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延伸读 ~ 庞涓的恨意 & 决策的五步骤


开篇交代故事背景

                   恨意的源头 ~ 马陵之战

孙膑是兵圣孙武的孙子,他的成名战是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前夕,魏国大致的部署是这样的

魏军上将军:太子申

    魏军主将:庞涓

实际的排兵布阵,是魏军主将庞涓说了算,上将军太子申就是来凑政治资本的!

太子申呢,路过外黄,一位自称徐子的拦路,和太子申一番劝诫,主旨是 止战,前提是 马陵之战不是百胜之战,与太子无益

太史公描述了这么两句

       “太子虽欲还,不得矣。”

       “彼劝太子战攻,欲啜汁者众。太子虽欲还,恐不得矣。”


这话就差点名主将庞涓了

   ~~~~~~~~~~~~~~~~~~~


本篇,就借魏国这两个主人公来说说


                          合格的决策者


LMS认知象限关于“S社会”的条件限制


S 社会,处于孙膑第二次“围魏救赵”策略执行到位,齐军达成战略目标后,开始后撤返回齐国,同时魏惠王被两次愚弄之后,怒而发兵,准备集结有生力量与齐国决战的当口


L 理性 = 80


庞涓,80,他在桂陵之战后,盛名便被孙膑盖过,但即便这样,他也保留了军事家的理性,魏国军事力量一直在对抗秦而不输,还是有信心打败齐国的,所以集齐精锐的仗是可以打的


少了20分,是他有私心的成分,他评估仗可以打,却忽略了此战有两个阶段


阶段一,追逐战

阶段二,灭国战


追逐战是个拼速度的形式,庞涓的人大部分刚刚经历了解围和守城之战,未得到休整,拼速度,则是以己之短应敌之长,犯了第一个忌讳


自然如果真的追上,真刀真枪,魏军应该也不输

太子申,60-,他是拼政治资本,顺便监督败过一次的庞涓,说白了就是个钦差


他打了个不及格,是因为他是最终受益者


庞涓输赢,只要他活着,魏国未来都是太子申的,你的目标是国家的利益;监军有两种


辅助型,借助自己的资源优势,帮助主将完成比较难的任务,如运粮和所过地方的协助工作


拉胯型,利用自己的职权,故意打压主将,让主将束手束脚,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战术思想


太子申属于后者


M 道德 60-


这个两个人都一样,你伐韩国伐赵国,都是为了领土扩张,反倒这次把自卫反击打出来了,但也摆脱不了战争本身的非正义


S 社会 60-


你可以理解为,第一次“围魏救赵”发生后,第二次又来了个“围魏救韩”,这说明了个严重的问题


           魏国无法同时支撑两场以上的战争


逻辑成立之后,你伐齐,意味着赵和韩可以在魏国与齐国打成胶着状态时,学越国偷袭吴国那样,直接打进魏国都城大梁


即便强大如秦国,他灭六国的策略,也不过是蚕食,而不是一次打两个以上灭国战


这样的话,对于两个人


           庞涓 L = 80,M = 60-,S = 60-


         太子申 L = 60,M = 60-,S = 60-


最后战果:太子申被俘庞涓陨落,孙膑扬名天下


我们继续回到主题


                       合格的决策者

一个决策,定义上有很多观点,我选择五阶段论

第一个阶段,界定问题

决策的首要任务是找出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并且界定问题。


我们看两位,首先定义的是两个人的角色

庞涓,是主将;太子申,监军

真正的决策人是庞涓,辅助决策人是太子申

再界定问题,本质是战争问题

孙子曰:道天地将法

道,非道,是复仇之道,魏国恨齐国两次捣乱

天,未明说,未看到有天灾的影响

地,一路的行进未做周密的安排,以至于大队人马埋伏

将,智信仁勇义,占了一个勇字

法,法度还算严明,劳师远征也没有太大的错处

也即,五个字中,道、地、将,三字站不住,天不明,法就变成了作秀。

界定问题:

马陵之战是一场矢志完成但没有做好准备的战争


第二个步骤,分析问题

下一个阶段是分析问题:将问题分类,并寻找事实。 

魏国和庞涓一开始跑偏,也不代表不能治

史记中有一段外黄徐子的一段话,用在这里

外黄徐子谓太子曰:“臣有百战百胜之术。”

太子曰:“可得闻乎?”

客曰:“固原效之。”

曰:“太子自将攻齐,大胜并莒,则富不过有魏,贵不益为王。若战不胜齐,则万世无魏矣。此臣之百战百胜之术也。”


徐子用收益反馈了战争的两个结果

第三个步骤,制定可行的替代方案

胜败兵家不长期,徐子给出的方案,是:不战!

他也提到,你想要不战,很难,因为身边的人,都是想立功的人

我们就针对性的看两个方案

方案一,继续作战

这时候是追击作战,魏军虽说在庞涓的带领下,勇冠战国时期,可要懂得不能轻敌的基本准则

研究了《史记 - 魏世家》有记录的对齐作战有两次,基本是点对点的,这种跟随作战一样从“道天地将法”去讲太繁琐,就说“地”

他对前方的路,该多派些探马,几波探马把前方的路了解清楚,拒绝深夜到了易埋伏区域的尴尬

再说兵法,遇到孙膑的减灶之计,只考虑一种情况,没有充分论证,上了当

地利劣势,可以避免;减灶之计,可以避免

以魏军复仇之师,倾国之力,不见得就输

方案二,不战

太子申,应该以监军加太子的身份,力主退兵,庞涓随为主将,谁也不知道太子啥时候即位,只要这个双重身份加持的人,坚持下去,这个仗不一定能打

再者,外黄徐子讲的很明白,太子也认了,历代魏君的基业,只要理性输出,这个时不时揍秦国一顿,甚至吴起差点把秦打灭国的势力,不见得就不能撤兵休整从长计议耐心准备直取临淄

第四个步骤,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方案一,继续作战,可以保持史记所记载的

徐子曰:“太子虽欲还,不得矣。彼劝太子战攻,欲啜汁者众。

太子虽欲还,恐不得矣。”

太子因欲还,其御曰:“将出而还,与北同。”

太子果与齐人战,败於马陵。

方案二,不战!

从界定问题看,“道天地将法”,魏军,连一个都没占明白,那就先把五要素搞明白

再选择战斗,顾虑到两次多线作战的压力,提前规划后来自各方的压力,一举拿下齐国,乐毅拿得下,魏国亦可

第五个步骤,把决策转化为有效的行动

最后从五个方面,对比两个方案

1.    风险

方案一,继续作战,士兵疲惫,地形不明,对手了解主将,战力相当,且以逸待劳,风险较大

方案二,不战!孙膑所有的计谋落空,且后退后,所有谋划将曝光,庞涓不会再让孙膑有第三次机会,再想找到与魏军主力决战的机会肯定有,想阴魏军,肯定就难上加难了,风险很小!

2.   投入的精力所达到的经济效益。

方案一,打完齐军主力,未必有实力开灭国之战,极可能把追逐战达成齐国本土保卫战,战力损耗和费用负担,无法评估

方案二,做好万全准备,以不变应万变,开局便是灭国战的经济和战略准备,虽说短期内有损失,长期看,一旦拿下齐国,对战国各种力量将形成分割之势,很可能直接形成称霸的资本

3.考虑时机。

方案一不占天时,方案二可伺机而动

4.资源的限制。

方案一受行军速度,沿途敌情,进入齐国之后漫长的粮草补给风险等因素制约

方案二庙算于大梁,收割于淄博,连带着可以提前布局供给线,对资源的沿途补给和整条粮草线路做好准备

通过决策的五个步骤,

               最佳选择,方案二:不战!

然而庞涓的恨意何处来?

一是打心里的格局,容不下孙膑

一是桂陵之战失败,让庞涓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

一是魏对于两次“围魏救他国”成功后的信任危机

庞涓的恨意,让他忽略了为将五件事,只从战力评估后便继续了自己的自信

太子申为何不拦,从记录上看,只不过是他的御手反对,他就放弃了劝说庞涓等将的努力

对于决策者而言,

一件事的决定,往往是一环套一环,每个环节有层层相扣的,任意一个环节出问题,最终的决定都会走偏,不论是决策的五个步骤,还是具体到军事的道天地讲法,智信仁勇严,都是要综合考量大胆决策的产物!

以当代人去看这场战斗和这两个人,也是不公平,只可惜胜败可分,斯人不在,空留了遗憾在历史的洪流中......

一年后,魏惠王以公子赫为太子......

给你机会不好好珍惜,差点毁了大魏的江山

评论问答

翻开旧报,发现《大家文摘》有篇转载的短文,说《史记》算不上严谨的史书,充斥了神话、鬼话、传闻和小说家言。并告诫读者在学习历史时要相信科学、理性,不必迷信古代的权威。此话从何处说起呢?读了文章方才明白。原来文章的作者可能早就准确地知道秦始皇是庄襄王子楚的亲生儿子。然而《史记》与其相..

孙膑是战国时齐国人,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他早年曾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到魏国做了将军,很得魏惠王的信任。庞涓妒忌孙膑的才能,就假意把他请到魏国,暗中却在魏惠王面前诬告他私通齐国。魏惠王大怒,命人把孙膑的膝盖骨挖去,还在他脸上刺了字。孙膑假装发疯,躲避了杀身大祸,后来,孙膑..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避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但是..

写在开篇,郑国,不像齐鲁这类自周建国一来就存在郑国的存在也解答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春秋战国诸侯国可以到数百个之多郑国的建立则回答了另外一个问题,诸侯的封地除了册封..

写在开篇,赵世家不仅要读一篇,要读三个世家才开启得了春秋战国的一个分界点:三家分晋赵、魏、韩,做到了其他国家士族很难做到的事,算算另外一个就是田氏代姜齐作者就去..

读史记,在称得上“世家”的各国发展的后期,太史公记录最频繁的是两句“秦伐我,取某地”“五国伐秦,某某某约为合纵长”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秦国总被团结着打?我们先..

堕胎婴灵法事超度的步骤一:忏悔(先自我忏悔,认知自己所做之事是堕胎杀生业障,能够以后自我约束不再犯)堕胎婴灵法事超度的步骤二:祈祷、祈愿(虔诚祈祷对孩子,发心发..

人之一生啊,一定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诸恶莫作。说起堕胎杀生之事,这就是最大的一个业障了,伤害生命又影响自己福德运势。第一个故事,是一个78年还是79年的女人,..

司马错,你了解他多少秦孝公与商鞅这对好基友,二十年励精图治,变法强国,使得秦国焕然一新,于是就想找个地方验证一下变法的效果,搞个军事演习,地点设在了魏国河西。这个时候的司马错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后生仔,年轻有干劲,看到搞演习,于是自告奋勇向大良造卫鞅打报告,要突袭函谷关。卫鞅向来喜欢..

战国时燕昭王到底是太子平还是公子职为什么史记和战国策记载是太子平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比较弱小,在很长的时期里默默无闻,未能参与逐鹿中原、争夺天下的斗争。至燕王哙时(公元前315年),听信他人的蛊惑,贪图让贤的虚名,稀里糊涂地把君位禅让给相国子之。子之这个人原本就“贵重主断”,一朝权在手..

本内容由发布在羽扇纶巾最书生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史记 延伸读 ~ 庞涓的恨意 & 决策的五步骤是一篇由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羽扇纶巾最书生内容历史,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5171.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