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蕙千古奇文织锦回文璇玑图


数年前慕名游陕西法门寺,目睹千年之出土文物。于佛教界,珍贵者莫过于佛的真骨舍利。而其璇玑回文织锦一件,也是罕见奇宝。今对网上的文章介绍,略裁减,以飨万维诗词歌赋之读者。

  回文诗是国文苑一奇葩,其以奇巧多变、文彩斐然而称的,当推前秦苏蕙的《璇玑图》。(见上图)

  存孝《回文类聚序》云:苏伯玉妻《盘诗》为肇端,窦滔妻《璇玑图》而大备。 据唐代房玄龄《晋书》卷九十六记载:窦滔妻苏氏,名蕙,若兰,始平(今陕西兴平)人,善属文。她的丈夫窦滔为符坚时的秦(今四川)刺史,后被徙流沙(今甘肃敦煌),苏蕙思夫心切,于是织锦为回文《璇玑图》相赠。共841,回环宛,词语凄惋。

  织锦回文诗许多人看不懂,苏若兰笑言:徘徊宛,为语言,非我佳人,莫之能解。

  对于《璇玑图》如何读,古人曾门有研究,说法很多,不能一一备述。淑真考据图上有五言、四言、三言和七言回文诗,可流而读﹔武则天说图内诗横反复,皆成章句,是言可以顺读、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蛇行读、退一读、叠一读、间一句读、右旋读,皆成诗词,构思奇巧,旷古绝后。每首诗语句节明快,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如诉如怨﹔情真意切。读之,伤感处催人泪下,愉快处使人破涕而笑,真可谓妙手天成。故宋代名诗人黄庭坚有诗称赞云:千诗织就回文锦,如此阳台暮雨何?亦英灵苏蕙,只无悔过窦连波。

  璇玑回文诗虽然是一种杂体诗,但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却占有特殊地位,一千六百多年来,研究它的人世代不绝。唐代武则天推崇备,据其《织锦回文记》说,可读诗二百余首,但读法失传。宋代,因原诗色彩脱落,迷其句读,均不过百首。黄庭坚曰千诗织就回文锦,也未能读到千首。到了明孝时起道人把璇玑图分解为七个分图,读诗达三千五百七十二首。后来康万民读诗达四千二百零六首,乾隆四十六年,扶风知事熊家振修的扶风县,言其读诗达九千九百五十八首。今尚无定数。

  仅录诗数首以飨读者:

  仁怀德圣虞唐,贞妙显华荣章。

  臣贤唯圣配英里,伦匹离飘浮江湘。

  钦岑幽岩峻嵯峨,深渊涯经网罗。

  林阳潜曜翳英华,沉浮翼逝颓流沙。

  岑幽岩峻嵯峨深,渊涯经网罗林。

  阳潜曜翳英华沉,浮翼逝颓流砂鳞。

  邵南风,兴后妃。

  卫郑楚樊,历节围,

  咏歌长叹,不能奋飞。

  齐南双发,歌我哀衣。

  曜流华观,冶容为谁?

  情微宫羽,同声相。

  嗟叹怀,所离经。

  遐旷路﹔伤情。

  家无君,房帏清,

  华饰容,朗镜明。

  葩粉光,曜英。

  多思感,谁为荣?

  嗟叹怀所离径,遐旷路伤情﹔

  家无君房帏清,华饰容朗镜明。

  葩纷光耀英,多思感谁为荣?

  风兴后妃,楚樊厉节闲。

  长叹不能奋飞,双发歌我衣﹔

  华观冶容为谁?宫羽同声相。

  苏蕙简介

  苏惠,若兰,武功人,约生于秦王坚永兴元年(公元357年)。当地百姓传说,若兰容貌秀丽,举止娴雅。她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琴棋书画的神韵,全被她运用到了织锦之。远近乡邻将她的超人之才,传成了神话。一些豪门望上门求婚,均被谢绝。一日,逢法门寺庙会,巧遇一射飞雁、穿池鱼的英武少年,其为右将军窦真之孙,名叫窦滔,幼习文练武,相貌不凡,若兰顿生爱慕之情。经人提亲,结成百年之好。

  不料好景不长,窦滔因厌战不从军令,被革职发配到流沙(今甘肃敦煌),后来遇到了歌妓赵阳台,娶了偏房。这赵阳台,不但能歌善舞,而且娇媚可人,引得窦滔对她宠爱不已。后来,窦滔奉命出镇襄阳,本欲携妻妾同往,可苏蕙为赵妾之事赌气不从,窦滔只带赵阳台赴任。苏蕙独守长安空闺,日稍长,便感寂寞难耐。丈夫在身边时,不能感觉出他太多好处,现在一离幵,思念之情却是刻骨铭心,不由得悔恨当初的负气。悔恨之余,她便用吟诗文来排遣孤寂的时光。后突发奇想,又经反复推敲构思,将所写诗词编排整理暗藏在29行、29列的文里。然后怀满腔幽思、废寝忘食地把诗词织在八寸锦缎上。苏蕙把这副锦缎命名为璇玑图。璇玑,原意是指天上的北斗星,之所以取名璇玑是指这副图上的文,排列象天上的星辰一样玄妙而有,知之者可识,不知者望之茫然。其更暗寓她对丈夫的恋情,就象星星一样深邃而不变。

  璇玑图织好后,苏蕙派人送往襄阳交给窦滔。旁边的人见了这图,都不明其意,可窦滔捧璇玑图,细细体味,竟完全读懂了妻的一片深情。当即,窦滔派遣了人马,到长安接来了苏蕙。此,夫妻恩爱老。

  附录: 织锦回文记(唐武则天)

  前秦荷坚时,秦刺史,扶风窦滔妻苏氏,陈留令武功道第三女也。名慧,若兰。识知精明,仪容秀丽﹔谦默守,不为显场。年十六归于窦氏,滔甚爱之﹔然苏性近于急,颇伤嫉妨。滔连波,右将军于真之孙朗之第二也。风神秀伟,精通经史,允文允武,时论尚之,坚委以心普之任,备历显职,皆有政闻,迁秦刺史。件旨,戊敦煌。会坚克晋襄阳,虑有危逼,藉滔才略,乃拜安南将军,留镇襄阳。初,滔有宠姬赵阳台,歌舞之妙,无出其右,滔之别所。苏氏知之,求而获焉,苦加捶辱,滔深以为憾。阳台又苏氏之短,谗毁交,益恨焉。苏氏时年二十一,滔将镇襄阳,邀苏同往,苏氏忿之,不与行。滔携阳台之任,绝苏音问。苏氏悔恨伤。因织锦为回文,五彩相宣,莹心耀目,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横反复,皆成文章。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古迈今,名曰《璇玑图》。然读者不能悉通。苏氏笑曰:徘徊宛,成于章。非我佳人,莫之能解,遂发苍头,襄阳焉。滔省览锦云,感其妙绝,因渝阳台令谢怒﹔而具车徒,感礼邀迎苏氏,归于汉南,恩好愈。苏氏文词五千余言,属隋季丧乱,文章散落,求不获,而锦回文盛见传写,是近代闺怨之旨。属文之土,咸龟镜焉。朕听政之暇,留心坟典,散帐之次,偶见斯图,因述若兰之多才,复美连波之悔过,遂此记,以示将来也。

评论问答

太行山上处处长着一种药材,有秧有根,秧叫夜交藤,根叫何首乌。夜交藤像红薯秧一样,能扯几尺长,但每株何首乌上面只长两根藤秧,不是一个往南扯,一个往北扯;就一个向东长,一个向西长。希奇的是这两根藤秧白日往两个方向生长,到了半夜,便渐渐靠拢,头挨头,尾接尾,彼此缠绕,如胶似漆,并随风抖..

清朝嘉庆九年,河北邢家村有个男子,名叫邢大,17岁,面貌姣好,艳丽不凡,胜过美人。他爹妈早亡,又不会什么手艺,靠人施舍为生。同村有个洪大也是个孤儿,靠祖上遗留下来的很丰盛的家业,过着清闲的生活。此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惟独有龙阳之癖,极好男色。有一回途遇邢大,一见钟情,回到家中,竟..

一般来说,皇帝的女儿被称为公主。北宋政和三年因蔡京建议,宋廷仿照周代的王姬称号,宣布一律称公主为帝姬。这一制度维持了十多年,直到南宋初才恢复旧制。柔福帝姬,就是宋徽宗三十四个女儿中的一位,她在靖康二年与徽宗、钦宗及赵氏宗室一起,被掳归金朝,成为离乡背井的亡国奴。南宋高宗建炎四年,..

导读: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夜里,北宋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在万岁殿驾崩,年纪刚刚满五十。太祖的死讯传出后,举国哗然,街头巷尾物议汹汹。按理说死亡乃人生最终而且是惟一归宿,无论你是位列九五之尊、荣耀无比的帝王,还是沿街乞讨、吃上顿愁下顿的犀利哥,大限一至,都要到阎王爷那儿签..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公元公元前685年,一位叫管仲的失意商人拉弓满弦,向公子小白射出凶猛的一箭,镞羽响处,只见小白应声倒下。公元这一年,地处山东半岛的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被弑,朝政一时空虚。他的两个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此时都被流放在外地,谁先赶回都城临淄,谁就最..

管仲(?~前六四五年)名夷吾,字仲,齐国颖上(今安微颖上)人,史称管子。管仲相齐四十年,是着称于世的贤相,齐国就是因为他,才威震诸侯,成为春秋首霸,而他能成就这等伟业,与遇到鲍叔牙这个好朋友密不可分。贫贱之中见真情。在管仲最困难的时候,好友鲍叔牙伸出了无私之手,诚心诚意的助他度各..

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欲从楚国赎出战俘百里奚的一段话。楚国同意将百里奚交还给了秦国,于是,百里奚就回到了秦国并当上了秦国的丞相。就这样,秦国五张羊皮换来的丞相百里奚,便有了五羖大夫之称。百里奚,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宇里,名奚。春秋时楚国宛人,宛即..

人们常用“千古飘零帝王花”来哀叹生不逢时、惨遭不幸的皇家公主。的确,“飘零”二字道出了原本天之骄女在亡国之后无所依靠、任由宰割的无奈和不幸。而历史上有名的隋朝宣华夫人,就是这样一位任由“胜者王侯”随意宰割、反复蹂躏的亡国公主。宣华夫人本是南北朝时期的南陈公主,即南陈宣帝之女,后主..

许敬宗为什么被称为千古阴人因为他是一个奸臣。早年经历:许敬宗,字延族,生于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富阳区)。父亲许善心,仕隋朝为给事中,唐朝赠礼部侍郎。隋炀帝大业中期,考中秀才,授淮阳书佐。不久,值班于谒者台,负责接待和传送文书。公元618年(隋义宁二年),隋朝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发动政..

李商隐,字义山,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的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唐代: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

本内容由石守信发布在野史沉钩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苏蕙千古奇文织锦回文璇玑图是一篇由石守信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野史沉钩内容历史,支持石守信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26287.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