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大破匈奴


战国后期赵国大将李牧居北边时曾经大破匈奴,但史书关于此战的记载不甚明白,本文试图进行一些辨正,以求抛砖引玉。

  从战术上说匈奴骑兵若与装备大量强弩的中原军队正面交锋,将占不到任何便宜。因此匈奴人一直都是扬长避短,发挥机动优势,利则进,不利则退,不断发动袭击但避免大规模会战,所以秦军进攻匈奴时只能是逐而不能破,汉人也说匈奴,轻疾悍亟之兵也,至如猋风,去如收电,畜牧为业,弧杯射猎,逐兽随草,居处无常,难得而制(《汉书?韩安国传》)。直到汉军组建了具有同等机动力的大骑兵集团,采用快速进攻、远程奔袭、连续作战、高速追击等战法,才逮住飘忽不定的匈奴骑兵。

  赵军的战术体系和秦军一样,也是以步兵为主力,战车兵为羽翼,骑兵为伺候,机动性远低于匈奴骑兵,无法迫使其接受会战,要想歼灭匈奴军队只能另想办法。我们可以看出,赵匈此战与一个多世纪之后的马邑之伏非常相似。

《史记?李牧列传》记载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汉书?匈奴传》记载汉使马邑人聂翁壹间阑出物与匈奴交易,阳为卖马邑城以诱单于。单于信之,而贪马邑财物,乃以十万骑入武州塞。汉伏兵三十余万马邑旁,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护四将军以伏单于。单于既入汉塞,未至马邑百余里,见畜布野而无人牧者,怪之,乃攻亭。时雁门尉史行激,见寇,保此亭,单于得,欲刺之。尉史知汉谋,乃下,具告单于,单于大惊,曰:吾固疑之。乃引兵还。

  李牧大纵畜牧,人民满野的行动同汉军以马邑财物诱单于完全相同,匈奴小入时又详北不胜,诱使匈奴主力前来,也同汉军诱敌深入相似。但李牧的高明之处是令人民满野以数千人委之,结果匈奴人深信不疑,马邑失败的关键就在于畜布野而无人牧者,使单于产生了疑心。

  单于大率众来入后,李牧多为奇陈,会战从来都是聚兵一地、一战决胜,多字当作何解?《左传?隐公九年》云公子突曰:使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去之。君为三覆以待之。,这里的覆也就是伏。此外《左传?宣公十二年》还记载士季使巩朔、韩穿帅七覆于敖前,故上军不败。《左传?襄公十三年》云养叔曰:吴乘我丧,谓我不能师也,必易我而不戒。子为三覆以待我,我请诱之。,都是布置多处伏兵的意思。马邑之伏汉军的作战方案是吾选枭骑壮士阴伏而处以为之备,审遮险阻以为其戒。吾势已定,或营其左,或营其右,或当其前,或绝其后,单于可禽,百全必取(《汉书?韩安国传》)。因此多为奇陈的意思就是布置了多支伏兵。匈奴大军入境后,李牧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但赵军中骑兵占不到十分之一,机动性较差,不可能对匈奴骑兵实施两翼包围,因此张左右翼并不是表动作,而是表状态,以伏兵夹击之意。

  综上我们就有理由认为李牧破匈奴用的是伏击的办法,马邑之伏很可能正是借鉴了李牧的经验,甚至不排除赵匈此战的战场就在马邑附近的可能。

  关于此战的兵数,《李牧列传》说赵军为步兵15万、骑兵1.3万、战车1300辆,匈奴有骑兵10余万,这个数字绝难令人相信。即便按照游辨之士的说法赵国也只有车千乘,骑万匹,而且是整个国家的车骑数,代、雁门当然不可能有1.3万骑兵和1300辆战车。

  司马迁的材料来源可能有两种,第一是采自现已失传的纵横家著作(《太平御览》卷294引《战国策》文与《李牧列传》基本相同)。第二种可能是司马迁直接访自他的朋友、冯唐之子冯遂(冯唐祖父曾在李牧属下任职),此种可能性极大。不论如何,《李牧列传》依据的必定不是正式记载,这一点从此事既未见于《赵世家》,也未见于《六国年表》就可以看出。

  司马迁所得材料的另一部分保留在《冯唐列传》中,联系冯唐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之语,这段话无疑是做了很大的夸张。战国时东胡强、月氏盛,匈奴尚未大兴,也不可能出动十余万骑。所以《李牧列传》的说法并不可信。此战的真实兵数,可以参考西汉时匈奴大入代、雁门的兵力,估计匈奴军大略有三四万之谱。

评论问答

第一个探险家的报告中国史籍中最早的关于楼兰王国的具体记载,见于《史记大宛列传》。有些书籍,曾把《史记大宛列传》前半部分改称为张骞所著的《出关记》。这个提法尚有一定问题,因为我们只在《隋书经籍志》见到著录有一种地理类的书,叫《张骞出关志》,没有注出作者。而这个出关志排在南朝宋的僧人..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之后,随即开始了扩充秦朝领土的战争,他南征北越,北击匈奴,开发北疆,开拓西南,修筑长城。在这之中,有两项重要的任务都由同一个人来统率,这个人就是蒙恬,秦始皇对蒙恬如此信任,竟然敢同时将两件重大的任务交给他!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来看,秦始皇对蒙恬以及蒙家如何..

在李雄在成都称王的同一年(公元304年),北方的匈奴贵族刘渊也反晋独立,自称汉王。自从西汉末年起,有一部分匈奴人分散居住在北方边远郡县,他们和汉族人相处久了,接受了汉族的文化。匈奴贵族认为上代多次跟汉朝和亲,是汉朝皇室的亲戚,后来就改用汉皇帝的姓——刘。曹操统一北方后,把匈奴三万个..

匈奴,是一个在我国历史上出现时间非常久的草原游牧民族。这个民族对我国的影响非常大。从战国后期,匈奴就出现在我国的史书记载中,不断骚扰我国北方诸侯的边境。之后匈奴..

写在开篇,赵世家不仅要读一篇,要读三个世家才开启得了春秋战国的一个分界点:三家分晋赵、魏、韩,做到了其他国家士族很难做到的事,算算另外一个就是田氏代姜齐作者就去..

请问廉颇是战国时期哪国的将领赵国廉颇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奔魏居大梁,后老死于楚,葬于寿春。蔺相如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

这窦漪房原本就是窦云汐,因为她聪慧过人,被吕后看中,她也深得皇后的喜爱,所以吕后就让她去辅佐皇后,但是在辅佐皇后的过程中她和皇帝刘盈多有接触,这让皇后的母亲非常的不满意,所以想方设法的除掉渎云汐。这时候的吕后对代国那边忧心重重,她一直觉得这对母子在暗度陈仓,韬光养晦,派过去的细作..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些千古名句说得都是王昭君,由于古代文人经常以绝世美女自比,王昭君也在他们下有了悲剧色彩,更有很多读书少的家伙脑补出了匈奴大军逼近长安、汉朝皇帝才不得不送出王昭君的剧情。这口锅汉宣帝、汉元帝父子二..

汉武帝以司马迁为李陵游说为名,判司马迁腐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唐初诗人王昌龄的边塞诗,怀念的是汉朝名将“飞将军”李广。李广在边关为太守时,匈奴非常惧怕称之为“飞将军”,几年不敢犯边。可谁曾想,他的孙子李陵,却因投降匈奴留下了万世..

韩信、彭越和英布的叛乱,有些是刘邦为了及早解决问题,有意激化了矛盾而造成的,刘邦早有思想准备,而卢绾的叛乱,却是他未预料到的。卢绾与刘邦是同乡,他们两家为世交。卢绾的父亲和刘邦的父亲是好朋友,卢绾和刘邦为同日所生,以后又同时上学,成为经常在一起玩耍的密友。刘邦年轻的时候,因为犯法..

本内容由庾信发布在野史沉钩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李牧大破匈奴是一篇由庾信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野史沉钩内容历史,支持庾信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33992.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