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开机的生活


  几个在500强做公关的朋友吃饭,说起怎么让iPhone关机后仍具有叫醒功能。我奇怪:研究这个干什么,谁晚上还关机啊?

  他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你晚上睡觉还开机啊?

  我把眼睛瞪得更大:你们做公关的晚上还关机啊?要是有急事怎么办,事故啊罢工啊跳楼啊?

  他们说,罢啊跳啊,早晨上班再说。

  互相指责对方不谙世事后,我发了条微博问大家睡觉关不关手机。收到百八十个回复,说关机的不关机的各占一半。

  主关派的主要说法是,上班时间是单位的,下班时间是自己的,你没有付给我8小时以外的工资,我凭什么随时恭候你指令?

  有的说,自己开公司要保持开机,打工就算了吧。

  主开派,第一种是被逼无奈,老板要求24小时待机,不想丢饭碗;第二种是习惯使然,特别是做过记者的,忧患意识强,新闻是没有截稿时间的,随时保持战斗状态。

  比较深沉的说法是,那些晚上下班就关机的人,肯定是不喜欢老板和工作,应该考虑换换工作了。

  我是那种一直开机但主张下班时间尽量不谈工作不打扰同事也不受打扰的人。自己做过记者,现在又做公关,对紧急事件保持反应能力,是我的职业准则,对部下的要求也是如此。但是,人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我知道多数政府官员是不关机的,他们周末也在工作,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我听到并亲眼见过官员不知疲倦的作风,甚至许多腐败官员也是如此。

  对于多数在企业工作的人来说,你必须对老板、客户保持随时回应的状态,不管是因为职业习惯还是虐待狂的上级。从宏观的角度讲,中国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定规则和创造财富的人下班不关手机。

  在我的记忆中,在这家企业工作10年,除了飞行,从不关手机,而真正在半夜被叫醒只有一次。那是美国总部来的电话,出了一个事故,他们第一时间通知我,以便在清晨一起床就能回答媒体的问询。当然,半夜这个概念也在延伸,我记得自己也曾在晚上11点为第二天上线的广告打电话给创意公司。

  以前我总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关机,一直认为关机只有3种情况:一是憎恨上司、下定决心走人,二是躲避债务,三是正在外遇。现在我发现,还有一种生存环境叫做法国公司。

  我认识不少在法国公司工作的朋友,跟他们交谈总是深受刺激。他们漫不经心地告诉你:男员工也有12天产假;工作7年可以享受一年的停薪留职,任你周游世界,做自己梦想中的事情;要是有了法国男朋友,公司会安排你去法国工作以示人道;下班不开手机简直就是天经地义。

  不是说法国公司就是天堂,但是这样的制度让十分淡定的人也难逃嫉妒,进而对当前欧洲的经济危机幸灾乐祸。

  晚上开机只是一种现象,折射的却是人的状态。一个真正心有所属的人,会希望被人惦记,甚至被打扰。有个极端的朋友说,她希望在夜里意外收到前情人的短信。另一位朋友回忆起去怒江大峡谷与世隔绝的半个月,当时觉得惟一牵挂的就是父亲,希望为他不停地报平安。

  工作也好,生活也好,人最可悲的状态是不被打扰。每个人都说自己工作太忙,没有自己的时间,假期太短,压力太大。当老板忽然不找你了,找别人去做事,晾你一个月,这时你的抱怨、你的淡定、你的自信,都开始动摇,你发现,被人需要、被人依赖,是件挺好的事。

  还是我的一个同事说得好:晚上睡觉都会开机,放在震动,听见了就醒来干活,听不见那是命运的安排。

评论问答

如今,父母都是九旬老人,依然相依相伴。有时候,母亲生病住院,父亲在家里常常六神无主,总念叨着要去医院看望。有时候,父亲生病住院,往往住不安稳,时常惦记着母亲。当两个老人团聚在一起的时候,母亲会靠在父亲身边轻轻地聊天,甚至和父亲头顶着头说话,那亲昵的劲儿不亚于年轻的恋人。父亲生病经..

我曾经收到一封大学生的来信,大致意思是说他有一个很好的创业计划,苦于得不到资金,迟迟无法付诸实践。他在信中说,希望有人能给自己投资100万元。在他的逻辑里,钱是实现理想的前提。也有人不这么看,比如一个叫做小乔的年轻人。他说,不要等有钱了再去建造你的梦。那些想着攒够了钱再开始去实现梦..

赫拉克勒斯离开了牧人和牛群,来到一块寂静的地方,思考他的人生道路到底该怎样选择。突然,他看到两位高贵的妇女迎面走来。一位女子仪态万千,高贵而纯洁,目光谦和,举止有礼,穿一身洁白的长袍。另一位雍容华贵,雪白的肌肤抹了香粉和香水,姿态端正,使她显得比实际的要高一些。她的目光直视前方,..

1933年那个寒冷的冬天,经济状况与恶劣的天气一样糟糕。宾夕法尼亚州德国城的查尔斯·戴罗靠微薄的收入度日,生活几乎难以为继。他原本是名采暖设备推销员。1929年的投市大崩盘使他丢了饭碗。他靠修理小家具,做简单的木工活贴补家用,这样打零工的生活持续了一年。为了找份正式工作,戴罗每天排在长长..

1一次坐飞机,遇见一个小伙儿,一路上我们用普通话聊天。飞机到北京,他问我:“你是北京人吗?”“不是,”我答,“我是南京人。”他顿时惊叹起来:“我也是南京人啊。”原来聊了一路,却是老乡。老乡相见分外亲,各自留了电话和MsN。网上经常问候,有一次他说,他在北京两年了,我是他唯一认识的南京..

卖故事,这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的职业,如今却在淘宝上出现了。一家网店1元1篇出售真实的生活故事,该店的名字叫“CY故事”,其货架上陈列的200多个故事,有关于爱情的、有关于亲情的、有关于友情的、有关于理想的、有关于旅行的,都是网友们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一年来,已经有1500多位看故事的人为..

小杨(秀萍)下岗时正是不惑之年,此时的她一没技术二不再年轻。但这个身无所长的大龄下岗女工竟然从摆地摊开始,“手撕烤兔”烤出自己的精彩生活。并且帮助了很多像她一样的下岗工人和更多需要帮助的人。2007年2月,小杨下岗。虽然当时她一个劲儿地宽慰自己:下岗只是一时失意,说不定还是新生活的另一..

她是当之无愧的“商业精英”。1999年以欧洲工商管理学院MBA毕业生的身份被麦肯锡录取,不到六年,就成为了麦肯锡大中华地区的首位女性全球董事合伙人。用刚柔并济来形容她最好不过。而她一直是她自己,讨厌一成不变,有强烈的事业心,更能吃苦。业内人说到麦肯锡的工作强度都会有畏言,巨大压力下的她..

宽敞的庭院,一栋平房,后院种满蔬菜——这是位于广东江门鹤山市郊的一处普通的房屋。若非高颜值、好身材的女主人任淇淇站在门口,别人恐怕不会想到,这里会是这名“90后”女孩的时装设计工作室。父亲将这块地送给了她,让她自行决定用途。任淇淇用半年时间将服装设计梦变为自己的电商服装品牌,如今每..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出自唐朝诗人李绅之手。李绅因此获得了“悯农诗人”的称号,但他其实是个生活奢侈、人品低劣的官僚。李绅家几代为官,六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全靠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育成人。因此,李绅年轻时写出《悯农》这样反映农民艰辛的诗作..

本内容由孙秀发布在打工故事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24小时开机的生活是一篇由孙秀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打工故事内容历史,支持孙秀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33904.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