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


杨朱(约前395年-约前335年),或作阳朱,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名道家的思想家,或说字子居或子取,魏国人,一说秦国人,生平已不可考,是道家的激进派,有云他是老子弟子。《列子》也记下他弟弟名为杨布。

  在当时各家的著述如《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他的名字曾多次出现。他的行踪多在鲁、宋、梁一带。据《庄子》记载,他曾经见过老子。其活动的年代,比墨子稍后,而又早于孟子。其学说在当时相当著名,但早已散佚不存,散见于《孟子》、《列子》、《庄子》、《吕氏春秋》、《韩非子》、《淮南子》等书中。

  《孟子滕文公》篇云: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可知春秋之世,杨朱之学与墨学齐驱,并属先秦流行天下的学说。孟子说杨朱、墨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是愤怒之词,感性的攻讦大过于理性分析。

  《列子杨朱》篇云: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吕氏春秋》中的《重己》、《贵生》、《本性》、《情欲》、《尽数》等篇都受到了杨朱学派的影响,探讨了爱己、利己中的智慧与包含的道。

  思想内容

  杨朱可能和老子会面,曾受老子思想的影响。后来有感于动乱的环境,困恼于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于是弃老子学说中的部分内容,朝着养生、存性的方向不断深化,发展成以为我为中心的思想体系。杨朱的思想在战国初年一度风行,与儒、墨两家形成鼎足而三的形势。

  杨朱的思想概略,可从以下四方面见之:[来源请求]

  1.首先,从其中心要旨而论,杨朱学说实际是以我作为自然的中心。他认为人的生命,往往由于外界的蒙蔽、组织所拘束,因而无法明察生命的真象,使个人失去主体性。于是杨朱主张探求内在自我安身立命的境界,以摆脱社会的束缚,偏向于个人人性的追求。他认为只有重视人类本有的自然性,人才会快乐,才能全生(性)保真。

  2.其次,在政治方面,杨朱既然反对社会的束缚,所以在政治上也反对强权独占的霸道,主张天下为公,要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另外,他认为一切外在的道德刑法,皆不可妨害一个人的自由。政府只是象征式的,不可对个人过分约束。由此可见杨朱的政治观是自由的,与现代自由主义有共同之处。

  3.第三,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杨朱极力主张个人的为我主义。他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他的意思是说社会是由各个我所组成,如果人我不相损、不相侵、不相给,那么天下便无窃位夺权之人,便无化公为私之辈,这样社会便能太平。

  4.第四,在对生命的态度上,杨朱既重说全性保真,因而重视贵生、乐生。他认为人生短促,故在生时必须享尽人生之乐,所以要充份纵欲。在《列子》的杨朱篇中,他要求丰屋、美服、厚味、姣色。有此四者,何求于外?此种重生、贵生的极端思想,在当时及近代被认为是否定儒家礼法道德,又摒绝了墨家的禁欲及道家老子的清心寡欲,倾向自我中心主义。

评论问答
本内容由慕容延钊发布在春秋战国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杨朱是一篇由慕容延钊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春秋战国内容历史,支持慕容延钊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31613.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