子元认为其中有诈,不可贸然进攻,先进城探听虚实,于是按兵不动。这时,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报,知道三国兵到,楚军定不能胜。好在也打了几个胜仗,还是赶快撤退为妙。他害怕撤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追击,于是下令全军连夜撤走,人衔枚,马裹蹄,不出一点声响。所有营寨都不拆走,族旗照旧飘扬。

  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说道:楚军已经撤走。众人见敌营族旗招展,不信已经撤军。叔詹说:如果营中有人,怎会有那样多的飞鸟盘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计欺骗了我,急忙撤兵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空城计的战例。

  〔典故二〕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中原。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抵挡匈奴南进。一天,皇帝派到上郡的宦官带人外出打猎,遇到三个匈奴兵的袭击,宦官受伤逃回。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一直追了几十见地,终于追上,杀了两名,活捉一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也向这里开来。匈奴队伍也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以为是为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不敢贸然攻击,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

  李广的骑兵非常恐慌。李广沉着地稳住队伍:我们只有百余骑,离我们的大营有几十里远。如果我们逃跑,匈奴肯会追杀我们。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肯定会疑心我们有大部队行动,他们决不敢轻易进攻的。现在,我们继续前进。到了离敌阵仅二里地光景的地方,李广下令:全体下马休息。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看着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察形势。李广立即命令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这个军官。然后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

  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谎,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匈如部将怕遭到大部队的突袭,慌慌张张引兵逃跑了。李广的百余骑安全返回大营。

评论问答

诸葛亮北伐中原,由于错用了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结果致使街亭这个战略要地失守,再无法进军取胜,而且随时有被魏兵堵 截归路、全军覆灭的危险。诸葛亮顿足长叹:大势去矣,这全是我的过错造成的!为避免更大损失,忙安排人马,布置撤退。为防魏军乘势追击,赶紧把关兴、张苞两员小将唤到帐前:..

老虎在传统文化中意蕴深刻,很多民间习俗和文学经典都与“虎”有关。老虎是权力的象征,堪称百兽之王,前额上的花纹更是构成了一个“王”字。虎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三,在十二地支配属“寅”,故一天十二时晨中之“寅时”,清晨三点至五点又称“虎时”。虎那么厉害怎么只排名第三?老虎身为百兽之王,可..

解释: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故事: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

敌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②推演。【注释】①敌已明:指主敌已经确定。友未定:友,此指涉及主敌与我方之外的第三方,或是敌方暂时盟友,或是我方暂时盟友。友未定,此指处于犹疑之间尚未定性第三方。②损:即指《易经》中的损卦。《易经损卦》曰:损下益上,其通上行。又曰:三人行..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堪称智谋的巅峰之时,两位杰出的军事谋略家司马懿和诸葛亮展开了一场思维的较量。其中,尤以司马懿明明看穿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却选择撤军为最经典之..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是流传已久的三国武力榜最强六人,对此历来有两点争议:一是吕布之下赵云和马超到底谁才是武力第二人?二是典韦位居第三似乎有点被高估;马超和赵云第二之争且先不说,今天只分析一下演义中从未击败过一流猛将的典韦,为何却能稳居三国武力榜第三?先来看看其他..

第三单元综合知识梳理一、读准字音1. 易错字音屠(tú)苏(sū) 旧符(fú) 欲断魂(hún)酒(jiǔ)家 兄(xiōng)弟 创(chuàng)造蔡伦(lún) 朝鲜(xiǎn) 保存(cún)经验(yàn) 欧洲(zhōu) 造纸术(shù)社(shè)会 制(zhì)作 一册(cè)前爪(zhǎo) 智(zhì)慧 赵(..

在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梁山为对抗北宋朝廷共聚集了108名好汉。这些好汉也是三六九等,什么类型都有。不仅有义薄云天的晁天王,还有老谋深算的公孙胜。甚至像金毛犬段景住和鼓上骚时迁这种偷鸡摸狗之辈也名列其中。在小编看来,梁山最仗义的三条好汉就是武松、鲁智深和石秀。武松的事迹我想大家..

世界第一长河是什么河世界第一长河是非洲的尼罗河,而流域面积最大的是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Nile)尼罗河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赤道南部东非高原上的布隆迪高地,干流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苏丹和埃及等国,最后注入地中海。支流还流经肯尼亚、..

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几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空城计,这是一种心理战。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实者实之,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

本内容由卫子夫发布在三十六计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是一篇由卫子夫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三十六计内容历史,支持卫子夫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8187.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