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晚年如何插手国民党接班人一事


1955年前后,宋美龄与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坐在石墙上。宋美龄与蒋介石未生育子女,仅将蒋经国作为养子。蒋经国与宋美龄年龄仅相差13岁,蒋介石一直叮嘱蒋经国孝顺宋美龄。

  晚年在台湾的宋美龄,在时运不济之下,其个人生命中充斥着诸多的忧郁和无奈。这样的人生际遇,以历史的脉络而言,源于个人立场、理念与时代潮流的相悖;从个体的人生轨迹观察,其以第一夫人的身份卷入蒋介石身后的政治权斗漩涡,更昭示了依附而非掌控权势的女人的宿命。当然,这些跟她的性格都有着不能忽视的关系。

  优雅背后的强悍

  在气质优雅的背后,宋美龄有其性格强势以及因此而凶悍的一面。她的美国私人保镖及保镖女儿对此深有体会。他们回忆说,最让保镖头疼的就是教宋美龄开车,在她的眼里,没有交通规则,更不会避让行人。她的理由是:这是属于她的路,所有人都应该给她让路。于是,宋美龄开车,总是横冲直撞。

  她曾经打过台湾驻美代表一记耳光,就因为她不能允许后辈在她面前亮出中华民国驻美代表的身份与她辩争。她见不得其他女人继她之后坐上第一夫人尊位,据说她曾讥讽那个小脚女人怎能坐到我的位子?对于蒋介石逝世后她的地位尊严,也是极力维护,坚持其任何待遇不得降低。

  这样的宋美龄,的确让人惊诧。如果不是骨子里的东西作祟,谁能口出如此狂言?做得如此狂妄?她的强悍当是来自美国张扬个性、自我的自由主义文化的自幼熏陶,来自丈夫长期的宠爱乃至溺爱,来自她因第一夫人的身份而长期享受的最高礼遇和最广泛的尊敬,来自她长期参与国是并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而形成的高度自尊。总之,她强势到凶悍甚至霸道的言行举止,无疑来自其优越感、自信心,而她的优越感、自信心应该是超乎寻常的,某种程度上,其优雅风度实际上是傲慢的变妆。

  这样的性格也反映在她对理念的不懈坚持上。她坚持自己的理念不做任何调整,从心理意义上讲,也是另一种不能允许、绝不承认失败的表现。她终生反共,就因为她爱她的中华民国,她为中华民国投注了太多的心血和情感,她以艰苦卓绝形容蒋介石扞卫中华民国的一生,这何尝不是描绘她自己?她早与中华民国血肉相连。因此,对中国共产党,她充满敌意。她发话,在大陆情势没有完全改变之前,蒋、宋、孔家人谁也不要归葬大陆。她祭奠父母也是借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夫人严卓云去上海的机会,请她代为向上海宋家墓园内的双亲墓地献花。作为与她感情深厚的张学良,生前终究没有回到大陆,诸多因素之中,是否也有着一份对她的迁就、顾念呢?得知宋庆龄病危,她坚持不赴北京探望,连让宋庆龄赴美治病的家书中,也不肯署名,只以家人落款,其反共意念之坚强由此可见一斑。

  对大陆的和解善意,她也从来冷拒。1982年7月,廖承志给蒋经国发表了公开信,呼吁蒋经国、国民党能以民族大义为重,抛弃国共恩怨,为国家统一贡献心力。三周后,在以宋美龄名义公开发表的回复信中,她不仅继续进行反共宣传,而且以长辈之尊要廖承志投诚台湾。

  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寥廓海天,不归何待?回顾两岸关系的沧桑历史,重读廖承志的信件,狭隘的意识形态之争,让宋美龄失去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的历史契机,而她的政治价值也只能在给夫人祝寿的借口中,沦为李登辉当局进行台美秘密外交的工具,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挥之不去的中华民国情结

  宋美龄多次卷入台湾政争,不能不说是出于对中华民国的爱。她认为,要扞卫、延续中华民国,蒋经国的接班人就必须是对中华民国绝对忠诚之士,她希望接班人是她信得过的人。因此,蒋经国接班后,不仅台美断交让宋美龄对蒋经国的外交政策相当不满,特别是实行民主改革后,她更有了对蒋经国布局身后接班人选的异议,有了对李登辉代理国民党主席的怀疑,有了对党政人士安排的介入,由此引发了一场国民党内的接班风暴。

  据当时的国民党秘书长李焕回忆,蒋经国身后的党主席一职,按国民党惯例应该是由继位总统李登辉兼任的。因此,1988年1月,国民党中央也是以此惯例来运作李登辉代理党主席一事的。在达成党内共识的基础上,党中央完成了中常委们的联署,并决定27日在中常会推出这封由李焕督军、俞国华领衔、全体中常委联署的联署书。鉴于宋美龄时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的首席主席,24日,李焕向宋美龄报告了此事,并将国民党中央的提案让宋美龄过目。不料,25日,宋美龄派人送了一封信给李焕,虽然未明说反对李登辉代理党主席,却要求按党章规定,在5个月后的国民党13全会上再作决定;而13全召开之前,由中常委轮流代行主席职务主持中常会。26日,宋美龄又让蒋孝勇打电话给俞国华,要求暂缓李登辉代理党主席案。这让李焕、俞国华相当为难,出于顾念与宋美龄的旧情,遂有心缓办,以求周延。但消息传开,副秘书长宋楚瑜先是在中常会前向李焕、俞国华强力表态提案不宜推迟,继之在中常会上激进表态,质疑俞国华的犹豫不决,并表示非常失望,断然离开会场。随后,中常委们跟进发难,一一主张维持原案,俞国华不得不顺势而为,通过李登辉代理主席案。事已至此,宋美龄只能放手。

  因为爱中华民国,宋美龄终生反台独。2000年岛内大选,她认可连战的人品、能力、政策,担心民进党台独执政葬送中华民国,担心宋楚瑜分票让民进党得利,于是在美国签署一纸亲笔信函寄给国民党,支持国民党候选人连战、萧万长竞选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这对国民党基本盘是个极大的鼓舞。连萧竞选失败后,连战誓言进行党务改革,重新奋起,她以实际行动表态支持,参加党员重新登记,并一次缴足1万元新台币,成为终身国民党党员。

  终未跳出个人的局限

  宋美龄在台湾政坛施展不开,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则她的权威是靠着第一夫人的平台发挥出来的,这种依附而非掌控权力的状况,必然随着第一夫人身份的消失而快速削弱,没有了第一夫人的平台,在现实政治利益的角力之下,除了老部下那点情感的顾念之外,她的影响力就可想而知了。何况以蒋经国的性格、能力、权势,她如何能帘后听政、干政?

  二来,更为重要的是,中华民国情结让她不能超越局限,俯览局势变迁。以她单方面否决国民党中央案、延迟李登辉代理党主席一事为例,宋楚瑜等之所以抗命不从,排除其个人前途考虑,更根本的恐怕是反国民党独裁专制。当时,开放、民主的台湾社会民意趋向已势不可挡,舆论以新版宫廷政变描绘李登辉代理党主席案的这场内部纷争,正是这一趋向的反映。蒋经国看到了这一民意趋势,顺应了这个趋势,宋楚瑜等也挟民意而为,宋美龄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最终只能离开台湾,远走美国,求个眼不见心静。此外,台湾与大陆长期阻隔,台湾民众,包括国民党在台培养的新生代,并不太了解国民党在大陆的历史,缺乏对她的了解和理解,也就更不在意、且更反感她的介入,不懂她的干政主要来自对中华民国的情感,因此反抗得便很强势。这诸多因素综合,注定宋美龄一定会在政坛权斗中受伤乃至落败。

  当然,李登辉后来掀起的国民党内主流派与非主流派斗争,以及其台独的作为,不能全从1988年的民意潮流中来解读,相反,却正印证了宋美龄对李登辉的不放心。只能说,对时代脉搏没有拿捏准,湮灭了宋美龄对李登辉的直觉的警惕,否则宋美龄应该是另一种作为吧?

  政治人物必须有突破自己局限的能力,才能化危机为转机,维持政治影响力不辍。这是看宋美龄晚年在台际遇给我的一点启示。作者:徐青

评论问答

迸代人是怎样加入高考的呢?江南乡试多在秋天举办,所以又叫秋闱,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第一场考的是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的。第二场考的则是政界应用文,分上下往来的公函和按照提供案例来撰写司法判文两种。第三场考策问,涉及的是详细..

作者:李志刚自唐开科取士以来,考中进士才有官做,而进士的录用率很低。据统计,中国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共录用10万余名进士,均匀每年录用进士76人。杜佑在《通典选举六》说:开元时每年录用的进士,在一百人上下。据《文献通考》:玄宗时期每年录用的进士均匀不到二十七人。能考中进士的,大抵相当..

我天蝎女和瓶男是从网络认识的,以前特别的不相信“网恋”,但就在我的身上认证的网恋的事实。我和瓶男是在网上认识的半年之后才见的面,当时我正好和他在一个地方工作,所以约好的见面的地方后,我就如约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我到那里的时候就看见他在那边的等着了,第一次见面我们对彼此都很有好感..

和珅在官场上是如何迅速升迁的呢?和珅是怎么讨好乾隆皇帝成为其宠臣的呢?这话还要从和珅参加科举考试失败谈起。绕过科举也能成事和珅十九岁时,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同年,他还参加了科举考试。结果和珅名落孙山,没有考中举人,这成为他一生的遗憾毕竟,和珅太有才了,怎么连举人也考不上呢?..

木铎据《左传襄公十四年》师旷引《尚书夏书》称: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循于路。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有这样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达政令,又进行采风。可以讲,是我国新闻事业的最原始形态。布告与露布它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体。所谓布告,即布告天下的政府..

南北榜案,是发生在明朝洪武三十年丁丑科会试后的一件大事,一桩奇事,一则丑事。说它大,是因为一次北方落第举子的骚乱,最后演变成为一场南北方人对抗的政治运动,朱元璋亲自出马才搞定;说它奇,是因为此科出现了两榜,初榜公布的五十二人全是南方人,而次榜六十一人则是清一色的北方人;说它丑,是..

翻检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贪官很多,清官也不少。但最是妇孺皆知的,似应属于包拯一流人物。不论话本还是小说,包青天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即使在穷乡僻壤之间,也有人晓得包黑炭,能够流利地讲述一两段有关他如何断案的故事。所以如此,诚如《贪官清官传》所云:百姓的认可是历史上鉴别清官的一个重要标..

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无智空活百岁。崇祯,17岁登基,33岁自缢身亡,后世史家评论朱由检的言论中,在民间最有名的,莫过于他是一个并非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从此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朱由检还是有一定治国之才,有一定的智慧的,并不是昏庸无能之辈。只不过朱由检登基时,大明朝已如同一个百病缠身、日..

近日,扬州作家蒋亚林创作的长篇小说《大盐商》出版,该书以清代扬州大盐商江春为原型,描述了盐商这个亦儒亦商的群体。江春是扬州盐商的代表人物,最牛徽商以布衣交天子、一夜造白塔等故事汇集一身,乾隆皇帝为何对江春如此宠幸,记者采访了扬州文史学者丁家桐和《大盐商》作者蒋亚林,解读扬州大盐商..

导读:南宋名将张俊(1086年-1154年),字伯英,凤翔府(今陕西凤翔)成纪人。出身贫庶,自小弓马娴熟,十六岁时以三阳弓箭手投身行伍,征南蛮,攻西夏,御金兵,累立战功,授武功大夫,逝世后追封为循王。张俊为人贪财谄媚,也贪生怕死,力主与金国求和,是谋杀岳武穆的帮凶之一。张俊好迎合圣意,颇..

本内容由侯君集发布在野史沉钩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宋美龄晚年如何插手国民党接班人一事是一篇由侯君集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野史沉钩内容历史,支持侯君集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32317.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