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拜师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生于清康乾年间,祖父两代俱从医。叶天士为人虚心好学,只要听说有谁于医道有所擅长,就前往师事之,在10年内先后拜了17位师傅,毕生忙于业务,著作甚少,有《温热论治》传世,是中医临床工作者的必读之书。

  据传叶天士14岁时就为人切脉看病,他的处方用药,总是打破常规,独具一格,20岁即誉满江南,号称“神医”。他曾给到江南巡访的乾隆皇帝号过脉诊过病,乾隆亲笔写了“天下第一名医”的匾额赐给他。

  这天,诊病的人特多,叶天士操劳了一天已有些倦意。傍晚他送走最后一位病人后,伸了伸懒腰,打算轻松轻松,可又来了一个举子模样的人,自称是绍兴李甲。叶天士一见,不由大吃一惊,就是这个李甲,半年前上京应试时路过吴县,因身患“消渴病”,特慕名前来求叶天士诊治。“消渴病”实际上就是现在称的“糖尿病”,一般很难治愈。叶天士在临床中也治疗过这种病人,可收效甚微。当时李甲已是面容憔悴,形销骨立。叶天士见状,只能好心地劝慰他不必忙于带病上京赴考,最好的办法是回家养病。同时准备料理后事。这事已过去了半年多,谁知李甲不但没死,反而容光焕发,面色红润,神清气爽,哪像患过消渴病的人呢?叶天士的心头顿时涌上了一种歉意,他深感自己年轻,阅历不足,错给李甲下了结论,实在惭愧!他想。治好李甲消渴病的医生,一定比自己技高一筹,何不向李甲询问他治病的经过。于是叶天士忙邀请李甲到中堂屋里坐。

  李甲见中堂上高高地悬挂着乾隆皇帝御题钦赐的“天下第一名医”匾额,不禁喝彩道:“万岁爷写的好字!”他又看了叶天士一眼,说道:“万岁爷真用心良苦,这天下第一名医好激励人呵!”弄得叶天士满脸羞惭,忙说:“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李甲坐定,呷了口茶,讲了自己绝路逢生的经过。

  原来李甲并未听从叶天士的劝告。他想,说不定能在进京途中或者在京城遇到比叶天士医技更高明的医生,于是,他坚持赴京赶考。一日,李甲途宿镇江金山寺。寺里的长老见李甲身体羸瘦,形销骨立,又一瓢一瓢地喝水,仍不解渴,便知李甲患了严重的消渴病,长老劝李甲在寺里住下来,慢慢治病。李甲抱着一线求生的希望,就在寺里住了下来。长老派一小沙弥天天侍候他。小沙弥每天用一味草药煎成浓汁,一日三次按时给李甲服用。一连服了半个月,李甲的病竟然痊愈。临别时,长老特地拜托李甲路过吴县时问候叶天士。

  叶天士听了李甲的一番叙述,倍感不安。第二天一大早。他就用黄绸缎搭在乾隆皇帝钦赐的匾额上,遮住了“天下第一名医”几个字,打发走了店里的两个徒弟,辞别家人,乔装打扮去了金山。

  为了以病人身份面见长老,叶天士故意衣着单薄,在一个风大的地方躺下睡觉,不多一会儿就冻得鼻塞身重,喷嚏连连。金山寺长老见来了个病人,忙让进殿堂,并详细询问姓名和病情。叶天士回答说:“在下名叫桂一,现觉鼻塞身重。头晕眼胀,四肢疲软”长老给叶天士诊脉后说:“施主无忧,乃偶感风寒而已,可在小寺暂住,服两剂药,当保无恙。”叶天士心里暗自高兴,就在金山寺住了下来。

  服一剂药后叶天士便觉病已去其六七。他暗想:这长老果然身手不凡。遂决定拜长老为师。

  第二天上午,叶天士就去方丈室拜会长老,长老一听叶天士的苏州口音,便问道:“听施主是苏州口音,可认识名医叶天士?”叶天士点头答道:“曾闻其名,但不识其面。小生应试落第,浪迹江湖,今后无意于功名,愿侍候左右。学点救民之术,以解救黎民疾苦,不知长老允否?”长老听叶天士说是落第举子,又见他能虚心求教,高兴地说:“老僧医术浅薄,难为人师,施主若不嫌山寺寂寞。那就住下吧!”

  从此,叶天士住在寺里,一边侍候长老,一边从头向长老学医。每当病人来寺求医,叶天士就站在一旁,看长老怎样问病、切脉、处方,琢磨长老处方中的奥秘:药物升降浮沉,寒热温凉的搭配,药物剂量的选择每逢难处,叶天士就虚心向长老请教。长老见叶天士勤奋好学,也十分高兴地解疑。还把一些珍藏的孤本医籍给叶天士阅读。

  转眼间叶天士已来金山寺学习了半年。长老见叶天士进步很快,每次诊病,都让叶天士处方,长老再仔细地审阅所开的处方,有时发现叶天士所处的方与自己的思路不谋而合。就大加赞扬。

  一天,长老把叶天士叫到跟前说:“桂一,你的根底不薄,依我看,已和苏州的叶天士相差无几,你可去自立门户拯救黎民百姓的病苦了。”叶天士忙谦虚地回答:“弟子不敢,愿跟随师父学习,精益求精。”长老听后,说:“那也好,你比叶天士的医德好得多,不过那叶天士也是有真才实学的,你今后若有机会也可常去找叶天士切磋医术。”

  叶天士见长老屡次提起叶天士,便问道:“师父,你也认识叶天士吗?”长老叹息道:“老僧无缘与他相见,但听说当今皇上钦赐他天下第一名医匾额,还有人说那道法高超的张天师病了也请他看病。也有人说他是天医星下凡,不过他也有失误的地方,他曾经对一个消渴病患者说: 无药可救,嘱回去料理后事,这岂不有负天下第一名医的名声!”

  叶天士听后,深感惭愧,回答说:“弟子领教了,不过一般的医书都称消渴症乃绝症,没有好的方药救治呀!不知师父有何妙方,是否可传给弟子?”

  长老说:“消渴症难治疗不假,不过我这里有一祖师所传的秘方可治疗,半年前那个李甲也是住在这寺里服了半个月的药而治愈的。我也想留世传人,现在我就告诉你吧。这一秘方仅是一味秋梨而已,此梨可在山东王家营找到,只要消渴症一发,就以梨煎汤代茶饮,连服半月,就能渴解病愈。你回苏州后可将此秘方转告叶天士,好让他用这个秘方去治愈更多的消渴症病人。”

  叶天士听后,连忙叩头拜谢,并说:“师父您放心,我一定遵命。”

  又过了几天,一个腹痛的病人被抬来寺里求医。长老见病人面色萎黄,憔悴不堪,腹胀如箕,已知是虫积腹痛,就叫叶天士复诊并处方。叶天士切了脉,又扪诊了病人的腹部,诊断为“虫积腹痛”,就在处方上写“砒霜三分”来杀虫。长老看了处方说:“若要除根,砒霜宜加倍。”长老随手提笔将“三分”改为“一钱”。叶天士见了疑惑不解,忙问长老:“砒霜乃剧毒之药,现一钱,岂不丧命?”长老笑而答道:“为医者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现在你仅知道病人腹中有虫,可并不知道虫之多少,虫之大小。如今病患日久,虫也日益长大,三分砒霜,只能将虫击昏,不能击死,待虫苏醒,其病反增,再投药也无用,病人就只能坐以待毙,岂不罪过!只有用猛药,将虫击毙,才能永绝后患。”叶天士听后感叹不已。

  长老亲自指导病人服药,并嘱其从人按住病人手脚,不让随意翻动。时至夜半,病人一阵腹痛,肚里咕噜噜地叫,随之排出数十条又长又粗的虫来,后又连排两次。长老嘱病人初喝稀粥,以调养脾胃。数日后病人痊愈而归。

  长老医术之高明,用药之有胆略,让叶天士口服心服。他决定不再隐姓埋名,便将自己的身世一一告诉了长老,并请求长老正式收他为徒。这一下长老吃惊不小,忙说:“老僧医术浅薄,哪堪为师!”但在叶天士一片诚心之下,长老只好答应。叶天士也就在寺里长住了下来,一面侍候长老,一面继续向长老学医。

  后来,长老年迈圆寂归天,叶天士协助金山寺庙里的和尚安葬了长老,才恋恋不舍地带着长老赠给他的医书、医案等回吴县,结束了他的第12次拜师学医的生涯。

评论问答

苏州有个好郎中叶天士,医道实在高超,心底还诚实,名气传出去,远近病人,日日门诊不少。招牌上贴出:贫病不计。啥叫贫病不计?说是贫民看病,随你自愿出几许诊费。有一年大暑刚过,南京有个大官,名叫吕维其,差佣人日夜行快船来请叶天士。叶天士原来也要想到一趟南京,有人请他,立时起程。到吕府,病..

张良,字子房,秦汉时期韩国(今河南中部、山西东南一带)人,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因为逃避战乱来到河南南阳,后来又搬到沛国,就算是沛国人了。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

法国名画家纪雷有一天参加一个宴会,宴会上有个身材矮小的人走到他面前,向他深深一鞠躬,请求他收为徒弟。纪雷朝那人看了一眼,发现他是个缺了两只手臂的残废人,就婉转的拒绝他,并说:“我想你画画恐怕不太方便吧?”可是那个人并不在意,立刻说:“不,我虽然没有手,但是还有两只脚。”说着,便请..

老于的名字很侠气,叫“卫国”,干的是打铁铸剑的行当。2008年,不惑之年的于卫国辞去安稳的工作来到浙江龙泉,光拜师就磨了八年,对方是龙泉第一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陈阿金师傅。最落魄的时候,他身上只剩下40元,靠吃清汤挂面度日。凭借早年在论坛里的人气,老于的生意渐好,从数百元的刀胚,到上万..

话说当年在苏中七捷之仗打响前,陈毅率部队在苏北根据地进行备战。当时住在一个村里,在空闲时间陈毅到村里一私塾堂,拜见一位老先生。在闲聊时看见墙上挂一棋盘,棋盘上的老将被钉死在上头,陈毅感到好奇就提出要讨教一二。老先生就答应了,同时把老将拿了下来。陈毅就问;“先生为何把老将钉死?”先生..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语音版现在有很多人喜欢道家文化,起了拜师的心思,想拜道家的师傅学习道家文化,但是对于如何分辨真假道士,该通过什么方式求证其身份,还都似懂非懂..

本内容由秦穆公发布在民间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叶天士拜师是一篇由秦穆公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民间故事内容历史,支持秦穆公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32520.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