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伙养竹鼠闯出了一条农村创业致富路


  3月28日,碧空如洗,一辆货车驶入顺庆区辉景镇大堰沟村蜀农特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车刚停稳,早已等候在大门口的李和桂和工人便将打好捆的黑豚立体养殖笼配件和黄精种子放进货箱。此时,大门口又来了一拨客人,李和桂赶紧笑着迎了上去。

  年产竹鼠、黑豚3万只,蚯蚓1万箱,瓜萎、黄精、白芨种植面积达400余亩,年收入百万元以上。这个曾被大家认为“不务正业”的80后小伙,硬是靠着执着闯出了一条农村创业致富路。

  养竹鼠 经历三起三落

  李和桂是顺庆区李家镇人,今年32岁。2007年大学毕业后,他在广东一家钢铁企业谋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月收入近8000元。“工作比较轻松,每天有很多空闲时间。同事们打游戏喝酒,我就到图书馆看书或上网。”那段时间,李和桂了解到竹鼠这个小动物。

  “饲养竹鼠可以说是一本万利,而且当时在四川还是空白。”李和桂嗅到了商机。2008年春节回家过年,他带着从广西购买的50只竹鼠。“拿棉被裹回来的,小家伙怕冷。”

  回家后,李和桂把饲养竹鼠的“重担”交给从事养殖业的堂叔。谁料几个月时间,竹鼠全军覆没,投入的两万元钱打了水漂。“很心痛,但更多的是不服气。”李和桂不服输,这一次,他和广西的同学合作。由他负责引种和业务指导,同学负责饲养。一切渐入佳境时,同学的母亲突发疾病,瞒着李和桂私下把竹鼠给卖了。

  “在工厂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还不如回家单干。”两次失败并没有挫败李和桂。几番思考后,2008年10月,李和桂辞职回到老家。

  听说李和桂辞掉工作回家养“老鼠”,亲朋好友们又惊叹又惋惜:“这孩子简直是不务正业!”。

  李和桂不为所动。2008年12月,100对竹鼠住进新建的基地。李和桂天天吃住在基地,像照看孩子一样精心照顾着竹鼠。尽管处处小心,“半年不到,竹鼠开始发病,死了大半。”李和桂请来该区农牧业局的专家,才知道竹鼠食用了霉变的食物所致。

  经过这次教训,李和桂明白,要养好竹鼠,单靠一腔热血和图书、网络上得到的知识还远远不够。2009年,他奔走各地,学习竹鼠养殖技术。到了2009年下半年,李和桂的竹鼠养殖终于有了起色,订单也渐渐多了起来,养殖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李和桂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校企合作 走循环种养之路

  “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近年来,竹鼠养殖在全川大范围兴起,如何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站稳脚跟?李和桂动起了脑筋。2012年以来,他的竹鼠基地先后与成都理工大学和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起校企合作关系,基地现有高级专家顾问3名、大学指导教授8名、技术员6名。“这就是我们跟大学合作之后选育的新品种,比普通竹鼠要重三分之一。一对可以卖到1万元。”李和桂抱起一只圆滚滚的竹鼠自豪地说。

  养殖竹鼠利润虽高,但产品过于单一。李和桂了解到,竹鼠、黑豚的排泄物可以用来种植牧草和中药材,还能养蚯蚓。牧草又可以饲养竹鼠和黑豚,形成可循环的绿色产业链。李和桂请来成都理工大学的专家,通过无性繁殖,在基地里栽植了瓜蒌,又在瓜蒌架下套种黄精、白芨等中药材。如今,李和桂的专合社年产竹鼠、黑豚3万只,蚯蚓1万箱,瓜萎、黄精、白芨种植面积400余亩,年产量600余吨。年收入在百万元以上。

  线上营销 产品畅销省内外

  产品那么多,销路在哪里?李和桂自有一套办法。

  “销售以网络为主。”李和桂上大学时就喜欢上网。如今,他更是把网络当成主要的销售渠道:在各大网站发布信息,利用微信朋友圈和QQ群巩固阵地。专合社的网络营销做得顺风顺水。采访期间,李和桂的手机响个不停,微信上不断有各种供求信息和业务转账。

  “每天都会有物流公司来收货,我们是两家物流公司的大客户。”言谈间,李和桂颇为自豪。

  附近村民见李和桂的养殖基地利润可观,也纷纷效仿。一些养殖户为了挤占市场,甚至实行低价抛售。面对这一局势,李和桂主动出击,走专合社+基地+分场+农户的模式。李和桂与养殖户签订合同,由他负责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负责成品回收。养殖户只负责日常管理。这一做法得到了绝大多数养殖户的认同,并纷纷加入专合社。

  “3个月后,我们的加工厂就要建成了。”在专合社办公区一侧,30余亩土地已经平整出来,计划建设中药材深加工工厂。李和桂望着那片平整的土地,目光中满怀期待。

评论问答

李克,一位经历过三次创业失败的80后大学生最终找到了他的创富之路——家电清洗。短短三年,这家公司就从最初投入的2万元升值到了数百万元。目标:在创业板上市李克在2006年创办海南格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格科),到2009年,营业额已经突破300万元,净利润也已经增长到了150万元以上。企业的快速增长和..

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有一位85后青年深受老年人的喜爱,他就是“市北e家”养老院的负责人——苏阳。因为他,老人们第一次感觉网络离自己的生活那么近,也是因为他,无数的老年人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安享晚年……苏阳1989年出生于青岛一个普通家庭,2008年,苏阳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沈阳大学。学校开..

李学友,42岁,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德镇园田村人,他与大多数中国农民一样——勤劳、朴实、憨厚、单纯。他总爱操着一口浓重的四川腔,腼腆地说:“没啥子没啥子,种地的嘛!”但谁也没料到,城市里的时髦玩意儿——微博,竟然改变了这位乡村农民的平凡生活,他拥有了自己的“粉丝”,被称为“最潮的农民..

5年前没有拿到大学毕业证的大四学生,现如今是拥有两家分公司的小老板。5年,一波三折,他的手绘T恤和手绘鞋,通过网络批发到中国香港和法国、美国,正在与风投谈生意的他自信地梦想着上市。6000元开启创业路李文,1983年出生,大学就读于江西财大财政专业。李文的开场白,像极了一个大学生面试时的自..

一个18岁就背负20万债务的青年,用5年的时间,跃升为总裁。他的成功验证了他的一句话:有了激情什么都能实现!2004年8月,郑州。面前,是一位已经在商场打拼了5年之久的职业经理人,他刚满23岁,清瘦、英俊。他就是越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总裁郭俊峰。他喜欢穿休闲服饰,除了必要的应酬,他都会换掉..

北京朝阳公园西门附近有一个叫做"珍妮璐"的小超市(JENNY LOU S SHOP),招牌一点不显眼,可进进出出的顾客大部分都是蓝眼睛、高鼻梁的老外,让人很好奇。与周围的居民一打听,人人都知道这是个"专门挣外国人钱"的店。和店里店外的老外一聊,几乎人人都翘起了大拇指--"我喜欢那里。"进到店里仔细一看,吃..

他和她是一对甜蜜恩爱的80后夫妻。2年前,他放弃了修理家电的手艺,她辞去了在证券公司的工作,夫妻俩用从亲朋处借来的8万元艰苦创业,做起了机制木炭生意。创业的初期,各种各样困难考验着夫妻俩,夫妻俩还是挺了过来。如今,两人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让身边的很多80后朋友很是羡慕。昨天中午,见到24..

如今,在农村创业越来越看好,农村规模养羊也是一大发家致富的道路●以毛为主转向以肉为主目前,肉羊饲养热正在我国迅速扩展。国际养羊的重点由毛用向肉用转变和国际市场价格的调节,使我国养羊业的重点也发生的重大转变,由原来的以毛用为中心逐渐转变为现在的以肉羊生产为主,同时,羊肉本身营养价值决定和..

人们总是认为20多岁的年轻人幼稚、骄纵、享乐、浮躁、桀骜不驯,然而有这么一批80后,却以自己的果断、坚持和创新开始了创业之路。他们不谈父辈雄厚的财力,只想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陈豪:一人横跨六家企业1982年出生,商人兼投资人陈豪2005年毕业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获得管理专业学士学位。他从大学..

“创业过程无比艰辛,历经艰辛后我品尝到的是醇醇甘甜。政府给创业者的优惠政策让我振奋,我要通过自己的创业帮助更多的人就业。”这是大学生创业者谢俊在QQ日志中写下的一句话。初见到谢俊,T恤、牛仔裤、运动鞋,浑身上下充满阳光与活力,很难让人相信这位1987年出生的小伙子却整天与土地、大棚“纠..

本内容由窦武发布在农村创业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80后小伙养竹鼠闯出了一条农村创业致富路是一篇由窦武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农村创业故事内容历史,支持窦武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30239.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