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寓言故事《自我的重建》


        治愈人心最好的药方就是让人变得有志向,生命有信仰,这样什么病都会好。而培养志向就是学会从生命的视角来看自我

  生活的道场
  生活本就是哲学,但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却习惯了日用而不知。

  所谓心理学是西方传过来的概念,而中国人讲的则是“性情”。回过头来看,生活的道场给了每个人很深刻的体验,所以我们学习生活的语言很重要。譬如: 《易经》上有一副卦叫“咸卦”,中国还有一座咸阳城,一个“咸”字,下面多个“心”就是感动的“感”字,而把“心”拿走就只剩下咸味,可以说是一笔道破。 此外,咸字还有“都,兼而有之”的意思,意味着阳光普渡,所有人相亲相爱,兼而美之。这种沐浴在阳光底下的感觉就是中国人情感中一种很重要的氛围。
  “高兴”的“兴”字,在生活里的运用也是妙不可言。生命中本就有一种兴,这种兴起的感觉叫原创,或者叫作灵感,来自生命中碰撞的各种火花,这种感觉很精彩。
  再比如古人玩的“手卷”画,也很有趣。当你在慢慢展画的时候,你首先会看到一个小天地,就像是每一个小小的我在慢慢地、一点点地扩大,整个生命随着时 间在流动,随着空间在发生。突然间你看到了一个人物,或者一座山水一个字,然后你发觉整个中国的世界就这样流动和变化开来。所以人有时候不必经过千山万 水,不必走过时代的大风大雨,当手卷慢慢展开的时候,那些春夏秋冬的生命秩序就会在每个人的心里出现。
  清朝有个画家叫王恽,他说了一句话我好喜欢。他说:“我要画元代人的笔墨、宋朝人的丘壑、唐朝人的神韵。”三句话把几个朝代都概括了。这其中就有着中 国人的格局观。拥有格局的画家方可以画出大山大水的气象。而每一笔笔墨的点点滴滴,就如同人生活里的一步一脚印,象征着生活中做的每件事。正如佛教最后一 个核心落在事上,而不是人上。如果是一种管人的思维,那就不太好管,越管人越变刁民,最后变成控制,以致造成了今天的中国人极没有创造力,这是管人的悲 哀,一开始的出发点就错了。唯有培养新一代人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独立的想法,他们才能拥有自己独立的情感,否则一生都可惜了。
  寻找生命的真情至性
  中国人的心理,也即中国人的情感世界,这个“情”绝对不是普通的情绪而已,也不是一个压力的问题,而是一个生命的真情至性。

  回顾中国的四大名著,无一不与“情”相关。整本《红楼梦》描述的是木石之情,而不是金玉良缘。而《西游记》也讲了四个字:脱胎换骨,是一种生命的成 长。《三国演义》刻画的则是当面临时代大变局时,出将入相的英雄、圣贤那种坦荡荡的“德”情。而《水浒》里更是集中体现了梁山好汉的忠孝和情义。追根溯 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语言中充满着人对于生命的真情至性。
  天地万物的循环往复,变化十分有趣。古人把这一变化的规律总结为二十四节气。每个人都应该去看四季的山河,这样才能体味哪怕“秋水文章不染尘”,到了 冬天却也要变化。生命一旦有了时间和季节的概念,人心里的感觉就不一样了,春种秋收、四季轮回,所有的故事都会变成时间。
  而人在知道时间、节气以后,也要知道年龄的意义,去体会生命成长的每一个不同阶段。比如我属马,今年六十岁。我欢喜地看着一切的发生,不知道明天会怎 样,对未来也有惶恐,但生命中最浪漫的不就是这种怯生生的感觉吗?人的一生,不论是求职工作,还是娶妻嫁夫,哪一件事是志在必得?唯有面对美好的事物又爱 又怕又想要,那才叫浪漫。所以,生命的恐惧是浪漫的必要元素,恐惧本身并不可怕。
  所谓“五十知天命”,就是当人某一天蓦然回首,看到且知道了自己的个性,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命运,适合走什么路,这有多好。所有50岁以前的经历都是 人生的准备,犯错也不要太苛求自己。每个人努力做到最好却常常做不好,这是人之常情。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要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包括一个时代、一个国家 都是如此。所以五十知天命的人至此开始知道自己大概的方向,那你就有了自己的定向,就知道要把握的故事,要把握的人和物,就不会浪费余下的生命了。
  倘若50岁是从过去看,那么60岁之所以叫耳顺,就是让人学会懂得听别人心里的痛苦。此时的人同感同态,最有同理心,与他人的距离也拉近了,于是就能 沟通了。耳顺之年让我看到了对未来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切,我会顺着去接受它,就像投球接球,这种心情就会转变成为美好的经验。所以年龄的神秘特别有意 思。佛教说人生难得,如今的心理学讲的都是病态和悲剧,从压力大、失眠、恐慌症,到忧郁症、躁郁症到精神分裂,都是一连串的悲剧。但是世界本不该只是让人 们用病态的眼光去看的,换一种视角,哪怕得了癌症,清楚这是造化发生,于是痛苦就缓解了许多。就好像明天造化让我当鸡,我早上就好好打鸣,好好享受它、面 对它,这才是豁达的人生观,是中国人的心理学。

  “五我”与“五好”
  每个人的上台下台都是一种缘起缘灭,是看自己最好的机会。

  每个人都想了解“吾”的本性和内在,想知道“我是谁”。从佛教的角度,参禅参的就是“我是谁”,通过修炼,把原来的思绪像剥洋葱一样剥开,里面的自我就灵光乍现地呈现出来了,但那其实只是“吾”这个字最初级的释放。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最大的不同在于,理性主义把因果推成了一条死的直线,最后的终极一定是上帝。但是经验主义则认为因与果是开放的,比如佛教讲究因缘 果报,因为“缘”会变,所以果是未知的。人要了解自己,需要结合自已所在的所有关系来看待自我,具体可以分为五个视角(图1)。
  第一个是自我。佛教云:打破我执。我爱执,我爱我的,简单讲就是追求第一人称。自己去了解我自己,这是重要的。很多人都说自己的人生悲剧来源于童年, 甚至有人说童年跟父亲关系不好,所以事业就失败。但这一因果逻辑关系是必然吗?人心真有这么脆弱吗?自己好虽是要肯定的方向,但每个人所经历的坎坷,所有 的碰撞其实不都是让你去了解自己的机会和最好的道场么?中国古代把儒、道、释结合得最好的代表人物是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时所说的那一句“不如归 去”,每每读来,总是让人感叹陶渊明的可爱。

  
  而在整个庄子的世界中,就用一句话“无上我”实现了超我。他说的是要回到赤子之心,要回到所谓如“婴儿之未孩”,而孔子讲的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也都是这层意思。哪怕在“文 革”时代,人面对的是极度痛苦,但如果能觉得有另外一个生命跟不朽的信心出现,他的生命就有温暖。所以中国人不怕经过任何时代的忧患,自古以来这些人也都 是这样走出来的。
其次,说两个人好,就是“你与我”的关系,它代表着一种亲密的关系,比如父子、母子、夫妻……此时,对方怎么看你就很重要。
  其三,三个人好,指的是“群众与我”的关系。特别是对于所谓领导,在面对所有的决策、众多的人口、各种不同层次的问题时,你怎么带领大家往前走?就像 摩西当年带着以色列人到达迦南地的时候,最后只剩下了几个人,很不容易,最后为了这群人他甚至违反了上帝的界定,这其中就有一个人群怎么看“我”的关系。
  其四,从生命的视角看“我”,有一种像小树苗冒起来的兴奋,那叫志向,就像孔子把一生奉献给教育。今天很多人为什么感到痛苦?因为每天都在一些细枝末 节的事情里纠结,永远无解,哪怕吃药打针,改变不了对于生命和自我的认识,人的内心永远像个炸弹。但是一旦学会用生命的视角来看“我”的问题,就会变得简 单。其中,最好的药方就是让人变得有志向,生命有信仰,这样什么病都会好。志向就是从生命的角度来看“我”。
  最后,从死亡之处来看“我”。一个人,更重要的不是看他怎么开始,关键要看他怎么结束。每个人的上台下台都是一种缘起缘灭,是一个看自己最好的机会。 此外,一个人如何面对生死,能否打得开?我们常常关注圣人的出生,却很少描写其如何死亡。比如,孔子结束于“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说“天地星辰就是我的 棺钵”,而老子更是出了函谷关就不见了踪影,人们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消失的,可这叫死得漂亮。
  上述“五个我”,第一个好是自己好;第二个好是两人关系的好;第三个好是群众如何评价;而生得好指的是志向;死得好则是知道时间和时机。这“五好”反映了中国人完整的思维系统。

  读书与疗愈
  《千字文》把每一个字都变成一首诗,就像每个人的人生,每一个字都是一只蝴蝶。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没有死亡的概念,有的只是时间。《易经》通篇只有四个字:生生不息。充满了创造力。在中国的节气中,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 水。春天有一个内在的行动力量,所以一到春天,万物就开始生长。此时的人可以读《庄子》,老庄是春天的经典,读完之后豁然开朗,心胸开阔。到了夏天,每个 人都要面对人群,走向人群,拥抱人群,人要变得丰富,此时读“四书五经”就会让人产生责任感和使命心。秋天的经典是《孙子兵法》和《鬼谷子》,一个是理 论,一个是应用。秋天要寻求的是开花结果,它不一定要作战。《孙子兵法》告诉人们面对冲突、面对挫折的方法。冬天的经典就是儒、释、道,当 “我执”很重的时候,念念《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有助于放下。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五个好”呢?
  首先,中国人的第一本人生哲学书是《三字经》,其中包罗万象,但基本上它给人阐释的是一个生命的哲学,谈的是如何一个人好。
  其次,《弟子规》的“规”不是规定,而是指孩子在家庭中与其父母、兄弟、姐妹之间行为言语的应对进退。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人的“礼”绝对不是伟大的规范,而是来自生活里举手投足之间的这种应对进退。
  第三,中国是由“百家姓”组成的,每个人的成长渠道都是家,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家族里找到或成为成长的骄傲,这是一种基于亲密关系的传承,寄托了每个人成长心理的过程、他的心态以及家族的理想。
  第四,要想志向好,当须读《唐诗三百首》,因为中国在文史哲领域最具有人格魅力特质、活得最有尊严的只有在唐朝。那个时代孕育了中国人理想人格的特质,虽然经历了大苦难,可也创造了生命最庄严的时刻,对人的自信是高度肯定的。
  最后,要想死得好,重在心态,现代人的恐惧,所有的贪婪、贪嗔都来自内心的恐惧。恐惧的感觉常常造成了一切心理问题的开端。而中国古人从来不讲灵魂二 字,我们把鬼叫祖先。这时候的经典是《千字文》。《千字文》把中国的每一个字都变成一首诗,它可以写成楷书,写成行书,也可以写成草书、隶书,就像每个人 的人生,每一个字都是一只蝴蝶。所以,中国人的一生,最后留下来的灵魂究竟是什么?就是中国的文字,也即历史给我们重要的承载,就像“四书五经”全部都是 由中国文字所构成的中国文化,而这个文化就是民族的灵魂。

评论问答

伊索寓言:一个农家挤奶姑娘头顶着一桶牛奶,从田野里走回农庄。她忽然想入非非:“这桶牛奶卖得的钱,至少可以买回三百个鸡蛋。除去意外损失,这些鸡蛋可以孵得二百五十只小鸡。到鸡价涨得最高时,便可以拿这些小鸡到市场中去卖。那么这样一年到头,我便可分得很多赏钱,用这些钱足够买一条漂亮的新裙..

寓言故事:两个士兵一起赶路,途中,他们被一个强盗所劫。一个马上逃躲到一边,另一个勇敢地迎上去,与之搏斗,杀死了强盗。这时,那胆子小的士兵跑过 来,抽出剑,并将外衣丢开,大声说:“我来对付他,我要让他知道,他所抢劫的是什么人。”这时,那名勇敢的士兵说:“我只愿你刚才能来帮助我,即使..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向墙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倒了,远着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又有人走来,老太太又予以劝告。三天过去了,许多人在..

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故事。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了10万英镑。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

某一天,当一位久经沙场的管理者,猛然间觉得自己的管理方法过时的时候,其实问题的真相往往不是管理方法本身落伍,而是管理者的前提和假设错了,因为外面的一切都变了。科学管理有错吗?没有错。问题是,如果应用到现今的企业,至少要考虑一个基本的前提和假设是:人有比生理、安全更高的需求,这种需..

狮子让一只豹子管理10只狼,并给他们分发食物。豹子领到肉之后,把肉平均分成了11份,自己要了一份,其他给了10只狼。这10只狼都感觉自己分的少,合起伙来跟豹子唱对台戏。虽然一只狼打不过豹子,但10只狼豹子却没法应付了。豹子灰溜溜的找狮子辞职。狮子说,看我的。狮子把肉分成了11份,大小不一,..

伊索寓言:有一天,演说家得 马得斯在雅典演说,没有一个人认真地听,他便请大家允许他讲一则伊索寓言。人们一致同意,他开始说:“得墨忒耳和燕子、鳗一起同行。他们来到了一条河边, 燕子飞走了,鳗潜入水中。”讲到这里,他便再不讲了。人们问他:“那么得墨忒耳怎么了?”他回答说:“她正生你们的..

伊索寓言:田鼠与家鼠是好朋友,家鼠应田鼠所约,去乡下赴宴。他一边吃着大麦与谷子,一边对田鼠说:“朋友,你知道,你这是过着蚂蚁一般的生活,我那里有很多好东西, 去与我一起享受吧!”田鼠跟随家鼠来到城里,家鼠给田鼠看豆子和谷子,还有红枣、干酪、蜂蜜、果子。田鼠看得目瞪口呆,大为惊讶,..

像“陨石与恐龙灭绝”的影响,之前的经济危机威胁着许多企业和机构的生存。以客户为中心的主张认为,不管是经济衰退的环境下,或是长期看来,提高对客户的关注度都是持续、成功经营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尽管道理显而易见,我仍要指出,当前的形势下,取悦客户并超越客户的期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关键..

狮子爱上了农夫的女儿,请求农夫将女儿嫁给它。农夫既不忍心把女儿许配给猛兽,又不敢拒绝,就想出了一个方法。当狮子来催促的时候,农夫对它说:我 很愿意将女儿嫁给你,但她很怕你的尖牙利爪,如果你剪掉它们,我女儿立刻与你结婚。狮子立刻答应了,回去剪掉它的尖牙和利爪。可是如此一来,农夫就不..

本内容由荆浩发布在管理寓言频道

本内容发布在历史时间网网,管理寓言故事《自我的重建》是一篇由荆浩创作的发布的历史文章,最新最全的历史内容数据信息平台,本站支持发布收藏转发分享海报,更多请登录历史时间网网。

作者

    《历史时间网》感恩您转发管理寓言内容历史,支持荆浩的作品,,如需投稿请登录本站,登录后即可投稿分享收藏,并且看作文获取积分兑换礼品。

    登录 投稿说明

    https://www.lishitime.com/news/35736.html

长按下面的图片另存或分享给好友