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


曾参(前505-前436),字子舆,春秋末鲁南武城(今山东平邑县)人,孔子著名弟子。

  曾参之先祖为夏少康之子曲烈,封于曾阝,经四传而至曾参。曾参父曾点亦受业于孔子,曾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洒脱志向而得到孔子赞许,谓吾与点也(《论语先进》)。

  曾参小孔子四十六岁,是孔子晚年的学生。为人性格内向,处事谨慎。比较迟钝,孔子曾评价地说:参也鲁。 (《论语先进》)但孔子的一以贯之的忠怒之道是他首先揭示出来的(《论语里仁》)。曾参非常注意修身,倡导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堡夫,认为替别人办事要讲忠,与朋友交往要讲信 (《论语学而》)。强调读书人应该弘扬仁道,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强调君子应该动容貌、天颜色、出辞气,而且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 (《论语泰伯》)。同时,他又主张君子思不出其位 (《论语宪问》),考虑问题不要越出自己的地位,甚至还要犯而不校 (《论语泰伯》),纵被欺侮也不去计较。

  曾参以孝著称,认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据说传世的《孝经》即是曾参所著,《孝经》在汉代和《论语》一起被升格为儒家经典。《汉书艺文志》著录《曾子》十八篇,一般认为《大戴礼记》中有十篇是从《曾子》而来,亦多是阐发孝道的。

  孔子去世后,曾参聚徒讲学,有不少弟子,相传他就是儒家子思、孟子一派的创始人。曾参在孔门弟子的地位原本不太高,不入孔门十哲之列,直到颜渊配享孔子后才升为十哲之一。唐玄宗时追封为 伯。中唐以后,随着孟子地位的上升,曾参的地位也随之步步升主。北宋徽宗时加封为武城侯,南宋度宗时加封为 国公,元至顺元年加封为宗圣公,到明世宗时改称为宗圣,地位仅次于复圣颜渊。

评论问答
本内容由魏忠贤发布在春秋战国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曾参是一篇由魏忠贤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春秋战国内容历史,支持魏忠贤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33574.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