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所云
【拼音】b zhī suǒ yn
三国时期,蜀国南部彝族头领孟获,兴兵反蜀。诸葛亮为了维持安定局面,积聚力量,派人前去安抚。经过几年,蜀国恢复了元气,兵强马壮,粮食充足。
公元225年,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南征孟获。他七次俘虏孟获,又七次释放,孟获终于归顺蜀汉。南方平定后,诸葛亮决定出师伐魏。临行前,他给刘禅写了一份表章《出师表》。
《出师表》中,诸葛亮规劝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严明赏罚,虚心纳谏。最后,诸葛亮写道:临表涕泣,不知所云。安排妥当后,诸葛亮亲率大军向汉中前线进发。后主刘禅率百官把他们送出成都城外10里多远。
不知所云本是诸葛亮自谦,表示自己语无伦次。现泛指言语紊乱,叫人摸不着头绪。
【出处】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释义】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不知道说什么
【近义词】不得要领、语无伦次、吞吞吐吐
【反义词】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提纲挈领
【成语例句】
◎这篇文章逻辑性太差,使人看了不知所云。
◎在行驶中,我的耳朵被电台里一个女人喋喋不休、不知所云的唠叨折腾得很累,下得车来,世界突然安静下来,好像地球也停止了转动。
◎大家被炎威压迫得动弹不得,而且不知所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