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甲天下“八总商”


康山傍宅与为邻,口岸新签怒忽嗔,明白安详江广达,散商依旧总商人。

  这首《扬州竹枝词》写的是清乾隆末至嘉庆初(1800年前后),扬州盐商聚集炒卖盐引(取盐许可证),牟取厚利的情形。

  江广达乃乾隆年间盐业巨子江春家族的盐务商号,康山草堂是江家在扬州城拥有的众多豪华别墅中最著名的一栋,周边盐商宅邸扎堆。所以词中的意思大概是,新的盐引一旦到了,散商们便蜂拥争抢,不惜怒目相向,但总商江春始终气定神闲,一切尽在掌握。

  扬州江家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势力?为何散商依旧总商人呢?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总商渊源

  早在明末的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朝廷推行盐政改革,以纲法取代开中折色法,即规定每个盐业口岸可分配一定数额的盐引,由主管财政的户部向资本充足、有能力认购和运输食盐的在册商人颁发。

  到了清朝初年,新政权沿用并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康熙十六年(1677年),全国各大盐运使一共任命了24名盐商首领,称总商,其余合法盐商则称散商,分别归入24位总商名下的纲册中。此举目的,是让最有权势的商人为其余商人负责,转嫁盐政当局的征税负担,盐运使也不用为每天要与数以千百计的中小盐商打交道而头疼了。

  扬州借两淮盐业之超强实力,贵为全国商业重镇,扬州的总商自然是群伦领袖了。较早出名的有程之韺,他承接父业,出任总商20年,最大的功绩是组织盐商捐输金钱,支持清廷平定了以吴三桂为首造反的三藩之乱(16731681年)。

  他的孙子程梦星是康熙后期进士出身,曾任翰林院编修,是地道的高级知识分子,后来下海接管家族生意,斥巨资修建了18世纪初扬州其中一座最大的园林,并成为康熙、雍正两朝全国文人圈中公认的大腕。与程梦星同时代的汪应庚,则是18世纪上半叶最具影响力的总商,以大力推动救济灾害及促使寡妇守节等公共事业而闻名。

  但与乾隆年间崛起,身系两淮盛衰五十年的首总江春相比,程、汪两家似乎又稍逊一筹了。

  所谓首总,是在乾隆朝中期盐商群体进一步集权化后,朝廷授予总商之首的职衔。常年担任首总的江春,在乾隆六下江南时,至少五次让皇帝在江家遍布扬州的各处秀美园林中,好好享受了一把。其出手之慷慨,排场之铺张,大有赶超康熙朝宠臣曹寅之势(详见本报2014年1月13日D7版《钱随盐转扬州梦》)。

  得到皇恩眷顾的江春,堪称18世纪后半期整个扬州社会说一不二的人物,号令盐商,谁敢不从?所以时人才有明白安详江广达,散商依旧总商人的感叹。

  富可敌国

  明代文人笔记有云: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说的是扬州盐商主力之一的徽商(新安江发源于徽州,故徽商别称新安商人),明代已有家财上百万两的巨富。

  而《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乾嘉间,扬州盐商豪侈甲天下,百万以下者皆谓之小商。由此可知,扬州盐商富豪榜的资产门槛,已由明代的百万两,升至清代的上千万两,足足提高了十倍。

  江春家族既为乾隆朝扬州总商之首,家底非同一般,拿出三五十万两银子来摆摆阔,讨皇上欢喜,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据嘉庆《两淮盐法志》记载:江春急公报效,自乾隆三十八年到四十九年(17731784年),他先后七次与众盐商集体捐款,一共捐银1120万两之多,百万之费,指顾立办。

  另有估计说,长达五十年的盐商生涯中,他在救灾、水利和军需方面,至少自掏腰包出了100万两白银。比起两百多年后那些政商两界通吃、热衷抛头露面的中国首富首善们,真是不遑多让。

  继江春之后,势力较大的扬州盐商首总,当数鲍志道父子,他们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扬州社会最活跃的人物之一,还有至今犹存的扬州城内著名园林个园的主人黄至筠。后者因长期垄断首总的位置,涉嫌滥用职权、贪污腐败,于道光二年(1822年)遭到中央官员弹劾。此时,两淮乃至全国盐业已由顶峰滑落,积弊日深,新一轮大改革即将到来。那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自程之韺到江春,再到黄至筠,前后大约150年间,扬州盐业总商世家叠出,各领风骚,历来有所谓八大总商,或三十总商之说。但到底是哪八家,无论是官方史籍,还是民间野史笔记,都无明确说法。只能解释为,这些数字只是传统习惯上的约数而已,正如由盐商大量金钱培植起来的扬州八怪,并非只有八人,而是清代扬州画派的总称一样。

  只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以江春等八大总商为首,扬州盐商的财富在乾隆年间达到极盛。着有《天工开物》的明朝杰出科学家宋应星曾估计,明万历年间,扬州盐商总资本不下三千万两。清代文人则认为,扬州盐商总资本最多时可达七八千万两。而康乾盛世顶峰时期的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户部库存银不过七千八百万两,中央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四千余万两。

  盛极而衰

  因此,扬州盐商(又称淮商)与广东行商、山西票商一起,并称清中期全国三大资本集团。直到民国时期撰修的徽州《歙县志》中,仍评论说彼时盐业资本集中淮扬,全国金融几可操纵。

  它们三家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共同法宝是,紧密依附皇权用今天的标准衡量,就是千方百计搞好政府公关。

  如山西商人清初曾拥有皇商身份,为内务府(主管宫廷事务)指定的采购商;广东行商经营外贸上缴的关税,直接转入皇室的私人库房,故称天子南库;江春等盐商竭尽财力接待皇帝南巡,报效公家,用心何曾是两样?

  乾隆三十年(1765年),江春获授予布政使衔,另一徽商胡雪岩于光绪四年(1878年)得到同一职衔。世人只知胡雪岩红顶徽商的雅号,岂料原籍徽州歙县的江春戴上红顶比胡氏足足早了113年。

  但与山西票商的土气、广东行商的洋气不同,徽州人贾而好儒的深厚传统文化底子,让扬州盐商有钱也有闲,玩出很多新花样,他们在扬州一是大兴土木,建城造园,二是大手消费,攀附风雅。

  扬州盐商毫不吝惜的文化消费,带动了诸如扬州八怪等杰出艺术流派的兴盛之外,更有一件影响中国传统戏剧变革的事件,值得大书一笔。

  原来,扬州的盐官及盐商,为接待频频南巡的皇帝,也为自家享乐,蓄养戏班,蔚然成风。这些家庭戏班既由徽商为主出资,多以徽州伶人担纲演出,故称徽班。当年乾隆下江南时,在扬州常看徽戏,印象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他庆祝八十大寿时,召扬州三庆班进京祝寿,随后春台班、四喜班、和春班等陆续自扬州进京,号称四大徽班。后来中国的国剧京剧,即由此次徽班进京为起点,再融合若干剧种演化而成。

  四大徽班中的春台班,最初就是由江春出钱征集扬州名伶组建的。但江春本人,已无缘亲眼目睹徽班进京的盛况了。就在乾隆大举贺寿的前一年(1789年),69岁的江春在穷困苦闷中辞世,一代巨富,卒之日,家无余财。

  这位誉满淮扬、名闻海内的扬州盐商领袖,晚年为何如此潦倒?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篇:空手斗狼
下一篇:狼髀石
评论问答
本内容由赵云发布在野史沉钩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富甲天下“八总商”是一篇由赵云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野史沉钩内容历史,支持赵云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32909.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