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烤蹄哥”不平坦的创业之路


  上海松江大学城里有个“八戒烤蹄”铺,摊位的主人是红极一时的励志“烤蹄哥”赖章平。这个出生于1985年的江西农村小伙,从华侨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后,放弃月薪5000元的工程师职业,在街边卖起了烤猪蹄。一时间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赖章平的励志80后创业故事也迅速走红网络。

  “烤蹄哥”的创业之路不平坦

  赖章平老家在江西农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实农民,一心只希望培养出几个大学生,希望孩子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跳出农门。“最初创业时,我是瞒着父母的,不敢跟他们说我在做烤猪蹄。”赖章平说。“父母知道后一开始接受不了,好好一个大学生干嘛不去考个公务员,或者去企业找份好工作,早知道要卖猪蹄,还读大学干嘛?”赖章平的弟弟说,自从大学城那家店开起来后,家人的想法渐渐有了改变。现在父母、弟弟等都成了“员工”。

  在弟弟的眼里,赖章平让他很是崇拜,“他一个大学生能放下身段干这个,本身就不容易。而且,他卖烤猪蹄的一些想法、创意,也让我感觉到,不管做什么生意,哪怕卖个猪蹄,也是需要有知识的。不重视知识的人,也许可以烤出好味道的猪蹄,但可能并不会卖,卖也卖得不好。”

  自从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之后,赖章平的“八戒烤蹄”铺声名远扬,许多食客慕名而来。今年他又从老家聘了几位亲戚家的小伙来帮忙。积累了一些经营经验的赖章平说:“除了继续寻找新门面、做连锁店外,利用网络的力量做外卖,是目前最好的方式。”

  手机、电脑齐上阵烤猪蹄网上疯卖

  中午时分,在松江大学城文汇路800弄附近的一片美食车摊档里,赖章平的烤猪蹄摊前顾客盈门。只见赖章平和来自老家的2名帮手一起忙碌着,几部手机同时开启接单,摊点一旁支起的小桌子还放着笔记本电脑,实时监控外卖订单。

  今年暑假,对于大学城的许多商家来说,意味着淡季来了,不少店关门歇业,赖章平美食车上经营的“八戒猪蹄”却生意不断。老客户要么打电话,要么发微信订购,赖章平和员工们把猪蹄烤好后,直接送货上门。这一年多来,赖章平的“猪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蒸蒸日上。微信预定、团购等营销方式,使日销量稳定在八百多个,日均净利润有一两千元,月入可达三四万元,尝到“甜头”的他更加坚定了通过网络卖猪蹄的信心,如今还在北京开了一家分店。

  烤猪蹄:实现80后创业梦的出口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赖章平的创业经历被媒体报道后,力挺派和质疑派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有的网友认为,这样的经历是大学生改变观念,自食其力创业的有益尝试,值得褒扬。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国家投入大量教育资源培养出的人才却只能去摆摊卖烤猪蹄,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更是教育的悲哀。甚至还有网友质疑这小伙子猪蹄卖得那么火,证照齐全么?是不是有后台?

  面对这些疑问,赖章平显得很平静。他来自江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大学城做猪蹄生意证照齐全,持证上岗。他做烤猪蹄都是凭良心、讲诚信的,所以吸引了众多忠实吃客,根本没什么“后台”。当初之所以选择烤猪蹄作为创业项目,是因为启动资金比时分有限。放弃做白领转投猪蹄生意,是因为他觉得“坐办公室”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烤猪蹄”只是自己跳出职场实现创业梦想的一个出口。

  在赖章平看来,无论打工还是创业,归根结底都是一门“营生”,否则空谈理想没有意义。卖烤猪蹄创业虽然不是“高大上”项目,但是解决了他基本的生活需要。虽说现在一个月能挣三四万元,但他并不认为这就是成功的标志。通过创业的摸索不断吸取经验和改进,踏实走好每一步,给未来的发展做好铺垫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踏上社会做好衔接。他给有创业打算的大学生朋友的建议是,一跨出校门就盲目创业很可能会造成失败,而给未来的职业规划带来阴影。最好还是先找份工作摸爬滚打一番,再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不是坐在办公室当老板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所谓的创业就是坐在办公室当老板。但当理工科高材生变身烤猪蹄小贩,不少网友感到“惋惜”,“这没文化都能做的事情,大学生去做,那么多年书不是白读了吗?”对此,东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开业咨询师胡海洋认为,创业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不论学生是依靠专业背景还是凭借兴趣爱好进行创业,都值得一试。

  胡海洋说,即使是传统的创业方式,大学生还是能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新的商业模式等进行运作。以“烤猪蹄理工男”为例,学生们不仅仅是进行了传统的摆摊售卖,还利用了二维码等新媒体手段进行网络宣传,这就是智慧的体现。“所谓的创业并一定要局限于新技术上的创新,如果能改进服务,或者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这就是好的创业。”胡海洋说,“比起没有文化的粗暴式创业者,一个高学历者的创业经过已经不完全是传统型的,他们更懂得利用新方法、新平台进行创业,所以值得鼓励。”

  创业之余收获美好的爱情

  从去年8月起,赖章平每天卖出300余只烤猪蹄,如今数量已经提高到700到800个。赖章平说,烤蹄从下午3时开始销售,平均每天净利润有一、两千元,月入可达三四万元。“八戒猪蹄”在北京开了一家门店,“希望未来会成为一个连锁店经营品牌。”开连锁店是赖章平的梦想,但他拒绝了别人出5万元想要加盟的请求。对于未来的发展,赖章平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没有完善的地方,还要积累更多经验。

  一路走来,在经历创业期的跌宕起伏后,赖章平坦言“比起一年前,心态坦然了很多,也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这一点也得到了家里人的理解,还收获了一位美丽湖南姑娘的爱情。如今“理工男”赖章平还在坚持自己的烤蹄事业,并在渐渐享受着自己勤劳付出的收获和馈赠。

上一篇:吸血蝙蝠之谜
下一篇:楚天云雨
评论问答

做最有钱的人是我的梦想,也是我最大的动力来源,它令我每天都能够激情十足地工作。--本文主人公语他的最高学历是高中,他不是“富二代”,更不是“官二代”,然而他却信誓旦旦地要创建“像微软一样伟大的公司”,他还要成为“80后圈子里最有钱的”,他甚至豪言壮语地说:“雨林木风一日不上市,哥一日..

10年之间,美特斯·邦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周成建领导自己的企业,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服装行业独辟蹊径,成长为年产值超过20亿元的休闲服行业龙头企业,更开创了中国服装业一种新业态--“虚拟经营”,成为管理学界争相研究的“现象”,也是业内公认未来有机会与国际服装巨头一较高下的少数几家国内服装企业..

为什么要创业?作者:杭州童哥哥这是我父亲的故事我们是在浙江一个偏远的农村,爸爸那一辈有3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爸爸算老三。爷爷那时候是一个老师,在乡里教书直到退休,话说那个时候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加上父亲也不是一个好学生,天生好动,所以没读几年书就开始在村里大队里天天放牛,在他18岁的时..

屠呦呦近日赴瑞典领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颁奖之前,屠呦呦做了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中医给世界的礼物”的演讲,强调这不仅是授予她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她还讲述了40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并特意谈到中医药说,这..

如何用有限的资金更好地周转,如何把公司的雪球滚大,是傅若岩现在的课题。拥有丰富的经历和平和的心态,这位“80后”老板在积累更大的成功。傅若岩与戏剧结缘很早,在首都剧场看第一部戏《蝴蝶梦》时他小学五年级,比那更早时开始,每天放学后他就跟十几个剧场家属子弟在剧场东游西窜,他的父亲傅维伯..

“有人说农村的条件很差、机会很少,可在我看来却是年轻人追梦的大舞台。”河北赵县籍大学生范立涛放弃了大城市工作机会回乡创业,他承包近4000亩的土地,创办家庭农场,当起了职业农民。一位80后大学生的“职业农民梦”在赵县新寨店工业园区乐活家庭农场见到范立涛时,他正在检查维修农机具。两年前,..

罗文波是骨之味的董事长,1981年生,是个标准的“80后”。他身家千万,但9年前他还在打工。员工们说,罗文波平时常穿着大力水手或叮当猫的T恤在办公室之间穿梭,让人觉得很亲近。对市场很敏感罗文波是德化人,父母都是很普通的农民。他很早就出来打工。刚开始他在泉州的一家洋快餐店上班,随着对行业的..

午后暖阳,清风和煦,温润如玉。阳光下,新沏清茶的袅袅水雾,升腾不绝……走进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司家社区花卉基地,涂思思正手持花卉书籍,研究“养花经”。眼前这位29岁的女性创业者,不久前还是一名全职太太,现在的她已是江苏惠万家农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拥有近2万平方米的花卉大棚,..

黄蒙说,当时那条街还不叫中关村创业大街,那里曾经惨到连一层的门面房都租不出去。杨乐则说,她在北大读书的时候还在那里买过发卡。如今,这条大街不再是杨乐买发卡的地方,那些曾经卖饮料、烟酒的小门店房,也被大大小小的创业咖啡店取代。用黄蒙的话来讲,感觉这里马上就要成为科技圈的798了。黄蒙..

5年前没有拿到大学毕业证的大四学生,现如今是拥有两家分公司的小老板。5年,一波三折,他的手绘T恤和手绘鞋,通过网络批发到中国香港和法国、美国,正在与风投谈生意的他自信地梦想着上市。6000元开启创业路李文,1983年出生,大学就读于江西财大财政专业。”李文的开场白,像极了一个大学生面试时的..

本内容由光绪发布在创业成功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80后“烤蹄哥”不平坦的创业之路是一篇由光绪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创业成功故事内容历史,支持光绪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37742.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